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1529)

作者: 暮予 阅读记录

——疫情太容易出事了,一着不慎就参加不了世锦赛了。

张简方都管不住。

他们内部也知道外面都管这场比赛,叫做分猪肉。

有时候想想自己都忍不住笑出来。

于谨闭着眼睛都要睡过去了。

全锦与十四冬挨得有点近,不过还好,一个月的时间。

放在以往不算什么,可现在就有点麻烦,冬天的情况也果然如预料的那般,疫情随着寒冷再次袭来。

柳珈:“积分足够进入门槛的这次就不要去了,另外的人如果想拼一下,报名,我们组织去参赛。”

全锦赛是最后的积分机会,对一些运动员来说很重要。

有人:“今年的比赛本来就少,原本中国杯后接全锦,再接十四冬,基本上一个半月一场,这个强度刚好。”

柳珈点头:“没错,但现在入冬了,全世界疫情都在反扑,比我们预计得都要严重。之前的计划就要更改了。”

比赛非常重要,可有时候越临近最重要的,越让人不敢探出脚步。

12月参加比赛感染,等于明年世锦赛就完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哪怕有人两个月痊愈,错过了十四冬也可以参加世锦,却也难以发挥原本的水平。

张简方都开始后悔要办十四冬了。

可他已经办了。

把十四冬安排在一月底,如果顺利的话,恰好能给世锦赛提供一次练冰机会。

这个安排是合理的,只是防不住意外。

目前,关于这场比赛的防疫措施又被增加了不少,就是担心选手出事。

柳珈:“另外,这是早先定下的联合培养名单,各位看看有没有什么错漏。”

分猪肉的根源就在这里,联合培养四字能把毫不相关的省份绑上同一趟车,于是无关的人就成为了利益联合者。

之前代替南方省份出战、代替新疆出战等等,这类都是。

冬夏项目都这样,比办比赛还驾轻就熟。

于谨被旁边人递来的文件夹戳醒了:“啊?哦,哦哦。”

他揉了揉眼睛,看了两眼:“哦。”

确认的不仅仅是名字后面的单位,这还是十四冬拿牌后的奖金发放来源。

柳珈:“还有问题吗?”

于谨声音偏低:“没有。”

大家也很累,看了看没出错,大多数都没吭声。

余下几人在问积分边缘的话,全锦赛不去会不会很影响。

国青队可以报Sr赛事的,公开组(Sr)这个门槛会高一点,如果这时积分被参加了全锦赛的运动员给压了,那就真要后悔了。

柳珈:“自己取舍吧,这情况我也不好说。”

奥运会和世锦赛排名靠前的可以直接进十四冬名单,其余的都要拼积分,偏偏今年没有国际赛,全靠内战。

内战也有没办法参加COC的,报了三场分站赛结果只去了一场。

实力够进入标准,积分却不一定够。

于谨突然问:“对了,明年还会有体测吗?”

柳珈愣住:“还没收到通知,但是应该会有。”

其余人:“???”

于谨:“让张主任去争争吧,明年休赛季我要带单人练难度,没精力去练体测的破项目。”

其余人:“是啊是啊!”

柳珈:“……好的我记下。”

·

丛澜听秦柠的,转发了一条新的微博,内容是她之前拍的一个采访。

挺粗糙的,镜头和背景都是她自己搞的,但无人在意,现在这种自力更生的视频多了去了,全是特殊时期产物。

一群人嗷嗷着澜神好久不见。

她翻了几个评论回复,想起来了什么,抬头问桑莹:“那十四冬还有少儿组吗?”

张简方想搞Novice组进十四冬,他筹谋很久了,还喜气洋洋的,因为那会儿很多这个年岁的小孩子家长都在网上反馈了。

大家挺开心的。

桑莹在啃黄瓜,空气里都是黄瓜味儿。

闻言,她点点头:“有……吧?”

丛澜:“我刚才就想说了,你吃之前为什么要把它放外面雪地里埋着?”

桑莹:“冰黄瓜,我想拉肚子。”

丛澜:“???”

桑莹诚恳地道:“我便秘了。”

丛澜:“……”

这真是一个有味道的对话。

桑莹继续啃她冰凉的黄瓜。

丛澜:“现在去别省参赛的话不太方便的吧……少儿组能凑够人吗?”

其实还是可以凑到的。

比赛这种东西,有人选择不去,就会有人选择一定要去。

但目前又有一个很麻烦的现实:小孩子,上学的小孩子,他们一旦上课就有近乎90%的概率会感染肺炎。

学校为此停课多次的也不少。

丛澜知道有练冰的孩子已经休学了,因为学校那个环境甚至比商业冰场都难防。

桑莹叹气:“都好倒霉啊。”

是挺倒霉的。

西妮娅·库里科娃跟丛澜偶尔聊天,还说她那儿谁又病了,本来也有跳出四周的小女单,这下子不知道未来如何。

再就是其他国家的,霓虹那边天草梨绘有个师妹出了3A,后来就出了4S,这次要报全日呢,结果昨天才从参赛名单里取消,据说也是情况不明。

大家都猜这人可能是感染了。

阿美莉卡那边几个人也是。

女单受关注多,议论得也比较多。

实际上,男单双人冰舞这仨项目被坑到的也不少,尤其是后面两个。

单人自己病了起码看的是自身,搭档组合的情况就得看运气了。

西妮娅说全俄的名单也在变,今天这个感染退出了,明天又说好了就重新报名,再过两日就又退赛了,因为发现确实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