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196)

作者: 暮予 阅读记录

宋茗茗:“……”

那你前科似乎有点累累啊?

丛澜正在吃维生素果冻,晃了晃:“要来一袋子吗?”

宋茗茗:“不、不用了,我就是来看看你有没有睡觉……”

丛澜:“不是很困,就没躺。”

躺下去的话,就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宋茗茗跟丛澜的接触不算多,但两人都是一队的,见面次数也不少,只是不怎么聊天罢了。

五分钟后,宋茗茗开始喊“澜澜”,并跟她挽着手出门买香蕉和苹果。

丛澜说突然有点想吃了。

于谨忙完回来,看到的就是丛澜跟宋茗茗坐在大厅里,咬着苹果在跟当地的一个爷爷聊天。

她嘴里不知道说着什么语言,一边的宋茗茗脸上写满了佩服。

于谨:“……”

他走过去,跟丛澜打招呼,老爷爷也微笑着点头。

于谨:“你还会芬兰语?”

这里说芬兰语和瑞典语比较多,真巧,他都不会。

于谨觉着外国话都差不多,区别在于懵和更懵,弹舌和不弹舌。

丛澜:“不会啊,但老爷爷会俄语。”

于谨:“……”

丛澜扭头跟人家道别,说有事要离开了。

于谨跟她和宋茗茗走远了以后,问丛澜又跟人瞎聊什么呢。

丛澜:“我说马上要花滑比赛了,他说会去给我加油的,他也喜欢花滑就是来看比赛的,会关注我。”

于谨:“……”

宋茗茗激动地道:“于教练!澜澜姐真的好厉害哦!”

于谨喃喃:“我就知道,把你落在哪儿,你都能活下去,还活得比我们都好。”

他们刚才去办事的时候磕磕绊绊的,外语困难真的好遭罪啊!

哪儿像丛澜,跟路人都能聊得愉快。

丛澜在兜里摸了一块巧克力塞给他:“来,吃点东西压压惊。”

于谨:“谢谢。”

他反应过来:“你巧克力哪儿来的?”

丛澜:“路边买的当地特产,鲜牛奶做的巧克力,特别好吃。”

宋茗茗:“嗯嗯嗯!好吃!”

于谨:“……”

丛澜立刻交待:“只吃了很小很小的一块!你看你手里的就是我掰开一小块后剩下的!”

于谨翻了翻,果然是被打开过的,一长板少了最外面的两个小方格。

另一个估计是宋茗茗吃的。

“行吧,没收了!”

他掰断了一大块,尝了尝:“果然好吃。”

丛澜:“是吧?”

·

于谨他们到了这里以后,就找了冰场安排训练,怕出现意外,比如路人来玩的时候撞到了丛澜几人,所以包场了,贵就贵点,胜在安心。

赛前两天报道,后面就有OP的场馆可以用,能够感受一下比赛现场的设施情况。

一应安排很是省心。

丛澜进入了副馆,肩上背着手里拉着行李箱上还堆着,走路风生水起,大眼一扫,感慨:“居然是免费OP吗?我还以为要交钱呢。”

B级赛有些太寒碜的好像不免费提供合乐训练哦,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真的。

丛澜还是在网上看见的。

于谨无语。

他轻推了一把丛澜:“合你的乐去吧!”

掏什么钱掏钱,掏钱也不用你发愁。

丛澜扭头扮了个鬼脸:“略略略!”

她欢快地朝着前方跑去,脖子里挂着证件还没取下来,一摇一摆的,刚才进来打卡签到时候还要对人呢。

上面印着丛澜的寸照,笑得可爱。

第74章 B级赛芬兰杯

丛澜OP结束, 从场馆离开。

赛程安排上,第一天比男单,第二天是女单和冰舞和男单, 第三天是女单和冰舞。

丛澜发现,这一站居然有队列滑比赛!

于谨:“想看可以去看。”

就在第一天, 男单比完以后。

丛澜:“我们有成年组的队列滑队伍吗?”

于谨遗憾道:“没有。”

丛澜:“啊……”

队列滑没有列在冬奥里, 加上训练困难, 要求的人数比较多, 成绩不好出, 所以正经的国家队是没有的,不过青少组的倒是有几支。

青少组12人,成年组16人, 还得有替补。后者人数上就有点麻烦了。

09年在哈尔滨举办第24届大学生运动会的时候, 就设置了队列滑的比赛, 有来自五个国家的团队参赛。

作为东道主的兔子没有参加。

不仅没国家队, 连能出来比赛的成年组队伍都没有。

丛澜:“那我要去看!”

队列滑也是花样滑冰运动的一种, 只不过相对四项来说更偏一点。不过这个更看重团体协作,跟四项一样有着长短曲。

这一次的芬兰杯只比短节目。

观众人数不少,丛澜偷摸地从男单看到队列滑, 中间遇到了认识自己的观众, 抽空跟人家拍照合影还签名。

人很少, 半点都没遭到围攻。

等到看完第一天的比赛回去,丛澜问于谨:“我之前的周边卖得怎么样啊?”

于谨:“怎么, 你缺钱了?”

丛澜摇摇头:“不是, 我就是今天签名时候想到的, 要是有剩下的照片明信片给我拿点呗,我签好了揣兜里, 出门比赛有人要的话就发一张。”

于谨:“……”

你当发烟呢还发一张……

他无奈:“回去了给你问问。”

丛澜:“好哒!”

·

丛澜之前跟舒傲白她们蹲雾笛杯,也是想了解一下B级赛。

赛季初,裁判手都比较紧,不好给分,怕到赛季末的时候发大水,所以基本上雾笛杯选手们的分数都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