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小区开便利店暴富(129)

这会听到答案,也就安心了。

一家人坐下吃饭。

聊起今天干了什么,顾雨萌:“我去逛街尝了好多吃的,像马蹄爽绿豆沙、紫菜饼、淀粉肠,太香了。我还去精品店买了一些小饰品、手账本和胶带啥的……”

时母连连点头:“玩得开心就好。”

时父问:“那小宜你呢?”

“我就工作一会回复网上消息,再休息看下剧,刚才和萌萌玩了会。”时宜张口就来。

时母评价:“劳逸结合,挺好的。”

一家人吃完饭,有人洗碗有人洗澡,让洗衣机开始工作洗衣服后,提着垃圾袋那些下楼在附近散步。

昏黄的灯光映照下,有人骑着电驴载小孩兜风,有人摇着蒲扇结伴聊天,偶尔走到某处迎来咸湿的海风欢喜驻足。

风声里夹杂着独特成韵的丝竹管乐声,好像还有铿锵有力的人声,顾雨萌好奇问:“这是哪里传来的声音呀?”

时母笑:“应该是哪个小区或者广场在放电影,我们这边的戏剧声。”

她反问,“还不错吧?要不明天我带你们去看戏剧?”

顾雨萌眨巴眼,转而问时宜,“小宜姐,看吗?”

时宜学了文化产业和非遗保护后,对从小听到大的这些家乡戏剧声更有情怀,笑着点头:“可以啊,那待会回去订个票。”

就这样,晚间散步中定下了隔日看戏剧的娱乐行程。

接下来几天,时宜和顾雨萌陪着时父时母在老家这边逛了几圈,顾雨萌玩得高兴,时家时母也高兴。

当然时宜也挺高兴的,她少有这么悠闲的时刻,回老家陪父母成了难得的度假时光。

中间有一天,时父回家在念叨:“我们组里啊,新来了个挺年轻的计算机老师,学历挺高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来我们学校。”

时母:“对啊,听那些老师说,这位新来的何老师还分配到了家属楼,听说就在我们这栋来着。”

时宜佯装不知道:“这么厉害,那怪不得能分到家属楼了。”

以前能分配的房子,现在都换成了人才引进给钱,学历越高给钱越多,年轻的老师大多住学校公寓或者在外面租房。

毕竟职工家属楼这边从外貌看起来年代感十足。

而且学区房价位越来越高,有些老教师们住在这,跟着儿女搬走的要么把房子租给附近上班的年轻人,要么留着成了空房子。

时母估计在学校已经听同级组老师八卦过一遍了:“真想不出咱栋楼哪层楼有房子可以分配给他。”

时父跟着摇头:“我也想不到,老林老李都说这小伙子有前途。”

毕竟学历那么高的人,大多留在大城市了,哪怕是当地人都很有回来惠县教书的。

他想到最近的新闻,“现在不止初高中,连小学老师都要求硕士毕业了,最好是江省师范小学出来的。”

时母也看到这条新闻:“反正等我们这代人退休,以后的老师年轻人顶上来,教出来的生源会越来越好……”

由着两人继续讨论,时宜和顾雨萌对视一眼,尽在不言中。

等到回江市前天,时父时母在给两人的行李箱增补一些新买回来的鱼丸虾枣芋头饼之类的特产,突然听到隔壁房声响。

时父错愕:“该不会是老梁家的房子吧?”

“听这声音好像是,他家房子什么时候卖出去的?”时母也很奇怪,“要不我们出去看看?”

时宜:“去吧,爸妈你们去认识一下新邻居,以后好打交道。”

顾萌萌:“对,我也想见见高学历人才。”

四人放下基本快塞满的行李,开了木门和铁门出门去看。

工作人员一轮轮搬着各种纸箱行李,前两年才加装的电梯差点承受不住。

站在门口的是一个穿着灰蓝衬衫和棕色工装裤的男人,他戴着一副银白眼镜,有点呆愣,但又看起来很符合计算机老师的形象。

时父时母过去搭话,确认他就是新来的何老师后就热情介绍附近环境了。

何老师也耐心听着。

在时宜、顾萌萌和他打招呼喊“何老师”时,对方坦然回视,礼貌问好。

见爸妈和对方聊得正起劲,在分享学校工作流程和一些不成文习惯,时宜笑着打了声招呼,借口还要收拾行李带着顾雨萌回屋。

关上房间门,时宜问:“就是他?”

那演技,专科出生都比不过。

顾雨萌点头:“是他,而且都交代好了。他那些行李可都是宝贝。”

时宜问出这两天想了好几次的问题:“他来这边工作会不会委屈啊?”

“委屈啥?”顾雨萌真诚道,“领双份工资,领导配房,还能接触叔叔阿姨这样的大好人,他不得开心死。”

见时宜好像挺纠结的,她补充,“实在不行你申请下给他个员工优先购买权,他就开心了。”

“在这边部门里他就爱研究这个。”

“懂了。”时宜决定以后有什么柠檬牌高科技东西,帮这位何老师预留一份。

006感受到时宜愉悦的脑电波,打趣:[这下子你可以安心回江市打工了。]

[哦对了,刚才我给那位何老师做了个各项指标评分,还是从智力、体力、敏捷度、忠诚度等各项出发,有93分哈。]

[好的谢谢你。]时宜回。

隔天,时父开车送两人去惠来站,时母路上还在交代些话。

到站口附近,这个点很难停车,时宜挥手:“行了,我们自己进去就好了,有萌萌陪着呢。”

这是之前就说好的事,时母点头:“行,那我和你爸就不下车了,上车了和我们说一声哈。”

上一篇: 团团圆圆 下一篇: 天灾囤货,女寝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