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神(192)
彼时在阵中匆忙,未曾细看,如今打量一番,倒觉这树除了比平常所见高大了些,也没甚特别之处。
至于能不能开花么…迦叶爬上去扒在一根粗壮树枝上观察了一番…着实是看不出来。
他在树上向远处眺望,将山中之景尽收眼底。
这地儿看着不错,是个适合隐居之处,他复又跳下来仰躺在地,双手撑在脑后,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灵气好似也很充裕,嗯…都道山水养人,他不知不觉又想到那道如月的身影…心中对这话认同了几分。
迦叶从树叶缝隙中看着顶上青天,只觉别有一番趣味,他身心是前所未有的轻松舒畅,竟就这样慢慢睡了过去。
等到悠悠转醒之时,日头已西斜,迦叶猛然起身,忽而发现身旁有另一人的气息。
他转头去看,只见白衣剑者席地而坐,一双眼正默默注视着他,细碎阳光落在那人白发之上,显得格外温柔。
迦叶被那光晃了眼,惊喜道:“玉…阿昙!”
乌昙朝他点头:“你醒了。”
“我…”迦叶朝对方挪了过去,“你怎么来了?!”
乌昙望向山外:“我来看看他们。”
迦叶想起山脚茔茔坟冢,一时噤了声。
倒是乌昙接上了话头:“你呢?为何在此处?”
“其实我是歪打正着,本来只是四处逛逛,却无意找到了这尔是山。”迦叶撑着脸答。
乌昙颔首算作了然,两人又同时沉默了下来。
半晌迦叶试探着开口道:“阿昙这几日下山,可还有别的事要办?”
见对方摇了摇头,他眼中带了几分期待:“那不如…不如你我一同去附近游玩几日?”
又补充道:“与好友同游,与一人时体会定然不同,我还没试过呢。”
乌昙点头应了。
其实他对友人向来没什么架子,只是世人大多敬畏他,真正与他相交之人寥寥无几。镜莲算是竹马之谊,丹曦则是以剑神交,偃师虽然愤世嫉俗,但唯独对玉蟾子颇为推崇,他亦对偃师赏识有加。
而迦叶…他看着走在前面的人轻快的脚步…他与他见过的任何一人都不同。
说是游玩,其实两人开始根本不知道要去哪儿,便往东又入了广野,不多时进了那闻名九州的汴河城中。
汴河城素有“天上白玉京”之称,听名字便知城中如何繁华,而此城的特别之处又不仅于此。
城池地处广野之南,九丘之北,正是人妖两族交界处,城中也是两族混居,常有商人来此互通有无,久而久之便促成了汴河城的富裕之名。
许多修者亦经此进入九丘,登上城中高楼远望时,便能见到长街人影攒动,有人族修士提刀负剑意气风发,有妖族女子云鬓雪腮莲步聘婷……广袖流云,霓裳羽衣,宝马雕车香满路,当真如入天人之境。
汴河穿城而过,夜里桨声灯影,火树银花,河中画舫笙歌曼舞,两岸高楼鸣琴吟诗,好不风雅。
迦叶在酒楼中倚栏而坐,将这人间烟火尽收眼底,时不时发出几句赞叹,便觉自身也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
他转头看向对面举杯浅酌的乌昙,对方只安静地坐着,眼中却映着街上灯火。
世上竟有这样的人,他想,看着清清冷冷,游走于红尘之外,可眼里却有人间冷暖,心中却有万物苍生。
城中不夜,他们便相对说了一夜的话,大部分时间是迦叶在说,他说自己去西洲见到的奇山怪石,说在路上偶然救下的一家五口,说偷偷摸摸回去看师父的心虚,说在一座小城里见到的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
他讲话时眼里总带着光,时不时还要伸手比划一番,好像要把所有的欢喜都分享给眼前人。
甚至自己都没意识到,他已全然没有初时面对玉蟾子的拘谨了。
而乌昙一直认真地听着,有时出声给予回应,或是自己的一点评价,说到二人共同认可之处时,迦叶便会使劲地点头赞同。
及至天边泛起鱼肚白,迦叶才心满意足地趴在桌上睡了过去。
他们第二日去租了小船,迦叶挽起衣袖亲自撑篙,还有模有样地问船家要了蓑衣斗笠。
两人一舟顺着汴河一直到了城外,迦叶划得累了,放下船篙任由小船随波逐流,而后入了船舱拿出先前准备的吃食开始填肚子。
乌昙只带了一壶酒坐在船头,迦叶这才注意到他也是好酒的,而且千杯不醉。
他饮酒时的动作别有韵味,不似多情公子风流潇洒,不似肝胆男儿豪气干云,但一举一饮动作流畅自如,多了些沉稳自持,让人赏心悦目。
这使人感觉也许别人饮酒是为消愁解忧,而他饮酒却是在品酒本身。
迦叶这样看了他多时,填饱肚子后便也挤到船头坐在他身边。
这时夜幕低垂,唯有江心月白,月涌江流,小舟寄于江河,使人心生寄蜉蝣于天地的感慨。
迦叶想起不久前的事,开口嗟叹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阿昙,有时我很羡慕你们这样的人呢。”
乌昙放下酒,静静听他道来。
“鸠摩大师虽然坐化之际被心魔所困,可他到底是为了自己的‘道’奔波了一生。阿昙便不用说了,你以剑护世,世人有目共睹。”
“更不必说那些已经证道成神的前辈,哪一个不是坚持心中的道到最后的。”
就连那个看起来很是倨傲的杳冥君,不也成功证道了么?
“下山前师父曾为我指明一条道,可我行走世间这么多年,仍对此模模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