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总,如果我把配方卖给你,春熙火锅之后会怎么样?”她问。
许茂实是锦上添花,但钟慧仪于她,是雪中送炭。
甚至,说是救命之恩也不为过。
陈梅不想伤害到她。
许茂实闻言笑了:“原来你是因为这个才犹豫。”
“放心吧。”他表示,“钟慧仪和春熙火锅都很有潜力,如果你把配方卖给我,我要么收购春熙火锅,要么收她的底料使用费咯。”
许茂实此言非虚。
他是从新闻里,了解到春熙火锅的,挖角陈梅前,他就已经在蓉城考察半月有余。
钟慧仪能把春熙火锅做到这个程度,除了火锅的底料够好外,她本人的经商能力也功不可没。
许茂实想趁春熙火锅腾飞前,全方位将其收购,令其变成自己的产业之一。
先釜底抽薪,将把控餐饮命脉的配方握在手,然后他再跟钟慧仪谈收购,最后再聘请钟慧仪。
他是董事,钟慧仪能力够强,可以做执行总裁,弱就做西南区域的经理。
若实在无法合作,他握住配方,也可以向春熙火锅收取高额的底料使用费。
许茂实早已做好全部收购企划,陈梅的配方,是关键。
是以,他才会花这么多精力来说服她。
金钱,女儿和烂人丈夫,许茂实遍寻切入口。
却没料想,牵绊陈梅的竟然是钟慧仪这个老板。
“只要钟慧仪愿意,你们之后完全可以一起在上海共事。”许茂实给陈梅画饼,“以钟慧仪的能力,也不该囿于蓉城这片小地方。”
得知钟慧仪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生意还能继续做,陈梅果然心有动摇。
她主动说:“给我最后三天考虑时间,三天后,我一定给你答复。”
夜长梦多。
许茂实直接将时间砍半:“一天半,后天我就要回上海。”
“我时间就这么多,下一个生意还等着我。”
许茂实最后给她一记攻心计:“陈梅,人往高处走,有时候人还是要多想想自己。”
*
其实从许茂实表示,钟慧仪既能继续用底料,火锅店也不必关门时,陈梅就真正动摇了。
在她心里,这是一次双赢。
但毕竟,没有钟慧仪就没有如今的她。
陈梅还是守着心中最后一层底线,她想,无论留与否,她总要先跟钟慧仪通个气。
服务员离职都尚要先打招呼,更何况她这个主厨。
陈梅打算,找钟慧仪将此事聊开。
结果,这天打烊。
她还没来得及去隔壁敲开钟慧仪的家门,对方倒是先一步主动找上门来。
“陈姐,我有一件很重要很严肃的事要跟你聊聊。”
两人刚在院子里坐下,钟慧仪就开门见山说:“是关于火锅底料的事。”
陈梅一愣,下意识就问:“许茂实已经告诉你了吗?”
今天男人说过,会找钟慧仪谈收购的事。
她自然而然地觉得,许茂实也跟钟慧仪说过,想买她火锅配方的事。
却见钟慧仪面露迷茫:“许茂实是谁?他又该告诉我什么?”
陈梅傻眼儿了。
既然许茂实还没找钟慧仪,那她怎么会找自己聊火锅配方?
“没什么。”
陈梅没有回答钟慧仪,而是道:“慧仪你要找我聊火锅配方的什么事,你先说说?”
钟慧仪多敏锐,一眼就看出不对劲——陈梅绝对藏了事。
但对方不说,她就也先不问。
“行。”
钟慧仪还是按原计划,先道出自己的部署:“咱们店现在不是有很多游客生意吗?我想做随时随地都能吃的小火锅,里面的料包需要用火锅底料,并且要能长久保存。”
其实就是后世很流行的自热火锅,一个蔬菜包,一个荤菜包,外加料包和加热包。
钟慧仪原先只想做火锅底料,因为她没有自热包的技术。
但纯底料的市场,肯定比不上自热锅广阔。要知道,后世的自嗨锅,每年盈利可是以亿为单位的!
她不死心,去工厂问底料加工时,顺道就问了自热锅的事。
没想到,这个技术根本不难,就是生石灰与水的反应。而且早就已经投入使用,只不过军用和户外品牌用得多,餐饮业目前还没有。
钟慧仪就改了主意,她要一步到位,做第一个推出自热火锅的人!
“就像方便面一样,把料包全部密封包装起来,全国的人随时都能吃上我们的火锅。”
“加热包我已经搞定了,现在就是要做出减量且能长时间存放的底料。”
“怎么样?”钟慧仪问陈梅,“你能不能做出来?”
减量就是配比两少一点,长时间存放,无非就是防腐。
陈梅点头:“这个不难。”
她只是怀疑:“但小火锅能好卖吗,谁家也不能天天吃火锅吧?”
“怎么不能?”
钟慧仪对她说:“谁家也不天天吃方便面,但你看影响方便面的销量了吗?谁不知道康师傅牛肉面,对不对?”
好像的确如此。
全国各地,男女老少,就没有人不喜欢方便面的。
自热小火锅没准真能行。
陈梅感叹:“钟老板,你真的很有生意头脑!”
“光有生意头脑也不够啊,还得有你的手艺。”
钟慧仪笑笑,握住她的手说:“我今天特意来找你,是想跟你一起做这个生意。”
“怎么一起做?”陈梅不太懂。
钟慧仪这才娓娓道来。
“其实很简单,首先我们要去把你的配方注册一个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