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妈才是重生文大女主(83)

钟慧仪微微一顿。

以前林麦觉得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太压抑,她每年都迫不及待地想会老家找外公外婆,想躲进能远离他们的避风港。

可现在,女儿竟然要为了宽慰她留下来。

这是不是意味着,她费尽心力地改变环境,总算给了女儿安全感?还是说,只是女儿懂事,因为心疼妈妈才违背自己的心愿?

“麦麦,妈妈和外公外婆吵架,并不影响你回老家。”

钟慧仪便说:“外公外婆还是会很喜欢你,很欢迎你,你还是可以回去和大家一起过春节,回去见你以前学校的小伙伴。”

老两口虽然偏心哥哥们,不愿意来蓉城守着林麦,但其余时候也没亏待过外孙女。

从小带着林麦,她小时候身体弱常常半夜里高烧烧起来,外公外婆都是深更半夜地立刻背她去医院看病。林麦考上大学,她外婆攒几个月的钱给她当奖金;林麦结婚的时候,她外公怕她吃亏,也给她添上丰厚嫁妆。

虽然老两口更心疼孙子,为孙子付出更多,但也曾真心实意地疼爱过林麦这个外孙女。

钟慧仪知道,林麦也还是喜欢外公外婆的。

她不希望女儿为了哄妈妈高兴,而勉强自己疏远疼爱她的亲人。

可女儿却告诉她:“妈妈,我不是因为你跟外公外婆吵架才不回去的。”

她说:“我好多同学都在文化宫报了兴趣班,我也想去!而且,我们以前都在老家过年,都还没体验过省会的春节呢!”

钟慧仪想起,上辈子林麦上大学后发现同学都多才多艺,她很是羡慕,就也很想再学一门技艺。

她当时盯上了乐器,钢琴太贵,古筝自学难度大,最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吉他。

结果弹出一手的水泡和茧子,还是弹不好,没办法还是放弃。

以前她骂女儿没毅力浪费钱。

但此刻,钟慧仪宠溺一笑:“好,那都听麦麦安排,今年春节咱们母女单独在蓉城过!”

*

钟慧仪并没有因为父母的消耗,就不管生意,她带着女儿,照常到火锅店里营业。

林麦上辈子从中学起,放假就都乖乖在餐厅帮妈妈的忙。

所以,放假第一天正式坐吧台,她就又给了妈妈一个小震撼。

钟慧仪发现:十岁的女儿坐在吧台,加菜算账迅速又准确不说,客人询问酒价菜价,她居然也信手拈来。

可以说有女儿在,吧台百分之九十的工作她都不用再操心。

这一晚,居然成了她开业以来最轻松的一晚。

最后关店回家的时候,钟慧仪赞叹:“原来我女儿这么有天赋呢!”

林麦骄傲昂首:“那寒假我每晚都来帮妈妈~”

“那不行。”

钟慧仪却揉揉她头,“我女儿现在写作好,奥数也好,将来可是清北高材生,妈妈更想你好好学习。”

上辈子只考上普通二本的林麦:?

“妈妈你对我期待这么高吗?”她提醒妈妈,“别忘了你女儿现在还是倒数第一名呢!”

钟慧仪却笃定地说:“很快就不是了,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比从前好。”

妈妈说得特别认真,搞得林麦也认真思索起来。

重活一次,自己虽说够不上天才行列,但也已经领先普通人很多年了。上辈子她念的初高中都很普通,可学校里每年也能出一两个清北人才。

领先这么多年,只要拼一拼,这一回怎么也能考上一所重点中学。

那高中和大学呢,未必就不能一搏。

“好!”林麦雄心壮志起来,“那就听妈妈的,我要剑指清北!”

母女俩有说有笑回到宾馆,一打开门,却发现方巧兰仍坐在里面。

“慧仪,你爸他回去了。”

方巧兰这时变得有些局促:“他刚刚给这宾馆前台打了电话,跟我说他已经在家了。”

母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几乎很少一个人出远门。

丈夫走了,她一个人就失去全部底气。

看得出来,她此刻有些紧张,怕女儿生气真要赶她走,怕一个人在省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其实说到底,母亲也不过是个被旧思想禁锢的可怜人。

钟慧仪叹一口气,她走到母亲身边问:“妈,你吃晚饭没有?”

“吃了。”方巧兰说,“你妈也没那么没用,我在宾馆餐厅吃的。”

不过她没钱,出远门钱都是丈夫保管,她记账在女儿房间了。

钟慧仪点点头,安排道:“那我再去给你开间房,今晚你就住这儿。明天我再带你逛逛春熙路,买点东西,后天我再送你去车站。”

“不用。”

母亲却拉住她,“别浪费钱,这床挺大的,我跟你们挤一晚,明天就送我去车站吧。”

丈夫都回去了,她一个人也不想多呆,否则回去丈夫肯定要骂她。

女儿都赶他们走了,她还不要脸非赖在这儿。

母亲被父亲压了一辈子,父亲说什么就是什么,从不忤逆。

钟慧仪大约能猜到对方的想法,默了默,她放弃了劝说的念头。

母亲就跟上辈子的她一样,甚至比上辈子的她更传统守旧。

林麦劝不动上辈子的她,她亦劝不了母亲。

这辈子她只打算尽该尽的那部分孝心,多余的,上辈子早就尽够了。

这次她只想顾好自己和女儿。

“行。”钟慧仪顺着母亲,“那就按你说的办。”

这一晚,外婆、妈妈和女儿,两辈子以来,她们第一次同睡一张床。

林麦睡在中间,一边是妈妈,一边是外婆。

上一篇: 职业写手 下一篇: 渔业强国从七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