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同人)驸马展昭(244)+番外
第101章 各方面都有了进展
等到赵碧嘉洗漱完毕, 两人一前一后又悄无声息的进了御书房。
其实也没过多久, 赵碧嘉双目含笑回头看了一眼一本正经的展昭, 做了个口型:你动作倒是挺快。
说完她就觉得自己胆子实在是太大了,连看都不敢看展昭了, 急忙扭过头来, 听见包大人道:“那两件衣裳是内子做的, 颜查散家里贫寒,在京城过冬也无厚衣裳, 所以内子给他做了两件厚马甲穿在里头。陛下若是不信, 臣可取来内子的针线活为证。”
仁宗如何不信?他急忙从龙椅上起来, 亲手扶了包拯。
当年李太后被包拯找到, 身上的衣裳全部都是李夫人给做的,后来太后回宫,那两身衣裳被她好好洗了,又好好收了,又要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 连带仁宗对这个针线活儿也很是眼熟。
“爱卿请起。”
皇帝亲自来扶,包拯自然是顺势站了起来。
“那两件马甲, 都是用棕熊的皮做的, 里头的线是……”
赵碧嘉没来由翻了个白眼,虽然知道包拯善于查案,不过说的这么仔细,还这么的严肃正经,就有点……没看见她父皇脸上都有点尴尬了吗?
不过包拯显然还没有说完, 毕竟还有毛笔跟纸没说呢。
仁宗皇帝一脸无奈的听包拯将这几件跟颜查散出身贫寒不太相符的用具的来历说完,点了点头道:“爱卿说的是。”他回头看了一眼吴成业,“嘱咐他们将这些东西从政务上去掉。”
吴成业急忙点头出去了。
包拯又看了眼仁宗皇帝,指了指已经被收进箱子里的碎银子,道:“这赃银可否让臣一观。”
仁宗想了想,点了点头道:“当着朕的面,也不怕有人说什么。”
包拯回头看了一眼,开封府号称什么都会的公孙先生上前一步,冲陛下行了礼,蹲在箱子边上查看起了赃银。
赵碧嘉则是端了仁宗皇帝桌上的茶杯,给他递了过去,“父皇喝点茶?”
声音里有点小心翼翼的讨好,仁宗没撑住笑了声,接过茶杯又故意板起脸来:“都凉了,你就给你的老父亲喝这个?”
“下火。”赵碧嘉道。
仁宗瞪了她一眼,看她脸上容光焕发的,明显已经是不生气了,放下心来抿了口茶。
赵碧嘉悄悄松了口气,别说方才被盯着看还真有点紧张,嘴唇没肿吧……
说话间公孙先生已经看出点什么来了。
箱子盖子上被他挑出来一小堆银子,公孙先生皱着眉头道:“这银子规格很高,都是大店铸出来的,臣看了不过片刻,就能挑出这么些来。”
公孙先生起身揉了揉腿,道:“这些银子……”他摇了摇头,“怕不是——”
“拼!”赵碧嘉忽然出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仁宗看她一眼,赵碧嘉语速很快,道:“前两年宫里有个案子,我母妃宫里有小宫女偷了瓷器去买,被抓住之后还不承认,说是的打碎了的,后来母妃安排了两个人,把宫里这半个月碎的瓷器都拼起来了,的确是少了东西。”
公孙先生的眼睛都亮了,看着赵碧嘉的眼神有点……奇怪?
这事儿仁宗皇帝前头也听过,当然那会他对张贵妃这么精细是觉得有点好笑的,横竖不过两个杯子,将那宫女撵出去就成。
不过……面对这一个关乎着新科状元,会试舞弊,以及开封府尹、龙图阁大学士包拯的案子,再怎么精细也是不为过的,仁宗拉了太监过来,让他张贵妃宫里借两个眼神好,手脚勤快的宫女去了。
赵碧嘉想明白这一点,就觉得这案子里头疑点很多了,只是这次开口之前她先看了展昭一眼才说的。
“会试是什么时候的事儿?考题又是什么时候决定的?这中间怕是连五天都没有吧?颜查散住在常州会馆里头,有谁看见他出去了?又有谁看见他进来了?手上可有提着什么东西?两千多两银子,他看着不过一个瘦弱的书生,一次能提个百十来两进出就不容易了,三五天的时间里头来来回回十几二十次,难道就没人发现?”
赵碧嘉兴奋的脸上都红了起来,仁宗皇帝看呆了,他闺女这是……不过多掌握一门技能也是好的,毕竟将来也要自己管家,这样就没人能糊弄住她了。
包拯上前一步急忙道:“为今之计,请陛下将会馆之人分别提来,再差人一一问话,看看里头可有什么破绽。”
仁宗想了想,道:“刑部还有大理寺查了这么多天,什么进展都没有……”他皱了皱眉头,“包拯!朕许你一起勘察此案。”
这可是天大的好处了,赵碧嘉看了展昭一眼,又去看公孙先生,只见他兴奋的胡子都翘了起来。
赵碧嘉不由得骄傲起来,很想拍拍胸脯道:“我的功劳!”
不过这么多人呢,还是算了。等到什么时候跟展昭——
正想着展昭,他就凑了过来,赵碧嘉有点着慌,急忙看了一眼,原来仁宗皇帝正和太监吩咐事情,包拯跟公孙先生两个交头接耳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将他们两个完完全全挡住了。
赵碧嘉看了展昭一眼,眼睛亮亮的,似乎再说:快夸我!快夸我!
展昭淡淡一笑,“风头可全部被你抢去了。”
赵碧嘉一愣,听见展昭道:“你说的可都是公孙先生的说辞。”
啊?
“包大人得知大理寺找到了赃银,跟公孙先生一商量,都觉得这赃银怕是有问题,而且开封府的人已经在常州会馆前头蹲了好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