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春色(70)

作者: 吴家大王 阅读记录

如今,苏挽筝由衷感到庆幸,还好她随谢今淮回京时,几乎都没露面,见过她的人不多。

否则……

谢今淮在她经过时,闻到她身上淡淡的冷梅花香,手指狠狠攥紧,怕自己忍不住会拉住她。

苏挽筝朝谢老夫人跪下,高举茶盏道:“祖母,请用茶。”

谢老夫人含笑接过茶盏,喝了一口。

然后看向房嬷嬷,房嬷嬷递上见面礼。

谢老夫人从盒子里拿出一支碧色的发钗,徐徐道:“这支碧玉九宝玲珑钗是当年太后所赠,今日我把它送给你,望你和佑儿以后夫妻同心。”

谢今淮听到“夫妻同心”这四个字,眸色深沉近墨,嘴角泛起一抹冷光。

苏挽筝一眼就看出这支发钗与众不同,竟是太后御赐之物,她和谢允佑是假婚姻,拿这么贵重的礼,怕是不合适吧,连连拒绝道:“祖母,这太贵重了。”

谢老夫人笑道:“长者赐,不可辞。”

苏挽筝看向谢允佑,谢允佑朝她点了下头,她双手接过发钗:“谢谢祖母。”

她把发钗小心翼翼递给身后的春莱收好,而后又端着茶盏给谢景:“父亲,请用茶。”

谢景对于苏元兮,还是面前的苏芜衣都不了解,不过既然已经嫁过来了,他还是喜欢的,当下就乐呵呵道:“好好。”

“母亲,请用茶。”苏挽筝又给谢夫人奉茶。

谢夫人喝了口茶,然后把手中的玉镯褪下来,亲自戴在了苏挽筝右手上,叮嘱道:“这是当年母亲送给我的,今日我送给你,既嫁入侯府,我不管你以前是何身份,自今日起你要好好侍奉夫君,为我们谢侯府延绵子嗣。”

苏挽筝眸光闪过一抹暗色,“儿媳谨遵母亲教诲。”

谢夫人满意地点点头。

最后该敬的是谢今淮。

苏挽筝从房嬷嬷那里接过最后一个茶盏,眸光微垂,一步步朝谢今淮走去。

还未走近,便感觉那道灼人的视线,自她进门起,就从未离开过她。

苏挽筝端着茶盏的手微微收紧,走到他跟前,微微屈膝道:“小叔,请用茶。”

哪怕装得再镇定,但细弱的声音还是止不住打着颤。

谢今淮目光定定地落在苏挽筝的脸上,注意到她轻颤的羽睫,强忍着浓墨眸底的火苗,接过了她的茶盏。

然而在无人察觉的地方,他灼热的手却紧紧攥住了她的奉茶的纤纤玉指,低语了一句话。

在谢今淮抓住她手的瞬间,她心跳如鼓,几乎想也不想就要和他拉开距离。

而读懂他的唇语后,她眸光震动,脸色煞白一片。

他在说:“阿筝,我抓到你了。”

紧逼

剎那间, 苏挽筝僵硬站在原地,只觉得手脚冰冷。

好在正律借着给见面礼上前了一步,恰恰挡住了上座几位的目光, 否则让他们看到这一幕,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落入何种境地。

谢今淮接过敬茶, 并未喝。

在看到苏挽筝迫不及待想要与他拉开距离, 他只感觉喉咙好似被一只大手狠狠掐住,刺痛感瞬间漫布全身,手下意识紧紧攥住茶盏。

谢允佑在苏挽筝的身后, 看到她身躯隐隐在颤抖, 眉头轻轻蹙起,推动轮椅上前,询问唤道:“小叔?”

谢今淮见谢允佑护着苏挽筝,薄唇弯起一丝弧度,可端着茶盏的手骨节却泛起苍白。

“无事。”他淡淡道, “只是见侄媳妇有点面熟, 还以为是故人。”

苏挽筝听到他提及“侄媳妇”这个称呼时,特意加重了语气,似冷嘲又似咬牙切齿。

谢今淮看了眼正律手中的盒子, 这本是他为“侄媳妇”准备的见面礼, 可他并未伸手拿木盒,而是拿出那块一直佩戴在身上的玉佩递到苏挽筝面前:“这是我准备的见面礼。”

苏挽筝微怔。

这枚玉佩是之前谢今淮送给她的,但她离开前, 把玉佩和离书一起交给了问芙。

而今,他竟然又要把玉佩塞给她, 偏偏她不能拒绝。

苏挽筝抿了抿唇,双手接过玉佩道:“谢谢小叔。”

转来转去, 这枚玉佩还是回到了她手里。

谢今淮见她收了玉佩,暗沉的眸色微敛。

这枚玉佩是他母亲留给未来儿媳妇,他既然给了女主,那么它就不会有第二个主人。

谢老夫人淡淡地扫了眼那枚玉佩,只觉得有些眼熟,却并未深思,不过见玉色极佳,应该这块美玉。

而谢允佑眸色划过一抹异光,这枚玉佩他曾在小叔身上见到过,知道它对小叔意义非凡,可小叔竟然就这样给了苏氏。

尽管觉得奇怪,但谢允佑并未声张。

苏挽筝敬完茶,便是谢允嘉、谢扶楹和谢泊瑞给长嫂见礼,三人齐齐道:“给嫂子请安。”

“不必多礼。”苏挽筝暗暗打量眼前的三人。

谢允嘉与谢允佑是同胞兄妹,两人长得有几分相似,谢允嘉脸儿圆圆的,额头饱满,明眸皓齿,大大的杏眼呈月牙状,极为讨喜。

谢扶楹五官精致,面凝鹅脂,唇若点樱,身上带着几分书卷气息,而谢泊瑞更似谢侯爷,相貌端正,颇带文气。

苏挽筝送上早已准备的见面礼,“这是为弟妹准备的一份薄礼,希望你们喜欢。”

三人接过见面礼,齐齐道谢:“谢谢嫂子。”

谢允嘉拿着手里的画卷,有些期待地望向苏挽筝:“嫂子,我可以打开看看吗?”

苏挽筝含笑点头。

谢允嘉迫不及待打开画卷,下一瞬激动叫道:“啊,是蔺隽大师‘岳阳秋水图’的真迹,我寻这幅真迹好久了,谢谢嫂子,我太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