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骊仙(254)+番外

作者: 无痕之月 阅读记录

明眼人都看出未来必有大乱。也唯有司徒昀目前还有几分慈父之心,没想太多。

二人慢慢走回宫,突然看到前方有一个身穿明黄袍的小男孩磕磕绊绊走在雪路上。后面跟着一群太监宫女,小心翼翼服侍。

司徒昀二人神色一动,帝妃上前:“焘儿,你在这里做什么?”

太子焘已经逐渐长大,自己居住在东宫跟着太傅学习。

男孩扭头一看,连忙对二人行礼:“孩儿拜见父皇,见过德母妃。”称呼为“德”而不称呼为“宁”,疏离之意一表无疑。

不单单是卫芊,太子对后宫诸妃都有一股冷漠感,毕竟他跟这些人不熟。他被太后养到五岁,然后自己居住在东宫,几乎跟诸妃不怎么相见。

卫芊扫了一眼太子后面的几个小太监,这些小太监手中捧着礼物。“太子这是要去见小弟弟?”

“正是。听人说充仪娘娘生下三弟弟,儿臣正准备前往。”

“难为你有心。”司徒昀见太子彬彬有礼,心中大慰,扭头对卫芊道:“宁妃,一起去看看?”

卫芊挂心南洋之事,微微摇头:“妾身今早召见令兰师父。回头让令兰师父帮陈妃祈福。至于小皇子……洗三时候再说吧。不过陛下准备怎么赏赐陈妃?”

陈梦雨毕竟是石青澜夺舍而来,对司徒昀的习惯知根知底,短短几年之间爬到九嫔之列。

“父皇的三年还没过,不宜大封六宫。但对几个生育子嗣的宫妃可以提一提位置。”司徒昀随后想起一事,补充说:“当然,仅仅是九嫔变动,二正妃不变。”

目前后宫局势很好,司徒昀省心,不愿意随便破坏。

“九嫔之首就让文妃来,帮你管理宫务。至于下面人……回头你跟母后安排。”司徒昀对九嫔中的几个妃子并没太大喜爱,只点了陈梦雨的昭容之位,列位九嫔之二。

“生下三皇子,是应有之意。”卫芊不置可否,转身离去。让司徒昀父子前往陈妃宫殿。

父子二人行走,见太子行走颤巍,司徒昀一把抱起太子,大笑前行。

“如今父子之情甚浓,但这份情谊能够维系多久?”卫芊遥遥观望,最终在风雪中化作一声叹息。

自古天家无亲情,伴随一个个皇子的长大。太子东宫地位不保,如同命运轮回一般,昔年司徒昀等人对废太子所为,会不会再度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

第136章 地仙

神州浩土,福地无数。

在某一座隐秘的山洞中,黄气腾腾,光辉闪耀。梨裳守在门口,满心焦急等待,不时张望内里。

四大使者守在半山腰,把守四方不让外人靠近。

突然,黄气从山洞勃发,巨大气柱耸立云霄。

声势震荡神州,浩浩荡荡,晃晃明明。三山动,五岳摇,地震自南方而起撼动神州龙脉。

众多地仙圣僧纷纷有感,放下念珠、木鱼:“这是哪位同道突破了?”

“这是……”骊山胜境,令兰勃然色变:“有人突破地仙之界?”而且看其属性,貌似是通元教的人!

就连宫中的卫芊也忍不住扭头看向南方,手中玉盘脱落,打碎在地。

圆盘碎,视为不祥。

“哈哈……哈哈……”男子从山洞走出,梨裳看到“黄宝”忙上前行礼:“父亲。”

父亲,梨裳的父亲岂非是当年早已陨落的通元教教主?

“黄宝”精气神归一,脑后一轮明黄色光轮转动,神圣而绚烂的光辉遍洒而下。

他看着自己的肉身,满意点头:“黄宝的肉身的确不凡。不枉为父当年刻意引他入道。”

通元教主因为早年某件事被人伤了根基,很难突破地仙境界。在人仙巅峰停搁许久,迟迟不能突破。后来想出一个法子,既然肉身有损,不如换一具肉身?

他在金陵行走时相中黄宝,刻意引诱黄宝入仙道,为的便是一步步将黄宝培养为自己专门的夺舍体。

当日司徒昀大破通元教,便是教主和圣妃故意为之。一方面暂时潜伏,另一方面则让教主进行夺舍的下一步,顺利将意识转入黄天帝君法相中。

当黄宝和帝君法相的关系越发紧密,其主动祭炼法相就相当于将自己的意识和教主同化。

琼山被破后,黄宝和梨裳逃之夭夭。黄宝发愤图强,欲强炼帝君法相,正好入教主昔年算计,让梨裳之父借壳重生,顺势证地仙果位。

梨裳想明白这些,低声问:“黄宝的魂魄……”

“我参悟景教之法演练先天圣光,那黄宝魂魄孱弱,岂能抗拒圣光之威?”

通元教在大唐时期被赶入西域,曾经跟景教有过交流。通元教中的不少蛊惑之术,就是在景教学习的。

参悟景教的天使制作法门,通元教主顺利将自己一脉祭祀千年的帝君法相化作天使。

梨裳闻言,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曾经的她因为少时单纯,暗恋过黄宝。黄宝虽然有众多伴侣,但仍希望能够和梨裳在一起。

只是梨裳心中傲气,不肯和旁人分享爱人,所以对黄宝的邀请直接无视。从这一点上看,卫芊和梨裳倒有不少共同语言。也难怪她们俩能够成为宿命的敌人。

随着黄宝和梨裳分歧渐多,二人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人,梨裳心中终归有一些不舒服。

教主似乎看出女儿想法,摇身一变,黄气遮掩,随后面容化作曾经的模样。“如何?”

梨裳心中略略释然,问道:“父亲,那么我们下一步怎么做?”

“如今证地仙之果,可大张旗鼓跟朝廷对着干。”教主底气十足:“你去金陵拉开大旗,重新打出我们通元教的名声。至于骊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