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平调里浣溪沙(46)

作者: 一木幕 阅读记录

“公子,这次回来多久,还去济州吗?”

明朗回头一看,正是自己的贴身是从:清风和朗月。

“这次回来面见圣上,过两天就走。”

“这次可一定要带上我们呀,公子不在府上的这一个月,小人闲得都长毛了。”

“武艺可有精进?”明朗问。

“公子交待的,我俩不敢松懈,可是日日练呢!”清风答道。

“那便好,你俩这次便随我同去济州吧。”

“太好了。”两个人欢呼起来。

“天寒了,入夜早,不知母亲可曾睡下了?”

“并无,今日工部尚书夫人来府上,晚宴还未结束。”清风答道。

“那太好了,我正好有事拜见三姨母。”

明朗便径直拉着浣沙去主院:“走,沙弟,一路辛苦,随我先去赴宴,你也暂填填肚子。”

主院内,依旧灯火通明,一众丫鬟小厮侍于院内,明朗一入院门便有人通传到了厅内。

“父亲、母亲,我回来了,二姨母身子骨可还好?”明朗一个箭步入了厅。

“我的朗儿,你怎么也不打个招呼就回来了,在济州城内没有吃苦头吧?”明夫人起身,脱下明朗身上的白袍,让下人收了。

已经有丫鬟用银盆装来了水,明朗弯腰洗了一把手脸,另一个丫鬟早已将毛巾递了过去。

“母亲,明朗一切都好,此次回来是济州有事,前来面圣,时间仓促,没有提前告知母亲。”

“平安归家就好。”一个一脸富态、雍容华贵的女人站了起来:“我说你们急着给大小姐议什么亲,要我说,朗儿才正该议亲的年纪。”

明朗笑着:“有劳姨母挂念了。”

“济州是出了什么事?”齐国公问道。

明朗拱手做辑:“父亲,济州城内匪患严重,济州城内官员和百姓有口难言,朗儿此次回都便是向圣上禀明此事。”

“我儿说的可是乌漆寨?”

“正是!”

“乌漆寨由来已久,自月朝建都时便游离在京都一带,后朝廷几次剿匪,乌漆寨便退到了济州处。”齐国公说:“乌漆寨之事极为复杂,不是兵火便能剿灭的。”

“我此次前来,还得倚仗二姨丈。那乌漆寨有一本事,做质子带上铜铸项圈,旁人无法打开。”

“你二姨丈门下能工巧士甚多,济州城内无人能解的蹊跷玩意儿,也唯有找你二姨丈了。”

“多谢二姨母,明日见完圣上,我登门拜见二姨丈。”二姨母点了点头。

进宫面圣

“臣明朗参见陛下。”

“济州商司浣沙参见陛下。”

皇宫内,皇帝刚下朝回到了乾坤殿内,便宣静候多时的明朗等人进来。

“明朗,济州一行,可有什么障碍吗?”崇霄皇帝喝了一口茶:“这济州的茶和往年比,口味更生涩了些。”

“启禀陛下,济州匪患,人人惶恐。济州新任通判立誓屠匪,和臣共拟奏疏一封,现呈于陛下。”

太监将奏疏呈于崇霄皇帝。

“乌漆寨是我朝大患,朕痛恨已久。怎奈过往济州知州、通判走马观花,并无力抗匪。此次朕命你同新任通判协管济州,便是想彻底除掉这匪患。朕将于济州城外五十公里处驻兵,此兵,专为除匪之用。现在便密任你为朗威将军。来人,将济州之兵的调遣虎符交于朗威将军,由朗威将军率领此军。”

“臣接令,谢圣上。”明朗郑重地接过虎符。

“济州通判浣礼,为人正派,是可用之才。你二人奏疏所提及能工巧士一世,工部尚书自会助你。”

“多谢圣上。此事臣将同工部尚书再议。”浣礼再次行礼。

“济州商司?”崇霄皇帝注意到了一直候跪的浣沙:“因何同明朗一同见朕?”

浣沙怔了怔,他也不知道他为何要出现在这乾坤殿内。他总不能说只是想见见月朝的皇帝吧。

思量了片刻,他说:“臣原本为一游历四方的道人,因痛恨济州匪患,便还了俗,决议同朗威将军、浣通判一同抗匪。臣担商司一职,本意是应浣通判之托,清理济州城内匪患眼线。济州城内眼线众多,防不胜防,通判大人刚有抗匪意图,家眷便被乌漆寨挟持了。臣也曾入那乌漆寨的匪巢以“假降”之词解救通判家眷,此次面圣,便是容圣上海量,通判大人明面近匪,但剿匪的决心不容半分置喙。”

“如此甚好。朕相信你们!”崇霄皇帝点了点头:“既然你到了朕的殿上,朕也不叫你空手回去。朕赐你一道'免官牌',可伺机免去济州大小官员职位,择良人上位,包括济州知州。待济州匪患得除那一日,朕自会论功行赏。”

浣沙接过这道意义非凡的金牌,向皇帝叩恩。

“多谢圣上,臣定会秉公行事,不负皇恩。”

“明朗,去看看你三姨母吧,她近日常提及你。”崇霄皇帝笑了笑,向明朗说道。

“多谢圣上!”

·

“贤妃娘娘在御园内赏梅。”

贤妃娘娘的湘雅苑内,一宫人告知明朗等人。

宫闱深院,一般外男都不得入。但是明朗自幼常来看姨母,崇霄皇帝便给了令,准予他常来后宫看姨母。

“无妨,我去御园见娘娘便是!”明朗示意浣沙和他同去。

浣沙心下打退堂鼓:贤妃娘娘不会再问他为何要和明朗同来吧。他的脸上写着尴尬两个字,问向明朗:“我,方便吗?”

“沙弟那晚还在夜吟,要活的潇潇洒洒,如今看,胆子......小了甚多呢?”明朗笑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