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当炮灰亲妈觉醒后(462)+番外
顾建华笑,“那你好好做做我三姐思想工作。”
看苏荷顾建华这一家子过这么好,作为亲戚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等到了晚上。
王组长顾三姐俩人聊起这个事,王组长就见缝插针说想买摩托车的事。
“你说咱们开个大超市,作为大超市老板,我没有一个座驾咋行呢,那人家小卖部老板都有摩托车了。”
顾三姐听烦了,最近王组长一直在念叨这事,“行行行,你买吧。”
王组长,“我要买四千多那个。”
顾三姐啧一声不说话了。
王组长高兴了,他感慨,“咱弟这过得真好啊。”
一家四辆车,原以为三辆小轿车,没想到还有个大货车。
顾三姐也感慨,“是啊。”
“不过啊,他们两口子起步就比我们三姐妹强,倒不是爸妈给了多少钱给建华。”
“是他自已争气,年轻时候参军,退伍时候估计有不少退伍费,加上娶得媳妇也争气,生的孩子也争气,一家子都争气,人这不飞起来了!”
她弟弟弟媳这一家,怎么一点点变有钱,变富裕的,她都看在眼里。
王组长,“小荷娘家哥哥有钱啊,我听说当年开那两家服装店是跟她二哥借的钱?”
顾三姐,“是这么一回事。”
王组长,“那不就是,那服装店81年买的,那会儿谁家能拿出八千块钱来啊。”
别看只是七年前,但那会儿国家刚改革开放,家里有一千块钱存款那都不错了厉害的。
顾三姐,“人现在也厉害,一家子都搬到沈城了,我听说小荷她二哥在沈城弄了什么厂子服装厂。”
“每天赚不少钱呢!”
王组长,“比不了,人自身优秀,然后还会找对象。”
小荷三个哥哥,自身确实很优秀。
但是,如果他大哥没有找司令的女儿,那现在生活不能说多差吧,但肯定过得没有现在好。
二哥同理找个普通人家姑娘,那跟他这个厂里员工没啥区别了。
三哥嘛,
这个确实很优秀,没法说了。
“说来,还是咱弟会找对象,要是娶个村里普通姑娘,这会儿估计跟咱们一样在老家过日子呢。”
顾三姐不赞同王组长这话,她道,“你这话说的,小荷三个哥哥,还有建华,都是靠媳妇一样。”
“人家就有那个头脑好不。”
她觉得优秀的人到哪儿都会发光。
王组长,“我的意思是,有能出钱出力的亲人帮衬,路会走的更顺一点,有些父母家人会拖后腿的。”
“你看张家那儿子,都考上大学了,他爸妈不让他念,把通知书给撕了。”
顾三姐,“也是,老张家人也不知道寻思啥呢!”
王组长,“怕儿子不管他们了呗,他们两口子就这么一个儿子,你说考上大学去大城里了,以后不回来咋整?”
“那能那样想吗?这样想都不用生孩子了。”
顾三姐无语。
“不过,他们现在估计后悔死了吧,儿子气的直接跑了,恐怕这一辈子都不会回来了。”
王组长,“后悔啥呀,人还打算要二胎呢。”
这种父母就是坏,就是想剪断孩子的翅膀,不让他们飞。
“他们都五十多了,快六十了还能生孩子吗?”顾三姐震惊。
那张大娘都停经了吧!
王组长,“那谁知道呢。”
大姐夫顾大姐这边也聊着呢,青玉吴勇俩人也在。
顾大姐跟赵青玉说,“京市好吧?看你舅舅家,买了好几辆车了,是来京市做生意赚钱了,才能买车。”
“这要放在咱们老家,你舅别说买个车,买摩托都费劲。”
对此,赵青玉不感冒,“妈,赚钱可没那么容易。”
倒是吴勇被激到了,“妈,我想好了,来京市做生意,不说舅舅舅妈他们,看二哥二嫂就知道了,他们来京市三年,现在都有房有铺子了!”
顾大姐,“对,你们俩口子啊,也去卖衣服,这卖衣服可挣钱了啊,轻松又挣钱!”
顾大姐算是看出来了,什么餐饮什么商店,都不如卖衣服挣钱,刚开始都不用店面,直接拉去摆地摊就行。
就是辛苦点,但是你要赚钱嘛,辛苦就辛苦喽。
赵青玉,“妈你先别激我们了,二姨二姨夫俩人不是在卖肉夹馍小吃嘛,人家现在靠卖这小吃,一个月也赚一千块钱呢!”
“要不你跟爸也试试?”
顾大姐一听,“我跟你爸都多大年纪了?都快六十了,还跟你们小年轻似的去摆摊去干活?”
“我们都干了一辈子了,这晚年还不让我们休息休息?”
大姐夫,“对啊,我跟你妈都快六十岁了,应该是你们三个孩子挣钱养我们了。”
赵青玉嘀咕,“二姨二姨夫也就小你们两三岁,人家照样干呢!”
自给自足,没想着让孩子们养老。
顾大姐一听这话,炸了,“咋呀这是,心疼每个月给我们的养老钱了?”
一看这语气不对,吴勇赶紧打圆场,
“不是妈,青玉不是那意思。”
顾大姐,“那她什么意思嘛?我跟她爸都这个年纪了,让我们出去赚钱?你们小时候我们养你,现在我们老了,这不愿意养我们了?”
“你们三个都不如人家一个孩子孝顺!”
“我们俩现在还能动呢,没让你们给我们做饭,端屎端尿,这要老了动不了,你们要把我们拉出去挖个坑埋了吗?”
赵青玉不想听她娘叨叨,直接起身回自已房间了。
吴勇,“妈,青玉不是你那意思,你别多想,爸妈你们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