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1298)

作者: 暮予 阅读记录

九个人里一半多都在斟酌着,尽量地寻找哪里能扣下1, 哪里能少个0.25。

为此,他们紧皱着眉头,就差抓耳挠腮了。

大屏幕上一直变动着的实时打分,这会儿看上去热闹得紧,裁判们改来改去的频率越高,越显得他们跟猴子似的,惹人发笑。

丛澜抱着保温杯,她有点冷了。

于谨:“太慢了。”

茱迪:“想看结果。”

丛澜手欠,扭头把脑袋后面的花暗戳戳地摸了个遍,嘟囔着“好想拽一朵”。

也不是没收到过花,但这种花团锦簇的氛围里,“揪一朵”是人心里的痒痒肉,就想犯一下贱。

她不是多么的紧张,已经完美发挥过了,能做的也做完了。

丛澜期待,但不会惧怕这份期待落空。

她已经不是13岁的她了。

观众们开始嘘起来了。

“留这么长时间给自己现打棺材呢是吗?”

“帕金森啦?手抖什么呢?加加减减的当我们不知道你们现在慌得一批吗?”

“今天但凡扣了一分,你们几个就别想囫囵走出这个场馆。”

“裁判们,现场人数可是上万,掂量着点儿啊!”

以防外国人听不懂,大家嗷嗷的时候还用英语日语法语等都重复了一下。

这时,语言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丛澜诚不我欺,学语言就是为了在需要骂人的时候能直接骂出来。

离裁判席位最近的,更是直接把手里的玩偶等东西砸到了他们桌子上。

惹得本就心情不悦的裁判愤怒扭头。

结果收获了一枚亮闪闪的中指。

随后,收获了一大排面的中指。

观众们:“哈哈哈哈哈!”

有人想得多,小声地嘟囔:“会不会被人骂中国观众没素质啊?”

旁边的人听见:“嗐,你真当外国人都多有素质啊?再说了,对上国际滑联要个p的素质。素质是对自己人的!”

礼貌要给讲礼貌的人,同样,素质也要给讲素质的人。

这话似曾相识,今赛季好像出现过很多回。

一个坐在现场的冰迷恍然。

挨着丛澜奶奶的一个老人,是她朋友。

四十多年的交情了,原是成家立业后搬去北京打拼了很久,跟奶奶是邻居。

再后来就成为了关系一直很好的朋友,她这次来的时候,带上了自己的小姑子。

小姑子今年才不到五十,她跟她哥不是一个亲妈,本没有血缘关系,两人的父母都是离异后再婚结合的,所以年纪上她要小很多。

眼睛亮亮的,气质很年轻,看上去也就是不到四十岁的样子。

她是一个很久很久很久之前的花滑运动员。

其实她拢共就参加过国内的两次比赛,还是很古老的计分方式,当年还有不同的规则和项目,能有一个两周跳就很厉害了。

关注花滑至今,却不料,现在竟然看到了这种场景。

她:“像是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今年赛季初的、去年的、索契冬奥的、双人丢失的数枚金牌、单人大赛的名额、冰舞挣扎的一生,一次次摔倒后的血泪被裁判一手忽略,数十年的艰难困苦,回想赛事时历历在目的愤怒。

凝结在最后,是那抹青蓝色背后的无尽能量。

一把剑,明晃晃地立在现场,用大屏幕来播报着ISU的窘迫。

比前段时间的全球性丑闻还要丢脸,这是万人场合之下,所有人的指责。

“出分!出分!”

“快点!”

“丛澜!丛澜!”

张简方在后台,愣愣地盯着显示屏,想看看最后到底会如何。

截断了ISU的指令,裁判组没办法实时得到后方指示,现场席位里的总裁判这会儿心里乱的不行。

堂溪早已经靠着椅背坐好了,她给出的分数全是满分,在这段其余裁判挣扎的最后时间,淡定得仿佛是占据了最佳位置的观众。

她没当T裁,也没执法主裁判,只是一个朴素的J裁。

不是她资历不够证书不足,而是ISU不愿意。

就像是这场世锦赛里,四个项目的裁判席位中,没有一个主裁判是中方的。

这其实也是ISU最后对张简方亮出的“权力”,亦是一种威胁。

无所谓,她想着,反正真正主持赛场的,不是人。

【镜头给到我溪姐谢谢,我代入她来感受这最佳嘲讽位】

【溪姐此时想必爽死了快,给我看我姐的花容月貌!】

直播间里好多人嗷嗷要看裁判席上的那位“观众”。

导播切了镜头,忙里偷闲地抽了几秒给堂溪,KC区的丛澜现在很重要,可是裁判席、观众区都很重要!

这种冲突的热闹场景,当然全都要!

导播间里的导演此刻很是纠结,格外想要多几个屏幕给大家看!

复核阶段裁判组会控分,怎么确保自己的心肝儿上位,这是最后的关键时刻。

但这次遇到了麻烦。

一是本来他们就在尴尬时期,二是WINGS控制了输出分数的渠道,三是他们没办法得到指示了。

根据赛前的私下协议?

可这要怎么打!

丛澜拿到第一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们都已经放弃挣扎了,来之前同行们被撸走一大批,这次新上的人却也没好到哪里去。

因为ISU的人太多了,裁判组根本就不是一个固定的人员职位,每次都是邀请从业者来参加比赛的。

这是一个“免费公益”的职位。

背后自然是要有利益的,毕竟,哪里有那么多无私的人啊!

堂溪都无法自认,她有多么的单纯伟大无欲无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