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1461)
这话令得楼翎一震。
如果花滑现在是一滩烂泥,他回去也是不快乐的,那么,楼翎就没必要再去失落一次。
可现实是,花滑不一样。
短道教练组多了许多曾经退役的运动员,一抓一大把都是ogg的那种,新闻媒体去采访这个新组的教练队伍时,起名“奥运教练组”。
他们现在的口号是“奥运教练训出奥运学生”,目标就是2022年的各种金牌。
楼翎关注滑冰项目,自然也看到了这条新闻。
当时还上了热搜。
那个时候,里面的很多人回答“你为什么来当教练”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都是“我不想留遗憾,而这次我真的可以做到”。
为什么以前不回来?
因为知道回来也无济于事。
甚至有退役的人还选择回队当运动员了。
康茗:“你不想试试,全世界都在羡慕的中国花滑教练团队吗?”
最新的,最被人觊觎的,最好的地方。
随便抓一个花滑运动员去问,不管什么国籍,对方都会说“我想去中国国家队”。
·
丛澜得知楼翎回来时,他正在拉韧带。
楼翎此人,柔韧性很差,Jr时期就这样,当时拉韧带能嚎叫得掀翻了天花板。
现在依然如此。
“哦我的翎哥!”丛澜一个狂奔,估摸着距离快到地方了,就是一个丝滑的小跃起,落地上便是竖开的劈叉。
楼翎:“……”
被炫了一脸!
丛澜逗他:“看我这个劈叉帅不帅?”
楼翎抹了一把脸,苦涩:“帅死了。”
丛澜还弯腰向前,低头去看楼翎:“好久不见!你回来啦!”
楼翎看着在那里傻乐的丛澜,也笑了笑:“嗯,回来啦!”
他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但他不想让以后的两万五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自己,想起来26岁就是一阵懊悔。
大龄男单,或者说,大龄运动员的重新回归,对这个队伍意味着什么呢?
或许,是“不屈不挠”四字吧。
诚然,之后也有闻听消息的人骂楼翎垂死挣扎浪费纳税人的钱,更多的人却为他感动。
世锦第二,冬奥第四,成绩已经足够他养老了。
26岁,老男单,还断了两个赛季,没必要再拼。
可他就是再回了队伍,哪怕是以助理教练的身份,要重新恢复技术后进行队内测试才能正式进入国家队。
一年半,够他拼一个冬奥会名额吗?
没有人知道。
只是,大家从他身上看到的已经不单单是成绩二字了。
那是,一个运动员别样燃烧的灵魂。
这种灵魂,丛澜有,褚晓彤有,沐修竹有,舒傲白有……现今,楼翎也有。
熊熊燃烧,生生不息。
第496章 第二届钻石表演赛
于谨:“今年比赛确定下来了, 成年组GP正常举办,虽然目前GPF在赛程里,按照当前的全球趋势来看, 我觉得下半个赛季够呛。”
他很是苦恼,这俩月白头发钻得飞快。
现在已经是八月了, 两周前ISU举办了线上会议, 之后宣布2020/21赛季的Jr大奖赛系列赛事取消, 所以今年没有了JGP和JGPF。
昨天3号, ISU新消息是说, GP正常举办。
柳珈这边也是一团乱。
由于赛事报备在五月就要安排,基本上六月就得确定下来,时间早的时候可能五月就递交给ISU了, 她这边休赛季一到就很忙碌。
今年变动大, 赛事举办要看各个国家的出入境要求, 对当地冰协的医疗需求压力也是空前的大, 所以很多赛事昨天还说正常举办今天就发消息说不办了。
B级赛如此, 其中的挑战者系列赛事亦如此。
Jr都打算组小队去流浪地球了,专项教练、体能教练、队医、器材师都分了出去,好不容易拆分好了名单小队, 编了一二三队, 结果又说“我们Jr不办啦”。
对外的文件没说死, ISU表示如果有国家的冰协可以搞定手续,我们会资金支持, 特别是原本的赛事方可以优先申办。
柳珈:你看人家不办是因为缺钱吗?
原本只是冰协的事情, 现在得协调整个国家的部门合作, 这么麻烦的东西谁乐意干啊!
于谨:“B级赛别想了,最后能剩下俩就不错了。”
稍微火热赚钱的挑战者系列都没几个申办的, 其余那些更是渺茫。
出国比赛目前困难无比,第一关卡就是航班买不到票,包机都没人接,因为航班组出去一趟就得喜提七天隔离,回来再起码十四天隔离。
现在都不是飞机不够用了,是维持航班的人不够用,全隔离去了。
隔离这部分可是纯消耗,实打实的耗人才。
外出比赛第二关卡,到当地的训练场地还得找,人生路不熟的地界,非常考验领队的能力。
柳珈:“今年太严峻了,隔壁短道十月前要在国内比赛还好说,十一月去比国外,初名单都有了结果现在疫情反弹,看样子也得落空。”
哪怕想流浪地球,也得有赛事才行。
张简方狠狠心制定了新赛季方针,尽量做好赛前筹备工作,扭脸一看,比赛没了。
运动员没有比赛,就等于空消耗。
·
丛澜正带着大家备赛。
但备的不是国际赛,而是一场直播赛。
祁寻春认为今年大批量的赛事会被取消,国内赛的举办也八成艰难,对运动员来说也会是最拼运气的一年,所以得抓住每一次的机会来办比赛。
——以上是对外的官方说法,实际她有内部消息。
——内部消息来自张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