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春色(58)

作者: 吴家大王 阅读记录

魏序言冷硬的脸难得扬起一抹柔色,回道:“是家中妹妹所送。”

谢今淮神色淡淡,然而语气却冷了几分:“倒是从未听说魏将军家中还有幼妹。”

“并非血脉之亲,是我母亲想收养的女儿所送。”魏序言说,他虽从未见过苏家妹妹,但每每听母亲提及,也大致了解对方是个善良单纯的小丫头。

谢今淮眸底划过一抹厉色,“既不是血亲,女儿家的东西,魏将军还是谨慎一点为好,莫要令人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魏序言神色稍变,他在军中收到这枚璎珞后,便暗暗收了起来,回到上京后,应母亲所求,便一直佩戴在身上,他对苏家妹妹并无男女之情,只是单纯把对方当作妹妹,所以并没想那么多,如今看来,确有不妥。

他拱手应道:“多谢小侯爷提醒。”

谢今淮嘴角微弯,眼底却是一片冰冷。

刚刚他一眼就认出了这枚璎珞是出自苏挽筝之手,突然想到魏序言也是清水村出身,这才知道苏挽筝一直挂在嘴边的魏家哥哥原来就是他身边的魏序言。

他强忍着毁去璎珞的冲动,示意魏序言退下。

而等魏序言离开后,他再难忍醋意,狠狠捏碎了手中的茶杯。

不明所以的正律正言猛地跪下:“公子——”

还是正言突然想到魏序言也是出自清水村,莫不是以前和姑娘有关系?

谢今淮感觉脑袋又开始一抽一抽的疼起来,以前他老是听苏挽筝提及魏家哥哥,心底已是不满。

她还会笑眯眯问他是不是吃醋了。

他怎么可能会承认自己吃一个从未谋面,不知高矮胖瘦大老粗的醋。

可他骗得过她,终究骗不过自己。

不止一次瞒着她,不动声色朝村里人打听魏家小子,那些村民说起魏家小子都是赞不绝口,他那时隐隐有些不安。

直到回到上京,与清水村划清界限,苏挽筝完完全全属于他,他才不在意那个姓魏的,可没想到这人竟然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干将魏序言。

他如今在阿筝心底恐怕没有半点地位,若阿筝见到了魏序言,那她会不会更加不满他?

谢今淮揉了揉眉心说:“备马车,即刻去江南。”

两人齐齐应道:“是。”

正言离开房间之际,突然听到风铃发出的叮铃声,脚步猛顿。

突然想起那个破旧房屋里的声音,莫不是……

他回身看向公子,欲言又止道:“公子,搭救魏将军的那位夫人房屋里似乎……也挂着风铃。”

谢今淮揉着眉心的手一僵,心神俱震,猛地看向正言,“你说什么?”

正言又想了一遍那个声音,确定道:“确实是风铃发出的声音。”

在房间挂风铃这个极其特殊,也许那位夫人就是……

正言能想到,谢今淮当然也能想到,他猛地起身,神色激动。

*

谢今淮马不停蹄赶到柳叶巷,来到苏挽筝房屋门口,只见他清隽的脸上带着一丝丝忐忑,抬手敲门,却见门并未上锁。

他眉头微蹙,猛地推门进去,不仅小院内空无一人,就连房间也空空荡荡。

顿时,眸底染上一抹自嘲。

她那么聪明,躲他都来不及,怎么会等着他上门来找她?

虽然没有见到人,但闻着房间内着熟悉的冷梅花香,他已经确定住在这的人就是他的阿筝,只是……

这里不仅有她的气味,还有一股令人难以忽视的男人气味。

想到正言所说,魏序言就是在这里养伤,与他的阿筝朝夕相处,又想起魏序言提及“救命恩人”时,眉眼间那股令人无法忽视的温柔,顿时他漆黑的眸底翻滚着铺天盖地的醋意,冷峻的眉梢掠过一丝戾气。

这时,正律走了进来,朝他禀报:“属下问过周围的人,说这里住着的妇人刚搬来不久,她们只知道她姓慕。”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加上后这句话:“……新寡独居。”

话音刚落,他忽而听到上方传来一声冷嗤声,抬头看去,却见公子走到了梳妆台前。

谢今淮拿起梳妆台上的木梳,这上面缠绕了一根长发,他用食指捏住那根长发,眸底带着浓墨的暗沉,似笑非笑道:“呵,新寡?我还没死,她倒是想丧夫了。”

他像是握紧苏挽筝一样,紧紧攥着根发丝,沉声朝正律吩咐道:“她刚走,走不了多远,派人全城搜寻。”

正律应道:“是。”

然而,他们满城搜寻,就连隔壁城池以及山头都搜寻了好几遍,都没找到苏挽筝的踪迹。

从姑娘上次逃跑来看,他们都知道姑娘并非普通柔弱女子,姑娘有勇有谋,而且很有手段,所以这次搜寻所有人都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人,但没成想还是没找到。

苏挽筝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失了踪迹。

客栈内,谢今淮手里摩擦着从小屋找到的木梳,指腹间温柔地从木梳上面雕刻的梅花一寸寸抚过,仿若描绘爱人的眉眼,眼底带着缱绻的爱意。

他喉咙处传来一阵腥甜,低低咳嗽了两声,血沫染上他苍白的薄唇,尽显破碎。

“阿筝,你到底在哪里?”

回京

晚春的上京城中天幕沉沉, 似是带着一层淡淡的薄雾,而在苏宅一方寂静的小院内,一棵高大的石榴树正结着一颗颗的小果, 看起来分外可爱鲜亮。

小院内有一方石桌, 石桌上面摆放着散发热气精巧的茶果。

苏挽筝坐在石凳上, 手轻轻撑着下颌, 目光定定地望着石榴树上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