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202)
翟小谷咽了咽口水:“你强。”
丛澜:“哼哼。”
谁都不能阻止我拿奖!
有人听到了丛澜的话,围过来问她比赛的事。
小孩子的话题就是很容易变换,没多会儿就开始议论花滑了。
因为有丛澜这么个冠军在,重新编成的班级里,几乎个个都对花滑有了一定的了解。
物理老师最过分,现在流行老师自己出题,她去找了丛澜的比赛视频,截了几张图放在PPT里,给他们讲受力分析。
丛澜没赶上那节课,据说很热闹。
一个物理老师带两个班,等于有一百多人都看到了她的照片。
丛澜忧愁地问同桌:“截图好看吗?”
同桌:“你脸部表情可狰狞了!”
丛澜:“……那看来是跳跃或旋转。”
没有人的跳跃颜和旋转颜是好看的!
没有人!
同桌:“还行,就是有点凶!”
物理老师还是很贴心的,只截了跳跃的背影,有脸部表情的是旋转,丛澜的燕式转和蹲踞转的两种。
旋转相对跳跃,面部表情会好许多。
同桌好奇:“澜澜,你转那么快,都不晕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丛澜很淡定:“有视频,想看吗?”
同桌:“什么视频?”
丛澜摸出手机,偷摸地在桌底下给她翻了一个去年拍的库存。
“第一视角双足直立转。”她关掉了声音,点击播放。
于是同桌就见到了高速旋转下本人是什么感觉,那周围的线条感,朦胧又茫然。
同桌:“yue——”
丛澜关掉它,收了回去:“习惯就好。”
怎么跳起来的啊?旋转难受不?
这类的问题她接触太多,都形成了固定的答案。
旋转会晕吗?
最开始会,后来锻炼出来了,就没多大感觉。
唯一困难的是,有时候太懵了,转完没按照预先设定的姿势正对着裁判席,这个时候就要默默地再转过来,ending pose嘛,正面是要朝着裁判方向的,最主要的是镜头也在这里呀!
秋季运动会刚好在丛澜要请假之前,班主任快乐地让她参与了。
其他的班主任都见识过丛澜的威力,纷纷抗议。
班主任抱着自己泡菊花的保温杯,轻飘飘地:“她又不是校队的。”
其他人:“你好烦啊!!!”
她不是校队的但她是国家队的啊!
班主任:“她又不是田径项目的。”
其他人:“你更烦了啊啊啊!!!”
校长到底什么时候出一个规定禁止国家队降维打击啊!
校长才不出,校长看着学生们搞的新闻社拍的照片出的稿子,乐得恨不得去给丛澜他们发糖吃。
瞧瞧,多么朝气蓬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门面啊这是!
听说孩子成绩还数一数二?
那这不是更好了?
没有校长会拒绝丛澜这样的学生,他们只想多出几个。
·
11月2日,2012年的花样滑冰中国杯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举办,这个体育中心由四座大型建筑构成,2011年3月才正式交付使用。
去年7月举办了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今年接了花滑的赛事承办,COC结束以后,短道速滑的世界杯也会在此进行,明年短道速滑的世锦赛,也预定在这里举办了。
丛澜翻了翻日历:“短道速滑9号也在这里举办诶,我能留下来看他们比赛吗?”
国家队一起训练的,短道跟花滑的场地一样,像是之前外出训练,还会在一块场地上练习,冰面调整的速度比较快,轮流训练也是常态。
不过还是很麻烦啦,到底是不如一个项目独自一块冰场来得爽。
丛澜跟短道和速度滑冰的运动员们关系也挺好的,都常年在首体训练,出门就能遇见,食堂里见得最多了。
她们吃得最好,褚晓彤特别羡慕。
于谨:“你怎么不留下来过年呢?”
丛澜:“……你说话好恶毒。”
于谨:“那是你还没见识过我后妈的一面,收拾收拾报道去。过会儿带你适应场地。”
丛澜:“哦。”
第77章 GP赛季COC站
COC是本土作战, 借场地训练的话就很方便。
国家队这边派的人除了冰舞是两组以外,其他三项都是满额的三个。
丛澜:冰舞何时能支棱起来!
也不是冰协想塞人进来就可以的,参加GP还有标准线, 就是上个赛季的成绩,长短曲和总分都划了最低线, 没有超过的话不能参加。
所以, 冰舞只能上两组。
褚晓彤去年因伤断了GP分站赛, 不过她世锦赛的表现挺不错的, 得了个第四, 还是可以选两站。
一站在国内,另一站是法国站。
今年是2012赛季,世锦赛上是要争取明年索契冬奥入场券的, 丛澜今年不能参加世锦赛, 成年组的褚晓彤她们肩上的压力很大。
谁都知道, 如果有一个名额, 这个名额肯定给丛澜。只有多出来的, 才能分配给另外的人。
无关是否公平,因为选拔赛上,丛澜同样能堂堂正正地赢得这个名额。
是她们技不如人。
但, 褚晓彤在09赛季的时候错过了温哥华冬奥, 索契或许是她最后可以够到的机会了。
如果错过, 她可能等不到平昌。
褚晓彤很想参加冬奥,这个念头突如其来, 就在去年跳成第一个足周的3A后, 她就有了这个想法。
随后, 褚晓彤又觉得自己很卑劣。
她因为躲避压力导致训练事故伤了脚,无法参加温哥华, 现在自己又好了,便想着索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