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1069)
·
埃弗里特在美国华盛顿州,它离西雅图很近,这里是波音公司的所在地,景点也不错,公园港口博物馆,居住人口也算得上是个大城市。
只是难得的,这几天又涌入了上万人,举办赛事的体育馆周围酒店住宿已经被定满了,还有人开车从其他城市过来看比赛。
营业者非常高兴,餐馆的人流量也增长了不止一倍。
一场比赛本来就能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只不过还是要看赛事规格和参赛者情况。
外派记者石菲菲手里攥着本子,扒拉自己的记者包找塞进去的U盘和录音笔,听随行的队友感慨这边的人是真多。
石菲菲笑了笑:“因为有丛澜在。”
队友:“也是哦。”
因为丛澜要来,所以在五月份还没怎么能卖得出的门票,六月直接清售一空,连个边角席位都没落下。
石菲菲:“末席都敢卖三百美刀了,这地方可真是,胆子够大的。”
最后一排的价格都涨了不少,前排只能更多。
队友:“还好我们有媒体证,可以免费进。”
石菲菲看了一眼时间:“丛澜应该差不多到了,你跟着我,我们得把握好机会。”
队友扛起摄像机:“好嘞!放心,一定不拖后腿!”
这个时候哪怕是一个国家的,采访跟踪记录也得配合丛澜,而不是让丛澜配合他们。
石菲菲提醒:“人会非常多,你到时候机灵点儿!”
队友是头一次来跟拍丛澜,还真不知道这个叮嘱有多重要。
不过随后他就知道了。
——只是一场OP外的候场热身,空旷的室内,丛澜所在区域里三层外三层,近百人的团队围着她在拍摄。
——而另一边,整个空间内,多的是空地和默默做热身的运动员。
一边是众星拱月,一边是寂寥惨淡。
“你知道什么叫做巨星吗?”
“看,这就是。”
石菲菲说道。
她盯着摄像机的镜头,认真地道:“我们必须承认,花滑有丛澜,了不起。”
第387章 崭新的20岁
于谨也在感慨, 花滑有丛澜真是了不起。
众所周知,一个运动项目想要出一个世界级别的巨星,成绩自然是不可或缺, 但最关键的一点还有,这个人的在役时长必须要久。
昙花一现的天才太多了, 横空出世的也不少, 总有小将战胜老将的戏剧性一幕出现, 人们称之为“黑马”。
可黑马多了去, 巨星却举世罕有。
丛澜当年是这匹黑马, 八年后,她是这个璀璨不灭的巨星。
“你还记得阿加塔吗?在2012年也是一个众人展望的存在,结果升组后没两年就没动静了, 连全俄都没撕出来。”
“我记得2014年, 丛澜二月份冬奥上用一个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4S, 霸气宣告她对这枚金牌的势在必得。事实上她也确实得到了这枚冬奥金牌, 后来没多久, 有一个11岁的小姑娘宣布她跳出来了4T,当时很多人都期待着,又一个丛澜进入花滑赛场。”
“可是也就那一次了, 我再没见过这个小姑娘的消息。
我连她的名字都不记得。”
“在众多号称自己训练出了3A的女单里, 卓雅·塔蒂亚娜是唯一一个真的在Jr赛场上被ISU认可了3A的女单, 2015年带着3A升组的她,不过两年, 伤病、退赛, 她甚至连冬奥都没机会参加。”
“还有许多人, 这些只是跟丛澜一个时代的,还有更多淹没在历史比赛里的各种冠军, 世锦赛五连冠十连冠,双子星,新跳跃,King也罢Queen也好,每个时代都有它们自己的第一人,可GOAT这个名号,公认无疑的只有丛澜。”
Noah举着拾音器,他望向了不远处正在兜头套衣服的丛澜。
似乎是湿透了的衣服不舒服,她利索脱下了长袖,同时也将短袖拽下,里面是运动内衣,丛澜皱着眉头朝身侧伸手,秦柠迅速将一件白色短袖递给了她。
于谨拦了一下丛澜,先扔了个毛巾,让她擦擦汗再换衣服。
“我见证了丛澜自初入赛场到被称呼为Queen,再到各种第一人,以及现在的GOAT的整个过程。她是Legend,这毫无疑问。”
“Goat & Legend,我想,这是对历经两次冬奥获得三枚金牌依旧站上新赛季赛场上的丛澜,最佳的形容词。”
赛场双子星的你争我抢,胜者骄傲站上第一的位置,败者遗憾落幕,固然是有戏剧性,能牵动观众们的心,让众人随之起伏跌宕。
但,一骑绝尘,以无人可匹敌的技术实力站在巅峰,焉有不如?
丛澜一人,孤身将整个花滑的进程拉开了一截,拓展了花滑圈,将冷门的冰雪运动变成了大热门,围绕着她的经济增长速度惊人无比,也是唯一一个跻身世界级别女性运动员身价前五的冰雪项目运动员。
今年新出的全球收入最高的女性运动员前十的名单里,丛澜已经来到了第二名的位置。
她的身价近两亿人民币,而这个收入,远比花滑圈所有知名运动员的收入加起来还要多。
平昌第三的莉莉娅,赛后至今也不过是多了一百万美元而已,这还是因为丛澜将花滑热度带了起来,使得国际品牌合作找上了她,否则只靠大鹅的国情,一枚ogb也无法使她得到这样的代言费用。
已经处于退役状态的舒傲白俞寒,中国双人组第一人,他们同样拿了团体金和单项金,在身价上两个加起来也比不过丛澜的十分之一。
丛澜与其他人不一样。
她是穿破黑暗照射在冰场上的光,别人渴望着光,而她自身就是光,是无需言辞描述就能与这斑斓世界区分开来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