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390)
18日,三人进行女单短节目的抽签仪式。
共30人,每组6人,分成5组。
赛季积分排名前12的自动进入后两组,单独抽签。
丛澜抽了19,第四组第一个出场。
不怎么好的签,一般P分最高会出现在最后一组。
丛澜:“但我从来不是最高的节目内容分。”
没什么所谓。
褚晓彤抽到了28,好消息是最后一组倒数第三出场,位次比较有利;坏消息是她挨着俩大鹅女单,在对方后面,更方便裁判计算器给分了。
褚晓彤:“……”
一时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梅山雁是跟大家一起抽的前三组,手气挺好,抽了个18,挨着丛澜的,只不过组别将两人隔开了山海。
她摸摸脖子,觉得这个数字挺好的,一听就很顺利!
花滑四项,角逐金牌的三十位姑娘,年龄从15岁半到26岁全都有,跨度很大。
这一场女单比赛,不仅是拼谁能在赛场完成三个3A,也是拼谁可以维持稳定心态不受外界影响。
技术实力,抗压能力,全都要有。
丛澜起身离开现场,准备稍后去冰场训练。
临走之前,她突然回望,看见了无数镜头后愤怒嫌恶盯着自己的几位教练和戴着工作证件的几位不认识的工作人员。
她蓦地笑了,自信,挑衅,和转身时的漫不经心。
这一幕被周围的媒体拍摄记录,在之后,成为了丛澜的经典镜头。
他们说,这是女王登基之前的微笑。
粉丝们此时还没有这种意识,她们只是觉得,丛澜在传递的只有一句话:想拦我拿金牌?有本事就试试。
第151章 短节目第三
2月19日索契当地时间晚七点, 花样滑冰女单短节目的比赛正式开始。
丛澜第四组第一个出场,目前还有一段时间,她需要在后台继续热身, 维持状态。
摆放器械的屋子很大,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空地。
于谨倒着跨坐在椅子上, 手里压着弹力带, 充当一个沉默的辅助工具人。
丛澜穿着紧身的训练服, 抓着弹力带的另一端, 在有条不紊地锻炼自己的胸部和背部肌群。
她对于接下来的比赛没有那么多的紧张, 而是一种夙愿即将得偿的满足与欢欣。
努力了这么久,她等着的就是站在这里。
于谨他们只知道丛澜日以继夜地练习了四年的花滑,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是当之无愧的紫微星, 天分高得可怕。
但没有人知晓, 她心里藏着一抹不甘。
车祸、残疾、轮椅、场边、观众席, 丛澜永远忘不了第十个世界里的一切。
女主郁苒曾经在获得金牌之后, 半蹲下为她戴上,就像丛澜GPF上对褚晓彤做得那样。
看着伙伴得到第一,丛澜是高兴的, 她见证了一个女孩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也见证了郁苒的努力与回报。
可是我的呢?那个时候, 丛澜盯着金牌,脑子里遗憾地想着。
我的呢?
不论是金牌还是其他的, 哪怕我站不上领奖台, 我的名次呢?
小学时就跟女主一起上冰, 半辈子都在冰面之上摔打,临了, 却没有一拼的机会,谁能甘愿?
将弹力带换到另一个手中,丛澜改变了姿势,继续刚才的动作。
室内很安静,只有着运动员热身时候的少许声响,不外乎是跳绳的嗡嗡声、跑动时鞋子落地的邦邦声,以及一些其他的,大家连交谈都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
气氛显得很严肃。
丛澜松了弹力带,走到了于谨跟前:“水。”
于谨赶忙弯腰把旁边的水瓶递给丛澜。
不远处方晨正在紧张地盯着梅山雁,孩子现在有点僵硬,这样是不行的,等会儿比赛太影响发挥了。
褚晓彤的热身很谨慎,她的脚伤一直在,丁教练这段时间一颗心全都扑在了她的身上。
队医在旁边,已经准备好随时打封闭。
丛澜边喝水边观察室内情况。
疾速的风声中,隔壁的V仙在做陆地3A训练;
娜塔莉拎着绳子从走道回来,拿了毛巾在擦汗。
“唔。”丛澜拧好盖子,将水瓶递还于谨。
昨天,丛澜的抽签顺序一经爆出,就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无他,这个手气是真的有点臭。
都进最后两组了,怎么就又抽了个第一呢?
太烂了。大家这样评价。
赛前接的采访很少,除了自家人以外,其他的全部推掉了,领队说要给丛澜一个宽松的备战环境。
其实对于楼翎他们,领队也是这样做的。
抽完签出门,丛澜接了一个推不掉的采访,所以外界人士终于有渠道得知她的想法。
“19很不错,出场顺序而已,多少都是可以的。重要的还是发挥,前后都可以。”
她轻描淡写地回复了关于抽签的问题,言语间并不这事放在心上,没有觉得很倒霉或者是怎样。
看到采访视频的粉丝们,也瞬间冷静了下来。
【是啊,LL自己都不介意,我们在这里逼逼个毛线啊】
【反正不管第几都没高的P分,19也不错啊,压力就来到了其他人身上】
但依然有人恶意解读,说,丛澜是强撑着笑意说出来的这话,毕竟,六人里她出场最靠前,哪怕是同为第四组的V仙,也只是抽到了23的次序。
而且V仙还有大鹅冰协作保,P分一向很高。
他们说,从抽签就可以看出,丛澜已经从第一梯队掉了出来。
粉丝们想骂,你在讲什么p话。
结果完全不用她们出场,丛澜直接用OP打烂了这群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