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瑶喜欢种绣球,好养活,抗病抗虫,但因为不耐晒,注意遮阴就好。
秦瑶选的花,都是好养活的品种,最后再加两株灌木月季和吊兰矮牵牛,月季不适宜多种,日照充足,又是地栽,月季全年长势太疯狂,就跟地里的杂草似的能长,那么一大株型的灌木月季,全身都带刺,每个月给它修剪枝叶都嫌累得慌。
顾呈问:“种那么多花?”
照他看来,院子里种个两三株好好养着就行了,一棵三角梅养起来,它能开四五个平方的花,满藤架的挂满花,还刺多,处理起来麻烦。
——最后迟早是他回家来给老婆处理满是刺的花藤。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秦瑶一摊手,在养花一途上,她是个很随意的人:“多种点,谁长得好留谁,总要淘汰一半的。”
就跟种菜育苗移栽一样,长得不好的菜苗,根本没有移栽进地里的价值,有些菜苗,它从破土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这才是好苗子。
自然本就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秦瑶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幸运技能,她一直都没太搞懂这个怎么用,用了之后,要说多幸运也没有,又不能天降馅饼,也就上次打雪仗的时候,频频幸运闪避了雪球,也不是多么逆天的技能。
于是她在种苗育苗的时候使用了“幸运”。
尤其是移栽花苗的时候,秦瑶在心里默默祈祷变异,变异,变异,三角梅给我开出香芋紫的花色!
*
秦瑶回军医院上班,她跟顾呈结婚,还打算再简单在食堂里请同事战友吃个饭热闹热闹,跟这时候大众普通人的仪式一样。
在老家办过了,在单位里走个场子。
“小秦,你可算是回来了。”葛护士长见了她很高兴,连声跟她分享好消息,“你写的文章转载去了好几个大报纸,还得奖了呢!”
“你文笔很不错,努力一点,中秋元旦多写点诗词文章朗诵,指不定你明年就入地方作协了。”
秦瑶听了后内心好奇,这时候入作协,进入地方文化馆的要求是什么?谁来评判的?她忍不住问道:“葛护士长,你说我能不能去医院宣传办上班啊?”
葛护士长倍感意外:“你想去?那我给你推荐推荐。”
秦瑶震惊极了,这也行?
秦瑶却是不知道,这时候文化人数量极少,读过初中高中的,都能算是一个村里的“高学历”了,这会儿更推崇学习数理化,去搞什么文化宣传,很多人都不愿意,也怕惹到什么。
但这一点上,秦瑶是不怕的,她知道未来文化越来越开放,是逐渐松绑的过程,而不会回归成前些年的模样。
尤其是到了八十年代,那是文艺腾飞的时候,之后也进入纸媒最好的时代。
秦瑶毕业当编辑的时候,传统纸媒已经式微了,很多杂志期刊早已停刊不在,成为记忆中的美好,但也有期刊杂志仍然□□。
秦瑶学过那些年纸媒发展历史,也向往小说杂志纸媒文艺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次重生回来,怎么着也要创办一本杂志期刊,赶一赶时代的风潮。
就这样,秦瑶进入了医院宣传办公室打杂,这个办公室里人不多,一共就四个,一个主任,一个副主任,还有她跟另一个小年轻,属于打杂工,负责医院宣传标语,宣传瓷砖,节目慰问演出拍照宣传,接待领导参观交流学习方面的宣传工作。
主任姓黄,叫黄明霞,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人,丈夫是个中学老师,最大的女儿已经读高中了,黄主任圆脸,厚嘴唇,笑起来眯眯眼,让人觉得很和气,体型偏胖,她跟葛护士长是好朋友,葛护士长向她推荐了秦瑶,黄主任就把秦瑶要过来了。
世界当真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我看过你写得文章,写得真好,小秦,你是个有文化的,很有写作天赋……在办公室里也不用喊我主任,喊我一声霞姐就行了。”
秦瑶笑着点点头:“好的,霞姐。”
“小陈走了,我们这边正好缺人,结果你就来了,真有缘分啊。”黄主任拉着她,一脸慈爱地给她介绍办公室。
医院宣传办公室,说重要也不重要,说不重要也重要,至少办公室挺大的,约莫有三十来个平方,一进办公室,就是两排沙发和茶几,两边是陈列展览柜,摆放着各种报纸、照片和一些医院自制宣传手册,陈列柜底下是一排收纳柜,里面有各种办公用品。
她一来,黄主任没说别的,只是告诉她怎么烧水,以及各种茶叶的位置,收纳柜里还有不少零食饼干瓜子,客人参观时候用来待客的。
“以后你跟小潘,谁来办公室最早,谁就先烧水。”
小潘跟秦瑶一样,是另一个打杂工,是个二十来岁的男青年。
展览柜往里,是四张办公桌拼成的工作位,田字形,秦瑶和黄主任的办公桌连成排,和对面工位的小潘相对,黄主任对着柳副主任。
柳副主任也是个女的,约莫二十八岁上下,还没结婚,戴着眼镜,是个工农大学生,说话时腼腆又斯文,但是工作上干练简洁。
加上秦瑶,这个办公室三女一男,小潘负责搬运东西的体力活。
“你好,小秦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