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一号’是给钟豪的,他现在念高中,用脑多可以补一补;特产你拿回去跟嫂子一起吃。”
钟学民和弟弟钟良平,性格完全相反。
他老实又内敛,接过东西只颔首道:“把麦麦送到后我会给你打电话,回去做生意吧,你注意身体别太累。”
他根本不问离婚的事,也不打听妹妹现在能挣多少钱。
等车子发动,开往老家全程3个多小时,他也不从钟麦身上打听,他甚至连钟麦的期末成绩都不问。
钟学民完全就是一个只干实事,不讲废话的标杆。
最后还是行车路程太无聊,钟麦主动说:“二舅舅,我改名字了,现在我跟妈妈姓,叫钟麦了!”
钟学民听了微微一顿,只回:“嗯,是你妈妈的做派。”
然后就没下文了。
隔了会儿,钟麦又问:“二舅舅,你为什么不让妈妈从你这里买猪肉呢?”
她说:“火锅店也要卖猪肉的呀。”
却不料二舅舅却说:“长途买卖,我们一次要卖上百头猪,你妈妈买不起。”
钟麦:……
她本来是想给二舅舅拉业务,没想到原来竟是妈妈高攀不起?
“那不可以顺便匀一点卖给我妈妈吗?”她疑惑问。
钟学民说:“没必要,量太少你妈妈省不了几分钱,我被单位抓到还要被处分。”
他说着,察觉到不对劲。
终于舍得主动问钟麦一句:“怎么了,你妈妈最近效益不太好吗?但是不应该啊,她买那么贵的车子,看起来不像差钱。”
“麦麦,你为什么问这个?你妈妈遇到什么困难了?”
钟麦这才发现,原来二舅舅不是不知道妈妈有钱。
只是他真的和三舅舅不同,妹妹过得好,他一句不多问。听到妹妹可能有困难,他立马就有所反应了。
“没有。”她赶紧说,“我就是好奇,为什么舅舅和妈妈不一起赚钱。”
钟学民哦一声,表示:“你还小不懂,各赚各的钱才最好。”
钟麦看着二舅舅不说话了,她发现,其实二舅舅和她印象中的其实很不一样。
印象中,二舅舅抠门又吃里扒外。
因为他每年压岁钱都只给2块钱,是给得最少的,而且每次上他家玩,他也从不给自己买零食。
上辈子,外婆和妈妈还经常对她说二舅舅家的坏话。
说二舅妈是泼妇,年轻的时候跟外婆对骂,而二舅舅有了媳妇忘了娘,帮老婆不帮亲妈。
钟麦上辈子因此也不喜欢二舅舅一家。
但现在看来,却好像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啊。
从她刚刚跟二舅舅聊天来看,对方其实是个很清醒,很拎得清的人。
而且,她想起,上辈子二舅舅也是对妈妈伸手次数最少的那个人。
钟学民虽然抠门,但却靠自己在买了两套房,也就是儿子钟豪工作调换时,请妹妹找了点关系。
钟麦越想越觉得,没准传言有误。
特别是,当他们终于抵达老家,二舅舅突然拿给她两百块钱。
“拿着,过年你没回来,这是给你的压岁钱,和奖励你考第一名的奖金。”他说。
钟麦瞠目,这还是那个只给她2块压岁钱的舅舅吗?
不仅如此,二舅舅见妈妈没有给外公外婆买东西,还把妈妈给他的那包特产一分为二,匀了一半出来叫她拿给外公外婆。
钟麦确定了:上辈子二舅舅家肯定是被人黑了……!
*
钟麦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包里的五千块钱悄悄地给外婆。
她充分意会了妈妈的意思,对外婆转述说:
“外婆,妈妈说这一半是该给你的过年钱,另一半是她当姑姑的心意。”
想了想,钟麦又凑到外婆耳边自我发挥:“她还让你不要全部给外公,自己留两千块私房钱!”
外婆伺候外公一辈子,听了一辈子话,就是因为身上没钱。
但外公有退休金,平常儿女孝敬的钱,他也要全捏在自己手上。外婆手心向上,日子当然不好过。
钟麦怂恿外婆跟自己一样,搞小金库。
但方巧兰听了只笑笑,把她推出房间,叫她赶紧给妈妈打电话报平安。
外孙女一出去,方巧兰就搬来椅子,打开高柜的最顶层。
她把棉絮抱出来,又抽出墙里面的一块砖,把五千块钱全部都放了进去。
这五千块钱,方巧兰一分都不打算拿给丈夫。
但她不是要给自己攒小金库,而是要替小孙子钟杰给存起来。
等钟麦给妈妈打完电话,外婆又把她拉进屋子,塞给她一百块。
“麦麦,这是外婆给你的封口费。”她说,“你给外婆钱的事,不要告诉别人,好吗?”
钟麦眼睛一亮:“外婆真的要存私房钱啦?”
方巧兰点头。
钟麦本来想把钱退回去,因为她不要钱也一定会保密。
但握住钱的那一秒她又撤回,如果她不收钱,外婆肯定不会安心。
“好!”钟麦收下钱,拿手指在嘴前“关拉链”,“我嘴巴也封起来了!”
方巧兰就笑起来:“乖宝!走,外婆还给你做了好吃的。”
外婆领她来到堂屋,然后从冰箱里端出一盘白糖拌番茄。
“快吃两口解解暑。”外婆喂一口到她嘴边。
这一盘白糖番茄,应该拌上有几个小时了。
白糖都化成了糖水,浸在微酸的番茄里,一口下去,齿间清甜开胃。而且番茄被冰得脆脆的,比后世的水果捞还可口。
钟麦食指大动,猛吃几块番茄片,又喝一大口糖水,酸甜可口超越后世一切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