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小娇夫(144)
“他自己在衆多封地里跳了最为贫瘠的肃威州府,那肃威州干旱多风沙,贫瘠又困苦,并不是什麽好去处。顾卿,你可愿意去?”
顾渊思考良久,道:“臣愿意。只是臣子家中夫郎即将生産,求皇上请司工部为我夫郎打造一部牢固些的车架来。”
皇帝允了:“朕会给司工部打招呼,你按需要去做吧!”
一场谈话就此结束,接到消息正準备拉拢顾渊的衆皇子们听到这个旨意皆是疑惑不解:“父皇为何下如此旨意?”
“难不成是有其它的打算?”
“抑或是是父皇在敲打我们,毕竟这些日子我们做的太过火了。”
接到消息的其他官员们纷纷猜测:“这新科状元才刚上任不足三月就连跳三级,从从六品翰林院编撰成了正五品知州,这升迁的速度坐炮仗都没升的这麽快,其中也不知有什麽原故。”
“知州那可是个肥差,天高那啥远,只要干出好功绩三年五载就能回到京城,到那时至少都是四品大员,和他那师兄一个品级。可比你我奋斗大半辈子来的容易。”
“难不成这寒瓜真有如此威力?”
没人知道皇帝为何要派顾渊去肃威州,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也空手而归。
后来还是后宫里传来消息,听说是皇帝极爱寒瓜,而新科状元顾渊无意间提起说是肃威州的沙地最适合种寒瓜,皇上一时心血来潮,便让状元郎去肃威州种寒瓜,争取要整个鄞朝百姓都能吃到清甜可口的寒瓜。
这个消息一出来衆人皆是不可置信,为了寒瓜就升迁的,着实不多。
只是在往多了打探,就再也探听不出任何消息了。
而随着圣旨传到了苏宅,衆人这才终于相信传言都是真的。
苏宅里柔老夫人已经哭了一场:“小谷,这才安顿下来没几个月,怎麽又要去肃威州府那等偏远的地方,那风沙和山一样高的地方,岂是养人的去处?”
苏谷亦是不解,但他相信顾渊,便安慰柔老夫人:“娘,京里也不是什麽安稳的地方,如今咱们离开说不定还是好事。”
“再说了,五品的知州是大官,手底下管着十几个县呢,只要过去咱们就不用再看人脸色了。也比在京城里来的自由,娘,莫要再哭了,只要咱们一家整整齐齐的在一起,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柔老夫人一听全家都要过去,这才收了眼泪,只是依旧担心:“你这已经快六个月了,路上要吃不少苦头的。”
苏谷也有些担心,只是面上没表现出来。
午后,顾渊回来将御花园里发生的事情一一说了,末了沉思道:“听闻皇四子和已经离世的皇三子是一母同胞,两人自小便聪颖过人,有圣人之姿。后来皇三子病故,皇四子也沉寂下来,在十六岁那年嫁人,之后三年,驸马病故,皇四子怀着身孕被準许回宫,后来圣上疼爱他赐了封地,正是肃威。”
肃威州府是皇四子自己选的地方,当时的肃威贫贫瘠荒凉百姓彪悍好战,时不时就会闹出一些乱子来,是最让官员头疼的地方。
自从皇四子去了封地之后,肃威州府突然就安宁下来,已经许久没有听到动乱的消息了。
苏谷沉吟:“想来皇四子是有本事的,可惜是个哥儿,要继承大统实在是太难了。”
顾渊轻笑:“这并不是问题,只是缺一个契机而已。”
今日和皇帝的谈话结合如今朝中几位皇子的人品能力,顾渊怀疑皇帝很早就察觉他的几个儿子不是做皇帝的好料子,而他看好的皇三子早亡,皇四子是哥儿并不适合皇位。
他原本在迟疑,在做抉择。是顾渊的话点醒了皇帝,皇帝终于下定决心愿意给皇四子一个机会。
而顾渊,就是皇帝安排给皇四子的帮手,同样也是给顾渊走另一条路的机会。
远离京城,就是远离几个只知道争权夺利的皇子和京中越来越陷进更多人的权力漩涡。
顾渊连夜画了一张图纸,第二天一大早就告假去司工部找了最好的冶铁匠人试了很多种冶炼方法和冶铁配方,花了两天的功夫终于冶炼出了较为柔韧又硬度高的大弹簧。
这种弹簧是用在车轴上的,这个时代还没有橡胶,做不了减震的车轮,为了让苏谷坐的舒服一些,就只能在弹簧减震上面下功夫了。
司工部按照图纸打造马车的时候,顾渊和仲长青正在书房里谈话,一番交谈下来顾渊神色自若,反倒是仲长青皱着眉头:“你可有成算?”
顾渊点头:“就目前来看,这已经是最好的出路。”
仲长青理解他的处境,因为他自己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是之前有顾渊这个新科状元在前面顶着,他这个榜眼并没有那麽瞩目罢了。
如今顾渊离开,仲长青作为他的好友亦是有才之人,少不了也要被各方势力拉拢。
“长青兄,你也应当想一想自己的出路了。如今那几个,都不是最好的选择。”顾渊很是坦诚。
仲长青轻声叹息,过了半晌说道:“这几日我一直在想要如何能帮到你,亦帮到我自己,今日与你商谈过后,我突然有了想法。”
顾渊道:“长青兄请说。”
仲长青压低了声音问:“阿渊,你可知圣上还有几年?”
顾渊顿了顿,道:“少则三年,多则五年。”
“原来已经这样少了?”仲长青道:“时间紧了些。”
顾渊又道:“我这里有办法能延长时间,只是需要圣上相信并长期服用才能起效,用了我的法子或许能再多个五年,长青兄,你可有办法让圣上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