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记得,后世春熙路的几家火锅店,家家可都是大几百平的面积。像川西坝子,还专门有自己的川剧表演台。
而她们家的春熙火锅,现在还是小小的几个门市呢。
这一点,钟慧仪当然也考虑过。
从前拿下这个地段的蜀九香,就是很大很气派的一间大总店。
只不过——
钟慧仪说:“我们隔壁两家门市,都开门做着生意,也没有扩店的机会。”
钟麦的思维很简单,她反问:“不可以自己创造机会吗?”
“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妈妈钱给得多,没准隔壁两家就不做生意,愿意从此收租金当悠闲包租婆呢?”
她说,“妈妈可以问一问嘛。”
钟慧仪豁然起身。
是啊,她为什么要干等?她完全可以使用钞能力,主动出击!
第63章 死对头
动了直接扩大店面的心思, 钟慧仪翌日立刻就着手去准备了。
春熙火锅一边临街,另一侧的隔壁,是一间卤肉铺和一间规模很大的日化店。
卤肉铺是火锅店做起来后, 才开不久的新店。很多来吃火锅的客人,都喜欢先上他家买点卤味, 特别是夏日,很下酒。
而日化店则是春熙路的老牌店。
钟慧仪才来春熙路摆摊时, 这家日化店就已经开在这里。她家也是上下两层, 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她家货全。
2001年大型商超还不多,这家日化店, 就等于是半个商场。
全城的人,就没有不知道“伍妹日化”的,连钟慧仪自己,现在也还是这家店的常客。
一家就是冲着火锅店流量开的店,另一家是难以撼动的老字号。
两个看起来都是难啃的骨头, 钟慧仪没有直接去谈,而是先派了包明明去做背调。
先摸摸两个老板的底,探探他们的口风,才能投其所好,让钞能力真正发挥出效用。
包明明作为曾经的包打听, 这个时候就显出他的厉害。
他才跑了两天,就把消息给带回来了。
“怎么样?”
钟慧仪给包明明在小院子拉了个椅子问,“那两家的老板都是什么态度, 有可能转让吗?”
“比想象的要好!”
包明明一句话, 令钟慧仪振奋起来:“日化店的老板娘,要转型去开正儿八经的商超了, 他做完这个夏天就不做了。”
包明明比她还激动:“钟老板,能把两层楼的日化店啃下来,等明年春熙步行街一开放,收益绝对比开分店还高!”
这真是意外之喜了。
钟慧仪原以为,日化店这种生意稳定的老字号,收益稳定难以被撬动。
她还担心,自己的钱不足以利诱人家。没想到,人家背后的老板眼光够长远,要自主去踩时代的风口。
“那卤肉铺呢?”她赶紧问,“卤肉铺老板怎么说?”
包明明的兴奋就又落下来。
“难搞哦。”他表示,“这家店就是冲着火锅店流量来的,他搬去别的地儿没这生意,咬死了不搬。”
这倒是和钟慧仪预计的一样。
“没关系。”她指点包明明,“卤肉铺的房子我知道,他是租的。这样,你去打听下房东是谁,我们直接跟房东谈。”
“至于日化店——”她说,“明天我亲自去一趟。”
既然日化店有转让的计划,钟慧仪就打算拿出点诚意来。
翌日一早。
钟慧仪特意到王府井,挑了一套品牌的护肤品,再多添一支口红。
据包明明汇报,伍妹日化的老板,是个四十岁出头的女人。
去谈生意,她自然不能空着手。
钟慧仪带着她的诚意,先去到了伍妹日化的店里。
但员工说她有事回家了,所以,她又辗转打听到了伍秀洁家里的地址。
一路找过来,才发现伍秀洁居然,跟范亚仙住在同一个小区——全城最贵的花园别墅。
钟慧仪不禁有些惊讶,原来,开日化店竟然也这么赚钱?
她边感叹,边摁了门铃。
来开门的是保姆,钟慧仪走进去,保姆替她先沏了茶让她等。
她坐在客厅,隐隐听见楼上有争吵的声音,像伍秀洁在管教儿子。
片刻,二楼冲下来一个和王冬灵一般大的初中生男孩儿,臭着脸看起来似乎很生气。少年看都没看钟慧仪一眼,嘭地一声,甩上大门就走了。
“阳阳!”转头伍秀洁就从二楼追出来。
钟慧仪确定了,就是母子俩在吵架。
她跟着起身,一颗心其实已经悬起来——自己来得好像有点不是时候。
但来都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先上。
“伍老板,你儿子出去了。”钟慧仪问,“要帮忙一起追吗?”
伍秀洁看见钟慧仪,不算太惊讶,只微微怔了瞬。
“算了。”她边从二楼下来,边说,“小孩正犯倔,现在追上去只会适得其反。”
同在一条街做生意,伍秀洁当然认识钟慧仪。
两人无需作任何自我介绍,她开门见山问:“钟老板这个大忙人,怎么会有空来我这儿?”
“那我就不跟伍老板兜圈子了。”
钟慧仪拎起礼品,迎上去,也坦诚道:“这么冒昧过来拜访伍老板,是想跟伍老板谈谈,日化店租赁的事。”
“听说伍老板要做更大的生意了。”她大方套近乎,“咱们也算一条街上的邻居了,想来问问,我有没有机会租到伍老板的门市。”
伍秀洁先招呼她坐下喝茶,然后才问:“钟老板这么快就打算扩宽门面了?”
“嗯,原先是想直接做分店的,但没挑到合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