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115)

作者: 谢沧浪 阅读记录

祖母年逾八十,面容端庄。李昭漪原先带着忐忑,觉得自己莫名其妙上门很冒犯,对方看见他,浑浊的眼神却很是欣喜,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

一直到傍晚,他才得以跟着颜珩舟离开。

路上他问起颜珩舟,对方道:“祖母为人随和,年纪上来了,就特别喜欢和小辈说话。”

尤其是漂亮又乖的小辈。

所以,他才会带李昭漪特意去见她。

李昭漪恍然。

两人一起用了精致而美味的一餐。

江南的菜偏甜口,颜珩舟原先担心李昭漪吃不惯,但对方却意外地喜欢。他一边吃,颜珩舟一边就跟他接着讲起了上午的话题。

“主要还是这两年太乱,睿德帝病重,夺嫡之争愈演愈烈。”颜珩舟道,“大家都人心惶惶,生怕朝廷朝令夕改。加上各地天灾横行,吃饭都成问题,哪来的心情买东西。”

他顿了顿,“先帝在时……”

“先帝在时,不是打了几场仗么。”颜珩舟给李昭漪夹了一筷子鲜嫩的炒蛋,“那个时候花了大量的军费,钱不够,便只能想方设法地凑。”

李昭漪大概查过旧账,他道:“我记得,打之前就不够用了。”

那会儿江南几个大商人带头捐了不少。其中以颜氏尤甚。只是打起仗来,烧的就是明晃晃的钱。到最后,也就是堪堪填了个七七八八。

后头还因着这事,睿德帝对颜氏起了忌惮。

“嗯。”颜珩舟笑了笑,“京中的事么,我们一介草民,也不敢多问。钱怎么没的,许是要用钱的地方太多,用着用着,就不够了罢。”

这话意味深长,李昭漪一边吃饭,一边想着颜珩舟的话。

等吃过饭,颜珩舟带他去了房间安置。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昭漪都和颜珩舟在应锦城的各处闲逛。

李昭漪跟着颜珩舟,不仅吃遍了江南的美食,还见到了江南本土许多大小的官员和富商。对外,颜珩舟一律说这是带在身边的幼弟。

无论是宴请还是喝茶,他都带着李昭漪。

李昭漪年纪小,加上有颜珩舟作保,倒也没什么人忌惮他。

商人们谈事,他就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喝茶听曲。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南这一带的人脉网与大致局势,李昭漪了解了个七八成。

-

这一日,两人照旧到了报春楼应酬。

开席前,客人还没到,李昭漪和颜珩舟一边喝茶,一边闲聊。他心不在焉,颜珩舟看在眼里,突然道:“突然想起来,阿殷走了也有七八日了,倒是没听小琅提起过。”

应锦城门一别,别的不止是侍从,还有云殷一行。

他要办的事,不在应锦城。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颜珩舟跟李昭漪讲了云殷小时候的事,他总感觉自己是在替云殷开脱。针对云殷扬言要追李昭漪却真的去处理正事这事,他是卯足了劲儿在李昭漪这儿讲小话。

问就是“没有诚意”,再问就是“退一万步说,这些破事难道比和喜欢的人在一起重要么?”

而落脚点永远是“所以让他哪凉快哪呆着去,小琅跟我留在江南吧”。

李昭漪对于他这种争宠似的嘀咕行为很无奈,也完全招架不住,每次都很诚实地说:“其实……我觉得确实正事比较重要。”

他的想法很简单。

现如今,云殷才是燕朝的顶梁柱。

他自己可以说跑就跑,但云殷要是撂挑子不干,那就是真的完了。

从这一点看,李昭漪甚至很庆幸云殷还保留着理智。

事实上,云殷并没有走得很干脆。

李昭漪看得出来他很想把自己一起带走,但一方面是颜珩舟阻挠,另一方面,据木柯说,他要办的事也不太适合带着李昭漪。

所以最后的那两日,云殷一直黏着李昭漪。

习惯了亲密接触,再退回朋友的距离,李昭漪看得出他忍得辛苦。

好几次,云殷看他的眼神里都带着隐忍和克制,但到了最后,他最出格的举动,也只是在以为李昭漪睡着的时候,翻窗进来,在他的额头上落一个吻。

彼时李昭漪尴尬得睁眼不是,不睁眼也不是。

云殷走后,他翻了个身。感觉身体压着的锦被格外地凉。

总而言之,李昭漪觉得没什么。

但颜珩舟坚持不懈。

他的话音落下,李昭漪微微一怔。随即他道:“七八日了么?”

时间过得这么快。

“你忘了。”颜珩舟说,“所以你没想他。”

他的语气笃定:“小琅,继续保持。”

李昭漪:“……”

他总感觉颜珩舟实际年龄可能只有三岁,不想和他多争辩,把那句“其实想过”给咽了回去。

*

其实想过。

李昭漪有些心虚地想。

想的次数倒是不多,主要是遇到了好看的景、好吃的东西,他情不自禁地就会想,如果云殷也在的话,也可以看看和尝尝。

如果他没记错,云殷也没来过江南。

办正事,显然不能像他一样清闲自在,在街上闲逛,还有吃不完的好吃的。

想到这的时候,他就会顺理成章地继续往下想,他会想云殷要做的事究竟是什么,有没有危险。都过去这么久了,有没有什么进展。

是很平常的想法。

他觉得没什么,但是被颜珩舟一说,他又觉得不好意思。

七八日不算长也不算短,他居然想了云殷这么多次,好像确实有点不太正常。

李昭漪想得出了神,没注意到帘子已经掀开。

他们今天要见的是江南仅次于颜氏的一个富商之子,他做东,请了几个当地的官吏,还有两个神秘的客人,这是颜珩舟的原话,他说他也不知道对方请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