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炼金术士手册(196)

其实还有很多情况需要克服,比如一线花斑蚊的数量,因为靠近维吉亚山脉,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但是治愈者的鲜血不够,即便将麦伦修士的血放干,也培育不出来多少能治愈尸水染的蚊虫。

这才是最急迫的。

布鲁克也十分犯愁,以这样的速度,不知道多少维吉亚人根本等不到“解药”的光顾,尸水染的病症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严重,直到死亡。

结果,布鲁克从制作炼金宝具的炼金室出来,门口一群孩子正在那里张望。

“布鲁克,听说治病的解药需要抽取治愈者的鲜血。”

“可以抽我们的,我们也是尸水染的治愈者。”

布鲁克都愣了一下,对于这些孩子的遭遇,他们一生最难的就是从这些悲痛的遭遇中走出来吧。

而如今,他们却主动要求贡献出他们的鲜血。

一群孩子眼睛透亮地看着布鲁克:“因为……我们也是维吉亚人。”

“我们希望维吉亚人永远不要遭受我们曾经遭受过的病痛的折磨。”

“老约瑟夫曾经教过我们的赞美诗里面说,要善待受过苦难的人。”

连小吉米都举着小手:“生病了特别难受,我不想任何人生病。”

布鲁克:“……”

或许这一刻,维吉亚需要这样的团结才能渡过难关吧。

其实少量的抽血并不会危害身体健康,但一定得把握好度。

而一但有新的治愈者出现,就可以轮换着用他们的鲜血救治其他感染者。

等治愈者越来越多,培育治病的昆虫的鲜血就不会那么稀缺,那时候才是整座巨大的维吉亚城得到拯救的时候。

布鲁克深呼吸了一口气:“ 维吉亚需要颁给你们英勇的勋章,作为维吉亚人,你们和先祖们一样,英勇,不惧,不屈。”

原本还有些沉重的气氛,一群小孩“哈哈”的就笑了起来。

“也不看看我们是谁,我们可是布鲁克养的小孩。”

“哈哈,英勇,不惧,不屈,我们维吉亚人什么都不害怕呢。”小胸膛挺得杠杠的。

有了这些小孩的血液的支持,第一批治疗可以开始。

在维吉亚广场,病重的患者按照要求被聚集了起来。

十几个民间怯病祈福杯被摆在了上面,蚊虫从杯子的口子里面飞出,在虫笛的操纵下,飞向那些患者。

不多时,手臂上就被叮出一个红点,然后在花斑蚊独有的毒素下变成一个肿包。

小吉米等也在看着情况:“就是这样,我们老约瑟夫神父和特蕾莎修女就是这样康复的,现在在修道院静养,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如初,特蕾莎修女现在都有力气给我们烤面包了呢。”

议论纷纷。

讨论着希望,讨论着那奇怪的新式炼金宝具,讨论着他们的大公爵,讨论着那群献出自己鲜血的孩子,其实这些孩子仅仅是维吉亚没人关心的流浪汉而已。

第69章 再次打开的日记

也就几天, 随着首批康复者的出现,维吉亚在病疫中首次迎来了欢呼。

整个维吉亚因为找到了对抗尸水染的办法而沸腾了起来。

一座压抑之城,重新焕发了生机。

维吉亚是一座十分适合修养的城市, 无论是它的环境还是它的慢节奏的生活习惯,而且有了这些康复者提供充足的鲜血, 治愈其他患者的效率也会变得更快。

布鲁克和路易斯是按照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的先后治疗,尽可能地挽救更多的人, 期间也需要大量的警卫全力合作,进行组织和维护秩序。

这是一场全民齐心协力地抗争。

虽然是灾难, 如今在每一个人脸上却看到了笑容,或许是因为这场灾难, 维吉亚人才意识到他们以前平静的生活多么的可贵, 弗朗西斯家族带领着他们, 在千年来无惊无灾的生活着, 是多么的难得,金姆将外敌引进维吉亚, 让维吉亚以最深刻地印象感受到了被外敌入侵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维吉亚广场上,人满为患,虫术士吹奏着虫笛让民间怯病祈福杯中蚊虫治愈着广场上的患者, 大规模的治愈,效率已经十分高了。

且这个新的炼金宝具,据说不仅仅能治愈尸水染,听说还能治愈其他因为动物感染引起的大型疫病, 现在它们的数量不少,却可以堪称维吉亚的宝贝。

当然民间怯病祈福杯有一个缺点, 它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先得被感染后又被治愈了的人的血液, 也就是说需要有很多的牺牲后,它才能起到挽救的作用。

“希望这样的炼金宝具,以后都不要用到了吧。”

但这几乎不可能,因为法兰斯帝国还在受着尸水染的威胁,可以想象,路易斯肯定会借用这些炼金宝具。

“只希望,不会再出现像尸水染一样的疫病。”

尸水染已经堪称人类历史上致死的病毒。

高台上,路易斯看着被治愈的维吉亚人,都忍不住说了一声:“终于结束了。”

一场原本可能灭城的难以想象的灾难,终于得到了最好的结果,虽然还是有一些身体孱弱抵抗力十分低下的人永远失去了他们的生命,但这样的死亡病例和一般得病而死的概率已经十分接近,让一场恐慌的尸水染病毒的袭击控制在了它破环力最低的程度,这在法兰斯整个帝国都是不可想象的。

这时,布鲁克突然提高了声音:“结束了?”

路易斯疑惑地看向布鲁克。

布鲁克大声道:“路易斯冕下,你问问每一个维吉亚人,结束了吗?”

“十多年前,帝国叛军差点灭我满门,现在,他们以最隐蔽的方式入侵我维吉亚,试图吞并我维吉亚,又用最恶毒的方式毒害每一个维吉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