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当炮灰亲妈觉醒后(130)+番外

作者: 二月三更 阅读记录

“看看那天安门,长城啥的。”

这都是小荷她三哥跟她讲的。

被顾母说的,苏荷也有点想去了,不,是很想去,她也想去首都看看,她都没去过首都。

准确的来说,她都没出过这县城。

苏荷点头,“行的妈,我跟建华说说。”

顾建华没意见,他道,“你想去我们就去。”

“不过孩子我们要带着吗?”

苏荷也在想这个问题,带孩子火车上各种不方便啊,从蒙省到首都,差不多坐三天火车呢。

就道,“不带了吧,带他们路上麻烦,睡觉啥的也不方便。”

“可以大点了再带他们去。”

顾建华点头,“行。”

不过想到要跟俩宝分开几天,苏荷心里就有点难受,孩子跟妈亲,他们俩要是一天都见不到她,肯定会哭的。

听顾母讲,一到晚上到他们下班的点,俩宝就念叨,说想妈妈了。

她们母子三个,虽然天天吵架,但是见不到对方会想的。

苏荷就跟顾建华叨叨,顾建华,“还早呢,咱们到时候再说,你先别难过。”

苏荷一想也是,还有两个月呢,就亲了亲俩宝,抱着她家建华安心的睡了。

时间过得很快。

很快到了六月份放暑假的时候。

苏荷要进行考试,外国历史考试,她觉得自己跟学生没啥区别,一年考两次。

就是系统给她奖励。

不过对于外国历史苏荷把握有点不大,果然考试结果,她只考了七十多分。

一次抽奖机会。

不过抽到的东西很牛逼,居然是反弹符。

就是你贴身上,别人害你,都会反弹到对方身上。

这个留着,给她俩孩子用,高考的时候贴身上,看看顾梨有没有使阴谋诡计。

知道苏荷顾建华俩人要去首都了,王组长顾三姐俩人给他们拿了二十块钱,说让他们帮忙买点首都那边的东西。

文具盒啊,雪花膏,香粉,香皂,皮鞋啥的。

想了想,这次去首都就不带俩宝了,总共就去八天,六天都在火车上。

大人累,小娃娃更累。

苏荷给准备了很多吃的,奶糖,罐头,鸡蛋糕,炉果这些,闹了就吃糖吧。

这么远的地方过去,苏父苏母,苏荷顾建华四人没空手去,拿了他们省的特产,奶豆腐,奶皮子,炒米,还有牛肉干。

苏荷有点倒霉,她晕车,从县里到市里,三个小时,对她来说简直是酷刑,车里汽油味混着脚臭体臭汗臭各种味道,要了她的老命了。

下车哇哇吐。

她庆幸没带俩宝出来,这太难受了。

火车是七点钟的,在市里休息了会儿,吃了顿饭,就检票上车了。

火车上也有味道,不过还好,没有汽车上那么强,至少苏荷不晕。

晚上的时候,苏荷想俩宝此时是不是在哭啊,想她想的,她也好想他们,她有点想哭了。

她以后不离开他们了。

等了一天,俩宝见不到妈妈确实哭了,不过被顾母哄好了,这会儿她俩吃罐头,吃的正欢。

第一个晚上,苏荷没怎么睡着,坐着睡觉有点不习惯。

不过第二个晚上就直接睡过去了,太累了。

终于在第三天,到了首都。

因为写信说过了,苏澈冯书凝,冯父冯母四人早早在火车站外候着了。

冯父冯母给苏荷的第一印象,是很儒雅,很有气质。

“辛苦辛苦,大老远过来。”

“路上累着了吧。”冯父冯母笑着招呼。

双方家长客气了两句,冯父就看向苏荷顾建华俩人,“这是小荷建华吧。”

苏父,“是,她俩一听我们要去首都,就说也想去见识见识。”

冯父冯母,“哎呦,那可太欢迎了 。”

几人说了几句。

冯父冯母说,“本想亲自下厨的,但是我们两口子厨艺都不咋行,就定了饭店。”

苏父苏母,“行,哪儿都行。”

几人去了定的饭店,上菜前,要了盘子,把带的牛肉干,奶皮子奶豆腐切了装盘。

“我们那边的特产,尝尝,挺好吃的。”苏父苏母邀请。

“好好。”

“这牛肉干香唉。”冯父爱吃肉,第一个尝了牛肉干。

随后又尝了奶皮子奶豆腐。

其实奶皮子奶豆腐他们吃过,他们准女婿苏澈给他们拿来的。

很快菜就上来了,点的都是硬菜,有烤鸭,红烧肉,红烧鱼等。

冯父招呼大家,“他们店的特色烤鸭,特别好吃。”

说着给苏父苏母卷了一个,又招呼苏荷顾建华,“吃吃,你们年轻人自己来,叔就不给你们卷了。”。

第109章 老莫餐厅

苏荷顾建华笑着点头,也卷了烤鸭,薄薄的饼皮裹着黄瓜葱丝烤鸭一起放进嘴里,好吃的不得了。

苏荷吃过烤鸭,她三哥从首都带回来过,但是那烤鸭不是新鲜出炉的,也好吃,但跟这个没法比。

桌上这烤鸭皮都是脆的,吃着特别香。

苏荷悄悄跟顾建华道,“长意长安肯定喜欢吃这个烤鸭。”

自从当了妈,苏荷吃到啥好吃的第一时间就是想到的她俩孩子,啥好吃的都想给他们吃。

想到自家俩孩子顾建华也笑了,“要是冬天,可以带一只回去给他们俩吃。”

“夏天没法带,路上坏了。”

苏荷,“给他们带点别的好吃的。”

“嗯,她俩爱吃糖。”

苏荷有点饿了,早上也没吃饭,就问顾建华,“你要不要米饭?”

“要。”

俩人要了米饭,边吃边听双方父母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