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丧夫后,竹马他回来了(116)

作者: 娴白 阅读记录

温画缇做不出抉择,因此也没给回信。

年节过去, 不久进入二月,冰雪消融。

最冷的时节已经熬过,天回暖,树梢开始抽芽, 冒了新绿。

今日龙抬头, 温画缇和蕙兰一块出游,清早先进庙祈福, 午后出来,正逢府衙的官差在贴告示。

布告栏附近挤满人, 识字的念与大家听,指着告示议论纷纷。

温画缇好奇, 也拉蕙兰的手过去瞧, 只见那告示上写道:世祖骤崩,乃逆贼谋权篡位所故。世祖临终曾有书, 传位于皇孙珺,逆贼弑父杀兄,毁书吞果,为天下之不孝。今朝逆贼遭剿,普天同喜,新皇登基,改国号顺天,乃承皇天之眷命,必当拨乱济民,善用贤臣,兴我社稷。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万蕙兰小时候过得苦,靠种田卖菜为生,养娘没钱送她上学堂,因此并不识字。

温画缇把告示上的字念给她听,说到皇孙珺时,她脑袋里徐徐划出一个人——何珺?

卫遥是何珺的表兄,既然何珺登基,那么汴京的动荡或许已经摆平了?

温画缇继续往下念,当念到国号顺天时,突然一震。

“顺天”这个国号,也在她梦里出现过,是那场卫遥战死的梦,正是顺天元年。

都说梦里的事为假,而如今,新国号也被改成“顺天”了,天下竟有这样巧的事?

温画缇并不信梦,这样想想也就过去。

其实谁做皇帝,百姓们并不在乎,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才重要。

听完她念,万蕙兰倒是欣慰叹上一叹:“只盼咱这新帝,可以平定中原的战乱,别像前头那位一样。”

蕙兰没有见过新帝,但温画缇曾偶然见过。不仅见过,还同在山间竹院住过,说过几句话。

忆起当初,她现在有些后悔。

早知道“何表弟”会是今朝的新帝,打死她都不会那么无礼了!那时候她不待见卫遥,也冷脸相对何珺。万一此人记仇,现在要追究自己的大不敬......

不过温画缇又想了想,不知者无罪么......何珺看上去,倒是挺随和一人。当初没怪罪她,如今登基在忙,应该不至于想起她这个小喽啰。

随着新朝初立,同月,她的家人也平安抵达洛阳。

温画缇站在朱门前,远远望着那辆从青州而来的马车。近了、近了、一点点近了,她克制不住奔向家人,先与跳墩撒腿跑的小妹抱个满怀。

“阿姐,我来了!”

宁宁抱紧她的腰,温画缇蹲下,摸她的小脸蛋。仔细打量发现,小妹的个头今年窜了不少。不仅如此,人也胖了些。

温画缇捏捏她的软肉,逗得宁宁咯咯笑。随后她抬头,看见爹爹和哥哥。

哥哥正值青年,变化不大,倒是爹爹平白生了些白发。

哥哥刚说,皎皎,我们回来了。她就忍不住掉眼泪。哥哥连忙摸她的头,“别哭,别哭,如今都过去了,咱们一家人又团聚了......”

哪知这样说,她哭得反倒大声。

最后哥哥只能手足无措,望向父亲大人,父亲笑着叹气:“唉,皎皎本就少哭,一年没两回,如今是高兴了才这样,你就让她哭哭。以后再想见她这样,还不知猴年马月呢。”

一说这,大家都笑了,连温画缇也破涕而笑。

和家人团聚后,她变得比以前开心不少。爹爹打算把青州老家的营生,挪到洛阳来做,大多数时候她也在帮忙。

除此之外,日子再没别的变故,卫遥的信还是每月送来两封。

卫遥在信中告诉她,新皇虽已登基,但各个州县还有没剿灭的叛军。为了社稷安稳,他打算继续带兵打战,直到战火全部平定。

有时送来的信件中,卫遥会跟她大骂叛军头子,说他们毫无人道,虐待妇孺与战俘,为了恐吓,人肉都吃。

卫遥会跟她讲打战的事,不仅骂叛军,偶尔还骂些黑心贪污的县衙,骂他们官官相护。他说碰到他,就算他们倒霉,命该绝,一定要送他们下地狱。

每逢信的末尾,卫遥都会留一句:皎皎,我好想你。我知道这些信你一定不会看,不过也无妨。我还是想问,打完这场战,我们就成婚好不好?我会来找你的。

温画缇每每看到,都会沉默,没有一封她回过。

到了阳春三月,营生落定,生意的事不怎么忙,倒是卫遥寄来的信变少了。

以往卫遥一个月会寄两封,每半月就有一封。

自从三月开始,他的信成了一月一封。

她捏着信猜想,或许是最近战事繁忙,没空写吧。

可是这样想后,她就有些紧张了。

真是奇怪...温画缇抚住胸口,以往卫遥是否寄信,她都秉着无所谓的心态,只有闲下来才看。

可是现在,随着他寄的信越来越少,她却反而在乎起来?甚至不安?难道是怕他出意外?

若真战事繁忙,卫遥就会在信中提到。这封信并没有提及,可见还不忙。

如果不忙,为什么又不写了,变成一月一封呢?

温画缇拍脑袋,突然想到一个缘由——

会不会是他累了,也决定慢慢淡忘这份感情?

先从一月两封,到一月一封,后面再慢慢两月一封,三月一封,半年一封......一年一封......直到最后彻底把她忘了,这样就不用再送信?

如此想着,突然有些说不上的悲伤。

温画缇开始着急,提笔想写回信,问问他到底发生何事了。

但转念去想,她还是缓缓撂下笔。

她劝自己放下念头——这有什么好悲伤呢?反正卫遥都要放下了,你也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