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道姑一身反骨(153)

作者: 视力零点二一 阅读记录

“这么好的公主,驸马为何不喜欢她?”小七妹想起被养得雍容华贵的朱老夫人,十分好奇地问。

青鸾叹了口气:“大长公主和她爹长得一模一样。”

小七妹:“所以驸马其实是不喜欢她爹?”

青鸾好笑的捏了捏她的脸:“她爹面黔色而体肥。”

“什么意思?”小七妹有点没听懂。

“她爹是个黑胖子。”青鸾说,“男人大多都肤浅至极。”

“后来驸马领了龙武将军一职,常年在外驻守,与大长公主分居两地,却将外室带在身边,大长公主以公主之尊侍奉公婆,多年未孕,后来好不容易孕有一子,不知为何又夭折了。”

“不过那时我也还小,父母亲不许我听这些,只是你说起金明池,我便想起了大长公主。”

小七妹有点糊涂了:“这个,人物关系我没搞明白。”

青鸾举了个例子:“也就是说,大长公主的老爹没有儿子,死后只好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官家的爷爷,大长公主和太皇太后是堂姑嫂的关系。”

官家的爷爷没当几年皇帝,嘎嘣死了,留下太皇太后扶着自己的儿子即位,垂帘听政十余年后,嘎嘣,太皇太后的儿子又折了。

太皇太后当时还有两个亲生的成年儿子对皇位虎视眈眈,但太皇太后毅然决然的扶着才几岁的孙子,也就是现在的官家赵煦即位,又继续垂帘听政至今。

“懂了吗?”青鸾捏捏她吃得鼓鼓的脸。

“懂了,”小七妹点头,“看来官家配不得,风险太高,很容易嘎嘣了。”

第143章 敌人12

“朕明日束发,今日亲审登闻鼓的冤案,也算是皇帝里的头一份吧,”赵煦无聊中又带点兴奋对自己的贴身内侍长贵说,“坐在这椅子上,看到的终于不再是大臣们的屁股了。”

侧对面的珠帘下也没有太皇太后坐着听了。

“这位大人,”赵煦带着点调侃的语气说,“劳烦您先起身转一圈。”

跪着的钱大人一头雾水的起身转了个圈。

“屁股肥而方,后襟悬在腿窝上,鞋跟左侧磨损大,哦,这是开封府衙的钱大人,”赵煦没什么诚意的说,“抱歉,光看脸实在是认不出,毕竟见得少。”

钱大人涨红了脸却无话可辩,日日上朝都是面向太皇太后禀事,官家着实是看了几年的冷屁股了。

另一个跪着的赶紧识趣的先报了名号。

“下臣乃是皇城司指挥使周勇,见过官家,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大人太客气了,”赵煦点头示意,“常常在皇祖母殿里见,不看屁股朕也认得,太客气反而不像素日的模样了。”

皇城司周勇也涨红了脸。

赵煦平等的将人都刺了一遍后,终于看向于家的亲眷。

敲登闻鼓者,先打三十个板子。

于家挨打的是婆娘于大夫人,此刻正痛苦地趴在地上。

“于家为夫伸冤,勇气可嘉,长贵,赐座。”

长贵就搬了张圆木凳过去,于大夫人一脸痛楚,一挪一句哎呦。

“啧啧啧,坐不了啊,”赵煦体贴地安排,“那你趴着吧,这座也别撤回来了,于大夫人坐不了,就让于二夫人代她坐吧。”

没挨打的于二夫人在于大夫人的视线里战战兢兢的溜边坐着。

“说吧, 冤在哪里?”赵煦饶有兴致地问,“朕也觉得你们挺冤的,贪污的银钱没进你们的口袋,挨打挨罚甚至处死的却是你们 ,哎,真可怜,朕光想就替你们掬一把辛酸泪啊。”

“不过,”他装模作样的抹了抹眼角,随手翻了翻提刑司送上来的账目统计,“一想到查抄于家,朕的内库就没那么寒酸,朕这眼泪就又流不出来了。”

“说吧,给朕一个不查抄于家的理由。”他问,“比如说,贪污的银钱到底谁拿走了?”

于大夫人和于二夫人要喊的冤顿时就噎在喉咙里了。

钱大人手持牙板上前禀告:“启禀官家,提刑司赵明恐有栽赃嫁祸之嫌,在他家中发现了官家殿前的小黄门,还有于家和宫里丢失的赃物……”

赵煦:“杀小黄门和偷宝物的人李昱白李大人已经抓到了,此刻就在殿后躺着,正在让内侍省的来认人。”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钱大人:“钱大人,朕给你个机会重新说。”

“臣惶恐,臣惶恐。”钱大人迅速闭嘴后退。

“皇城司周指挥使有何要说的吗?”赵煦问,“不要吗?”

“这,臣只怕是有人蒙蔽了查案,提刑司督头赵明的家丁在赵家已经多年,他指证赵明……”

周勇的话又被打断了。

“啊,皇祖母说朕没有耐性,还真是,想听你说完,又实在不耐烦。”赵煦皱皱眉,让长贵将一本折子送到他面前,“这是提刑司李大人送来的家丁家人的供词,那个家丁收的银钱以及他自己的家人都在宫外跪着,周指挥使你自己去听吧,朕懒得陪你。”

殿里顿时安静得很,连于大夫人的吸气声都小了。

“那就从事情的开头,从于管事说起吧。”赵煦,“于二夫人见过于管事吧?”

于二夫人点头。

“于大夫人你呢?”

于大夫人也点头。

“画像里的人是谁?”

长贵立刻将一幅人像画送到她们面前,两人都摇头。

长贵又送了另一幅画像到她们面前,立刻点头称是于管事本人。

“半月前,四海商行商船进码头时,有许多人见于管事和这人一起下的船,这人又一直跟在于管事的马车前。还有其他商户,可以证实这人是你于家四海商行的田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