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当炮灰亲妈觉醒后(492)+番外

作者: 二月三更 阅读记录

苏荷,“大姐,房价涨得快,要不我们给你借钱吧,你先拿去买。”

她之前就说过这事,只是顾大姐说不用,就没再说了。

顾大姐,“不用,我跟你姐夫再干一年就能买了。”

她是有点不好意思,俩儿子开店都挺挣钱的,他们要用钱,咋还需要弟弟弟妹给拿。

顾二姐,“大姐,你要不还是听小荷的吧,那房子先买下来,不然它明年又涨了。”

她当初就是挣了钱毫不犹豫买下房子了。

“那我过完年回去买?”顾大姐说。

苏荷几人,“买吧买吧,早晚都要买,租的房子哪有自家住的舒服。”

都是亲姑姐,只要顾大姐不说她坏话啥的,苏荷还是挺愿意帮她的,再者都这年纪了。

年轻时候那点小小的不愉快苏荷也不放心上了。

一行人吃喝聊到了中午。

顾三姐家里有好几辆自行车,苏荷顾建华几人骑着自行车回了,顾父顾母王组长骑了摩托车送的。

好在这几天没下雪,不然走不了路。

到了家里。

王组长说,“早上我来,把炕烧了一下,不过晚上睡觉时候,你们再烧一次,然后米面菜啥的都在东屋放着了,有啥缺的,你们再看着买。”

苏荷顾建华俩人,“麻烦姐姐夫了。”

王组长,“没事没事,我走了啊。”

顾母在后边喊,“不留下来吃晚饭了?”

“不了妈。”

孩子们没一起回来,他们四人就住在前屋得了,后屋就不住了。

顾父顾母看着屋里的陈设很是感慨,

“看着哪里都没变,但是感觉不一样了。”

家里顾三姐王组长俩人打扫的很干净,被子啥的也都是新的。

苏荷,“爸妈,东西没变,是咱们人变了。”

顾父,“对,咱们人变了。”

下午时间一家四口没出去串门,把屋里仔仔细细收拾了一下,看缺啥东西,明天去给买,过年嘛,要有过年的样子。

以前在老家这些事都是顾父顾母记着买,现在由顾建华苏荷记着买了。

“咱们在老家待几天啊?”苏荷问。

顾母想了想,“初四走呗,路上两天,初七正好各店开业上班了。”

顾建华,“那这些肉菜不够,咱们得多买点。”

猪肉羊肉牛肉,顾三姐王组长俩人各准备了二十斤,公鸡五只,鱼三条。

回老家了,那不只是他们四口人吃,亲戚朋友们都会过来。

顾母,“你们俩明天去买吧,瓜子糖苹果啥的都一起买回来。”

顾父提醒,“对联鞭炮也买,别忘了。”

虽然他们只是短暂的住几天,但过年也有过年的样子。

第373章 老家2

收拾完家,烧火做饭,赶了几天车累了,也懒得做麻烦的,就焖了米饭,炖了只鸡。

吃饭时候顾父顾母俩人又感慨起来了,就因为顾建华一句,“今天匆忙对付吃吧,明天再做好吃的。”

“咱们这日子啊真是变好了。”

顾父吃着鸡肉感慨,他刚才居然觉得鸡胸肉吃着太柴了,那可是肉啊,他居然嫌弃上了。

以前甭说鸡胸肉了,鸡脖子鸡头都稀罕的不行。

顾母也说,“可不是嘛,我寻思着吃饭咋也整四个菜啊。”

一道凉菜,两道炒菜,一份炖菜或是汤。

真是日子变好了,这还没过年呢,都吃上鸡肉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她居然还挑上了。

她这样不对,顾母反省自已。

苏荷,“爸妈,我们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让你们和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啊,你们养育了我们,现在换我们养你们了,应该的。”

“咱们这一顿就得吃四个菜。”

又不是吃不完浪费了,做几个菜顿顿都吃的完啊。

顾母,“不不不,小荷娘在京市过惯好日子了,这回来了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农村人家不过年不过节的,吃大白米饭,炖鸡肉,可以了。”

“可不是,啥家庭啊,顿顿吃好的,这样就挺好。”顾父说着拿起鸡脖子啃起来了。

他也反思自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人不能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忘了本啊。

苏荷顾建华俩人笑了笑,没说啥。

反正苏荷是很爱吃炖鸡肉,鸡汤泡饭她能吃两大碗米饭。

吃完收拾收拾,四人准备睡觉了。

虽然屋里生着火,但是冬天厨房堂屋这些地方还是挺冷的,苏荷到炕上才敢脱衣服,炕烧的暖暖的,躺在上面别提多舒服了。

苏荷很快进入了梦乡。

直接睡到早上九点钟,这觉睡得可真舒服。

顾建华早就起床了,苏荷起来打水洗脸,就看西屋有说话的声音,进去一看,是村里跟顾母好的大娘大婶们。

“哎呦苏老师,好久不见啊!”

老家人看着挺亲切的,苏荷笑,“是啊,好久不见。”

几个大婶大娘,“苏老师这越活越年轻啊,这么多年过去了,跟年轻那会儿没差别呢。”

苏荷笑,“是吗?”

“是啊,脸一点没变,就是人看着成熟了,气质更好了。”大娘们很能夸。

苏荷跟她们聊了两句出来洗脸刷牙了,顾建华从外头进来,“醒了?”

“你干嘛去了?”

“扫院子了,一会儿要不要去县里?”

苏荷,“去。”

顾建华,“那你赶紧吃饭。”

苏荷,“你做了什么饭啊?”

顾建华,“馒头,炒鸡肉,凉拌大白菜。”

听着挺有食欲,苏荷,“行,你等我二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