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230)+番外
季宣和一将手中的府务和新任知府交接完毕,就投入到浩大的搬家工序中。
现代一大家子人,算上父母爷奶孩子,也不过五六口人,搬家有一辆货车就够用了。在古代却不行,特别是像季家这样全部家当都要搬迁的,工程很是浩大。
季家主子就五个,婢仆可是一大堆。有些可以发还他们的卖身契,多数还得跟着季宣和他们走。仆从也是有家当的,邵云辰嫁夫随夫,该狠时一点都不宽容,在婢仆没过错的情况下,他却也不会强行要求他们只拎着个包袱就跟他们走。
季家仆妇也懂得投桃报李,大件的明显带不了,他们是能卖的就卖,送人的送人,最后每人只带了细软和几套衣衫被褥上路。饶是如此,林林总总也装了近二十辆马车,这还是在田铺多数仆从留下来收尾的情况下,否则车队只会更加庞大。
这些天,季家上下都忙得几乎脚不沾地,邵云辰只在边上督促,就已经感觉有干不完的活,更不用说实际操作的仆妇。
季宣和不是不想帮忙,只是他也有自己的任务,外面的田庄铺子他都要巡视一番,有合适的价格就要及时出手。忙过最初那几日,余下的时间季宣和倒是有闲暇时间,常在邵云辰身边搭一把手。
这要是放在其他大户人家,季宣和如此行事就稍微有些出格,季家婢仆却早就见惯了,见到老爷掺合进家事,他们也不至于大惊小怪。
说是桌椅板凳之类都不搬,实则少部分用贵重木料打制的家具也在搬迁的名单中。光季宣和夫夫和甄老夫子的床就占了一辆马车,中间勉强塞进去一些被褥,马车就被塞得满满当当。
季宣和原本想着能处理的就处理,这点不止邵云辰不同意,就连段妈妈也持反对意见。普通料子的家具就算了,值不得几个钱,那些好料子的可不能因为嫌累赘就卖掉。锦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新的王城,以后只会比京城更加繁荣。
这点上,季宣和很是赞同。锦朝分为五郡后,中央官员总人数比以往多了很多,将造就新一批的权贵,也许像锦朝一统时那样的顶级大户人家没以前多,但稍次一等的权贵必将超过以往,再次一些的就更多了。
锦城云集整个锦朝的上层人士,繁华已可预期。同样的,消费水平就会大大提高,季宣和作为从四品的官员,不需要炫富,却也得有撑场面的陈设。那可都不是便宜货,好料子的家具自是能带走就带走。
第105章
听到邵云辰和段妈妈都反对,季宣和没再多言,省钱是好事,他哪会因为这点小事而不满?
见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季宣和索性不再添乱,开始走访跟他关系不错的同僚知交。不知再见何时,离开前的联络还是有必要的。
践行宴后,季宣和终于踏上了前往锦城的路途。离别伤感,季宣和没让人送,出发时,还是有不少人候在北城门,有季宣和的朋友,也有同邵云辰来往的夫人主君,连甄老夫子的损友都来了几个,那可都是年纪一大把的人,儿孙们轻易不让他们出门,能来送一程确实不容易。
越行越远,直到看不清城门附近的人影为止,车队才加快速度往前行进。
两孩子还小,没有单独安排独立的马车,时常在季宣和夫夫同甄老夫子两架马车之间转悠。他们还从未长时间乘坐马车出行,对一切都抱着新奇的态度。半年下来,季宁悠季宁然两兄弟再无半丝以前的习性,谁都不会觉得他们曾经是孤儿,饥一顿饱一顿的,连饭都吃不饱。
两兄弟被季宣和夫夫养得很有灵性,不是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性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明白的时候会主动开口询问,直到被说服为止。作为哥哥的季宁悠较为沉稳,弟弟季宁然更加顽皮活泼一些。
这跟季宣和夫夫的教导有关,在锦朝这样君权父权为上的社会,他们这样的家长就有些开明过头了。好在季宣和明白现状不是单靠他就能改变的,他也无意挑战锦朝的风俗,在教两孩子的时候,不厌其烦地说明,在他们面前,两孩子可以有什么说什么,碰到其他人,可就不能这么做了。
两孩子早不是当初面黄肌瘦的样子,如今肤色白皙,脸蛋圆润,一直不曾存在的婴儿肥也出现在身上,细嫩的皮肤摸起来很是舒服,连季宣和有时候都忍不住想捏上一把。
再如何,两孩子早前的遭遇终归在他们身上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闹腾的时候不觉得,乖巧起来才能让人意识到。像他们这样没人跟长辈争宠的情况下,通常孩子都会被宠的比较霸道,季宁悠和季宁然则不存在这种情况,这也从侧面再次证明了上面所述的正确性。
“父亲,还要多久才能到?”季宁悠坐在季宣和怀中,透过对面掀起一角的窗户望着外面蓝天白云,可惜看久就没了新鲜感。
“爹,还有多久,多久?”季宁然说话不是特别利索,常跟在季宁悠身后重复他的话语。他活泼的性子,经过半年与新家人的磨合,完全显露出来。刚到季家时,他可不是现在的样子。
“宁悠、宁然,这才走了一半,到锦城还早呢。”邵云辰将他怀中的季宁然抱紧,免得手舞足蹈间,一不注意就掉下去。
季宁悠季宁然虽被过继了,临行前,季宣和夫夫还是去上王村走了一遭,给两孩子的亲人留了些银钱,还将他们去锦城的消息告知给他们族人。
感情的事,不是旁人想斩断就能斩断的,有时候堵不如疏,明明白白让两孩子知道他们该知道的一切,反而有助于孩子们的成长。等他们长大后,也就不会出现找寻亲身父母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