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妈才是重生文大女主(198)

“真的是杨老师特意把你挖到我们学校的吗?那你有没有奖学金啊?”

……

一个个八卦问题砸过来,钟麦感觉这群初中小豆丁,和小学生区别好像也不大。

她跟被采访的明星似的,好不容易才把这些人打发走。

结果,大课间做操的时候,又有好多外班的人来参观她。

是的,就是参观。

少年少女,结伴专门从他们班过路,然后目光扫过她说:“看,五班真的又跳级来了个天才。”

钟麦:……

她无奈地跟杨霁吐槽:“我怎么有种自己是动物园猴子的感觉。”

杨霁哈哈大笑,以过来人的姿态拍拍她肩膀说:“习惯就好啦,过两天大家热情就淡了。”

饶是如此,钟麦还是很不习惯。

她仿佛回到春熙火锅刚爆红蓉城时,走到哪都被人堵,最后干脆尽量不出教室门。

好在,私立学校于她而言很新鲜,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分散。

钟麦早上被杨霁领着,去参观了培养兴趣的艺术楼,专供物理化学的实验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甚至还有一幢专门的体育馆。

下午,班长就拿着一张信息表过来,要她填。

公立学校最多填填奖项,但树德却要求填:竞赛方向,艺术特长,体育特长,社会实践……这些非常细的东西。

还好重生后,钟麦有去文化宫扩宽特长,她自信在艺术特长填上跳舞和书法。

树德的竞赛非常全面,物化生数就不说了,英语、作文也有,甚至连后世那种《一站到底》的常识竞赛,这里也有。

物理化学就算了,钟麦没有提前学习,没有优势。英语竞赛,她在公立还能有优势,私立就未必了。

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专攻奥赛。

“社会实践是什么?”钟麦问杨霁,唯有这个她不懂。

“就是在学校外的锻炼活动。比如去书店义卖,去做社会问卷调查,还有去种树种田这些。”

杨霁告诉她:“反正就是调查和劳动都算!”

钟麦又问:“那这个有什么用?”

“升本校高中部要看这个的,听说出国面试很有用。”杨霁说,“我们竞赛生没有这些也没关系啦,你随便填填就好。”

但钟麦还是想出国。

她以前看美剧英剧的时候,其实对国外名校还是蛮憧憬的。自从妈妈说要支持她出国留学,她就开始幻想,自己在剑桥大学或者哈佛草坪看书的场景了!

所以钟麦仔细斟酌后,认认真真填上了自己投稿杂志社被刊登的经历,顺道还把自己在春熙火锅当小经理的履历也写上了。

她有预感,妈妈这辈子的事业会越做越好,最后肯定能成为自己上名校的助力。

等钟麦填完信息表,晚上,她的定制课程表就出来了。

她才知道,原来树德中学有专门的艺术课,每个学生会按照表格信息,安排不同的课程。

杨霁的目标是少年班,她的课表就非常干净。除了主课,基本都是竞赛类,奥赛、物理、化学,还有生物竞赛,她全部都要学。

钟麦的目标是出国,她的课表就非常丰富。除了主课和奥赛,还有舞蹈、书法、写作和社会实践。

而其他学生,将来要走艺体的,艺术课就多一点,要走体育的,体育训练就也要提上日程。

但同时,他们所有人都要学完各课课本内容。

因此,教学进度基本是公立学校的两倍。在这里,没有最卷只有更卷,而且是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卷。

钟麦从来没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像被打开一扇新世界大门。

当晚,她兴奋地跟妈妈描述了特别久,晚上睡觉都还搂着枕头上妈妈房间要聊天。

“而且哦,课程这么多,我一天上下来居然没觉得累诶。”

钟麦眉飞色舞地道,“妈妈,我感觉我又进化了。我都不知道,原来我能这么厉害!”

开学第一天,女儿就如此欢喜快乐,钟慧仪的心彻底揣回肚里。

“真好,我家麦麦要开始发光发热了,妈妈真为你骄傲。”

她搂住女儿说,“麦麦继续努力,等将来,妈妈还像今天一样,拿着录像机送你上哈佛!”

钟麦咯咯地笑。

她翻旧账:“寒假妈妈还想让我继续上小学呢,现在跨步这么大,都直接要上哈佛了哦!”

钟慧仪跟着她一起笑:“没办法,谁叫我女儿厉害嘛。”

“我上哈佛了,那妈妈呢?”

“万一我大学念完还念研究生、博士,妈妈那么长时间就一个人在国内吗?”

钟麦想起杨知聿,还是没忍住问:“妈妈以后会不会再谈恋爱,再结婚呢?”

就像林志成。

钟慧仪轻怔。

很快,她反应过来,女儿估计是因为杨知聿才突然这样问。

春节冷不丁跟杨知聿重逢,钟慧仪确然是有些惊讶。

但这次,和上辈子不同。

对于杨知聿,她已经决断过两次,两次都是放弃。这次再相逢,她所有的情绪也就是止于惊讶而已。

“不会。妈妈不会再婚。”

钟慧仪笃定地告诉女儿:“你忘记了吗?去年夏天妈妈就说过,我们的家绝对不会再住进第三个人。”

她开始畅想:“等你出国留学,说不定妈妈的火锅店也开到国外了呢?”

她记得,海底捞在国外也很受欢迎,说不定真有机会呢?

钟麦没想到妈妈会如此笃定,但她还是有些狐疑。

“真的吗?”她好奇地问,“那妈妈当初错过杨老师,有没有后悔啊?”

上一篇: 职业写手 下一篇: 渔业强国从七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