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慧仪却摇摇头:“不算投资, 就是纯合作。”
她举例说:“就像我跟沛沛合作差不多,我们各行其是就好。我还是做我的火锅,婷婷还是做她的美甲,但是我俩搬到一起做!”
“什么叫火锅和美甲搬到一起做?”谢婷仍是不解。
范亚仙和唐沛珊亦疑惑望住她。
钟慧仪这才阐明自己的构想:“就是我想跟婷婷合作,我在火锅店为你免费提供场地, 你来我这儿做美甲。然后我对外宣传,来春熙火锅吃饭的客人都可以免费做美甲。”
“当然了。”她补充说明,“客人是免费, 但我会适当补上你的成本。”
“我用美甲做新的噱头, 而你免费获得我火锅店的客流量。”
在火锅店做美甲!
谢婷听明白了,这的确是一桩互惠互利的合作。
火锅店用新潮的美甲做噱头吸引客人, 而这些客人用完餐,又再度回馈到她的美甲店。
在同一批人身上,一次做成两桩生意。
钟慧仪还免费给她提供场地和成本,谢婷立刻有些动心,只是——
“这主意是蛮妙的。但如果美甲钱都由你来出,我肯定不好收你高价,这样你成本高,我收益低。”
她问出心中最后疑虑:“我们怎么盈利呢?”
钟慧仪笑一笑:“所以我说,我是‘适当’补上你的成本。”
“最开始我们俩的成本肯定都要增加,可一旦我火锅店的生意重回巅峰,那我这点成本完全能够负担。而你——”
她提点谢婷:“你这里美甲店可以先不要关。咱们刚在火锅店推出美甲时,全部免费,等这个模式做起来,就可以更新一些更复杂更漂亮的款式,让客人自主决定要不要加钱。”
“这样,你很快会有收益。”
“等你在火锅店攒够客源,你根本就不用再亲自去火锅店坐阵。到时候你招聘点学徒,派学徒来火锅店,咱们一起出点学徒工资就行。”
只要这个模式做成了,火锅店不缺生意,谢婷的美甲店也能一跃而起。
完全是双赢。
把合作方法说清楚,钟慧仪主动向谢婷伸出手:“如何?”
“婷婷,你把美甲店搬到我火锅店里面来吧,咱们双剑合璧!”
这个点子很怪,也很有风险。
败了,火锅店成本打水漂,她也要亏损一笔;但若是成了,她赢得可比火锅店还要多,毕竟在蓉城,春熙火锅的名气可比她这小美甲店有名气多了。
谢婷能在2001年就看准美甲行业,做蓉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本就不是什么鼠胆之辈。
别看她今年才二十三岁,可她十六岁就从老家出来闯荡了,是个老江湖。
最先是去了广州那边的厂里做女工,但做女工太辛苦,她胆子大,干脆干起了服装倒卖。
赚了一小笔钱,父母要她回家结婚找到广州来,她不肯,辗转偷跑到上海去。
服装倒卖需要的本金太高,她没有,最后才看中美甲行业。
上海那边的美甲市场大,做的人却也多,她干脆学会这门手艺到生活成本更低的蓉城来开店。
谢婷年轻敢闯,赢过也输过,她不怕输,打算再赌一赌。
她一把握住钟慧仪的手,表示:“行啊!双剑合璧,但成本不要你一个人贴,咱俩一起出。”
既然是合作,那当然是赢要一起赢,风险也要一起抗。
钟慧仪笑起来:“行。那咱们后面再好好商定下细节,争取一起赢!”
两个近来生意惨淡的女人,紧紧握住彼此的手,眼里都燃起干劲。
旁边,范亚仙和唐沛珊面面相觑,满是不可思议。
“不是……”
唐沛珊惊异地表示,“虽然你们这个计划听起来怪有意思的,但火锅和美甲是不是有点太不搭边了?”
美甲这么小众的美容,只听过和小资下午茶组合的,火锅这么重的烟火气。
这两者混搭,除了一个“怪”字,找不出其他形容。
真的能行得通吗?
若非有前人已实践过并取得大获成功,钟慧仪肯定想破脑袋,也难想出这样的奇招。
或许,正因一般人想不到,且没有魄力执行,所以才成就了那时的海底捞。
钟慧仪看唐沛珊如此震撼,反而更坚定了要试试美甲这条路子。
她默了片刻,问:“那沛沛,如果不是我,如果也不是熟人。陌生火锅店这么结合,你会去试试吗?”
唐沛珊不假思索点头:“我这种美甲狂爱者,再奇葩也不可能错过的嘛。”
“那亚仙呢?你会出于好奇去看看吗?”她又问。
范亚仙倒是仔细思考了好一会儿。
然后,她煞有介事地表示:“怪东西,我迟早会亲自去试试看。”
“那不就行了!”
比起研究甜品,钟慧仪对这个有信心多了。
她最后跟美甲店老板确认一遍:“做吧?”
谢婷毫不犹豫,咱钉截铁颔首:“做吧!”
*
这天晚上,钟麦从班主任家下楼,发现等在这里的居然不是王冬灵而是妈妈。
“妈妈,怎么是你?冬灵姐姐呢?”她有些担忧地问。
王冬灵现在也重新开始上学了。
虽然她已经14岁,但她先前在老家学上得断断续续,省会教育质量又高一点,怕她跟不上干脆就直接从初一全部重新学。
王冬灵的学校离钟麦很近,她上完两节晚自习,正好来接她一起回家。
妈妈已经很久没亲自来接过她了。
今晚突然出现,要么是王冬灵出事了,要么就是店里生意更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