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土匪搞基建(384)+番外
秦慕之不语,他清楚父亲说的是实话,但胸中仍有一股烈焰烧的炽热,你可以做贪官,因为京中人都贪,可你总不能贪的连国仇家恨都不记得了,边关将士们为护这些人安危,舍生忘死,过冬连一件纸裘都没有,结果这些人连口饭都不让人吃上。
“罢了,这次送过,朝中应该会商议让苏青云出兵的事,只要北面一直传来好消息,朝中诸公就是损害一些下面人的利益,也会送一批粮草过去。”秦尚书令为官几十载,什么样的人没见过,面对这些人他已经气不起来了。
“是。”秦慕之抚平心中的火气,面色难得有些犹豫。
“还有什么事?”
“若是北面大胜,苏青云班师回朝,和黑熊寨对上怎么办?”这事也不是不可能,大燕定然是要和黑熊寨开战的,便是最开始大燕输了等苏青云回朝,肯定也会派遣苏青云去打黑熊寨。
南境虽然鸡肋,可也是一片不小的国土,真要是失了南境大燕的舆图就不怎么好看了,哪里还敢称正统。
“没那么快,苏青云要应付的不光是北面的外族,西北面的外族一向和北面沆瀣一气,真到了北面要灭族的份上,西北面不可能坐视不理。等苏青云获胜班师回朝,回的是哪个朝廷就说不准了。”
“万一苏青云听说黑熊寨打过来回援大燕呢?”苏青云虽然对外族虎视眈眈,但大燕真要到了危机存亡时刻,肯定是国家存亡更胜一筹。
“战场哪里是说退就能退的,苏青云真要是撤退,边关外族必然不会放过机会,外族南下的后果你我都在史书见过,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你若苏青云怎么选?”
是去护命悬一刻的大燕,还是护近在眼前的百姓?
秦绥之知道苏青云会选百姓,所以就算苏青云不向黑熊寨投降,但等黑熊寨入京尘埃落定,也由不得苏青云同不同意,毕竟打外族需要粮草,恰恰黑熊寨最不缺这个东西。
第178章
朝廷既然决定派遣使臣招安,又决定了出使使臣,剩下同行的官员只需要挑选一些没什么背景的跟随即可,奈何朝廷的办事效率一向不高,要不是施长中性子急,一日三次守在六部催促,只怕半个月过去还定不下到底什么时候离京。
“这个施长中真是个莽夫,以为出使只需要人去就够了吗?路上行程安排不需要规划?粮草赏赐不需要核对?随行的兵丁不需要挑选?我们整日忙的脚不沾地还要受他的窝囊气,我道念着这回出使,黑熊寨能把施长中给杀了,既帮咱们解决一个毒瘤,又给咱们派遣大军过去添了一重筹码。”
“算了,我可不想打仗,现在国库的钱紧巴巴的,供给六部使都要六部的几个尚书打一场才能分的下来,再动用大军,不消两个月国库就得减半。”
动兵自然是花销不了半个国库,毕竟大燕有前朝积累,自个儿又开了海贸,国库每年的收益是前所未有的丰厚。
可钱多又不一定花到实处,就是赈灾银都要经过层层剥削,最后到百姓手里连口清粥都换不来,军队的粮食被贪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是朝廷上下放开了贪,几个国库都不够。
“唉,年年打仗,我也不知道这仗有什么好打的,明明前年才签订了议和条款,今年又要打,再打下去大燕都要打没了。”
“这话可不敢乱说,被言官听到在朝上参你一本,谁晓得会不会有人落井下石。”他们这些文官最不怕的就是得罪武官,毕竟那些大老粗在口舌之争上一向没有胜算,但他们最怕的就是同为文臣的言官,这伙人整日吃饱了没事干,仗着参人吃饭,谁惹上了都难免染一身骚。
“此地就你我二人,言官好端端的跑到咱们六部过来干什么?你也别太谨慎,有些话就是不说出口,大家伙其实心知肚明。”大燕眼下的情况学过史书的谁不晓得已经快要到王朝末年了,端看亡在哪个皇帝手里而已。
他们这些做官的虽然不见得喜欢乱世,但比起战乱中连护住自身性命都不能的百姓,还是有许多出路,有胆子的就去投靠各路起义的反贼,赌上身家性命挣个从龙之功。
没胆子的就老实龟缩在京城,指不定哪路兵马入京成了新帝,他们还要继续在新帝手里做事,旧臣或许得不到重用,但新君要稳固朝廷总需要人手,陪着新君打天下的人再多接手朝廷也要有个过渡,他们这些小官反而比上司安全。
“心知肚明也别说出口,做官这么久祸从口出还不明白吗?”
六部官员之间只要没有利益牵扯,相处倒也相安无事,因为朝廷做官是要经营人脉的,万一哪日有所求也不至于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人马粮食陆续准备好,施长中骑着自家马场养的好马,神色不屑的打量了一眼随行的文官,都是没什么名头的官员。
也是,招安不算好差事,因为是去土匪窝,纵然国战都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可人家是土匪,认不认字都还两说,哪里晓得读书人的弯弯道道。
总之除去心甘情愿想要挣个功劳重新拿回领兵大权的施长中,此行其余官员都是直接被调遣来的,乐意不乐意已经不重要了,上面的命令下来他们也没有反抗的余地,只能祈求黑熊寨是个讲礼数的地方。
……
“朝廷要来招安?”收到京中消息的秦襄按耐不住性子,在书房不断走来走去,他们这些时日一直在练兵,就怕朝廷突然大军压境,尽管他们有秘密武器,人数上也不能输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