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钗(34)
宋南枝并不认为,觉得有些这婚事有些奇怪:“圣上是早有此意吗?”
安国候将女儿送回京,并上请要宣帝看在其忠心耿耿的份上,给自己女儿配个贵族皇子。她起先以为太后让丁冉进王府是有意撮合,被沈洲否定后,又猜想会是诸位皇子之中的一个。
可如今宣帝直接指了纪家。边境的兵权有一半都在安国候的手中,宣帝难道就不怕安国候在边境有异心吗?
沈洲听她这么问,赞了她一句思绪灵敏,也起了与她说下去的兴致:“那道折子是表忠心,还是挟权示威,圣上自有断定。至于接不接受,也取决于安国侯如何看待此事。”
听着好像是互相试探。
宋南枝神色稍顿。宣帝如此多疑,那当初她与沈洲的婚事是不是也并非意外呢?
沉默了好一会儿,沈洲问她:“在想什么?”
宋南枝道:“我在想,互相不喜欢的人若成了婚,会是怎样的结局。”
纪护野为人谦逊儒雅,丁冉又痴情于沈洲,两人被迫成婚,必定是痛苦。
何况纪府到时候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纪野最心疼这个弟弟,想必也会为此担忧不已,可她那身子又如何承受得了。
宋南枝想起纪野眸色忽然黯下,也显出一抹愁容。
“你倒是在意。”沈洲瞧着她那不加掩饰的担忧,揶揄道,“原是我忘了,你们当初好歹也有过婚配。”
宋南枝道他还是因为明月茶楼之事怀疑她,看他一眼,也直言道:“丁冉与世子也是青梅竹马,感情甚好不少吗。”
不遑多让,空气凝了一瞬。
宋南枝先败下阵来,不与他说这些无谓的话。她从罗汉塌上下来,要回软塌上歇着,可还未走两步,沈洲将她拦住。
揪着那话问:“你这话是何意?”
宋南枝屈膝:“不过是我一时口无遮拦,世子可当我没说。”
“说出去的话,还能收回?”
沈洲卸去了官服,着一件墨青色的文士袍子,本就生得矜贵,忽略他那锐利眸色,倒像个儒雅之士。
他目光紧逼着她:“谁告诉你,我与她感情好了?”
宋南枝不知道他为什么纠结,她又不在乎,不过是顺嘴说了一句。她躲开他的目光:“好像是从外面听来的,谁说的记不清了。”
“是吗?”
沈洲与她不过半截手臂的距离,淡淡地沉榆香裹着酒气袭来,听他道:“进入诏狱之人,并不会直接上刑具,而是会给一个坦白从宽的机会。所问之事,只要他眼神开始躲闪,那必定是在撒谎。宋南枝,你在撒谎。”
自任职北玄司指挥使以来,朝中官员无不惧之畏之,他道宋南枝听完或许也会怯上几分,可她神色不变,压根没听进去,还道:“世子饮酒了?”
沈洲仍是看着她。
宋南枝与他纠缠,直言:“话是丁冉说的,我本也没有太在意。还有,世子也不必担心,我既然嫁进王府,也断不会做出自毁名声之事。”
那目光不躲不闪,平静地没有一丝波澜。
想来确实不在意。
沈洲望进她的眼底,亦答了她方才的话:“圣上赐婚,自是忠孝在前,情为最末。既是可有可无,又何必在乎喜不喜欢?”
朝承君恩,暮赐死。
帝心难测,至少要求个全。
这话极为符合沈洲的性子,可不知为何宋南枝却从中听出了些许无奈。想来他也不喜赐婚,却又不得不认命吧。
宋南枝答不上他,轻“嗯”了一句。
沈洲转而问她:“你可会后悔?”.
话越问越不对劲了。
何来在乎她后不后悔做什么
宋南枝只当他醉酒胡言了,转身要出门去唤人煮醒酒汤,可刚抬手,沈洲便将她拉回来。
忽地握起她的手,细如葱白的纤指教他在掌中揉挲,再抬眼一瞧,指尖染了好些墨色。
宋南枝便是再迟钝,此刻也有些意识到沈洲今夜是怎么了。
她以为他不喜欢自己,便也会对自己不感兴趣,可她却忘了,沈洲到底是个男子,岂会无欲无求......
她怔在那,实在不知该做出什么反应。
沈洲看着面前的人神色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又一脸不知所措的样子,他失笑,松了她。
“去洗洗,歇了吧。”
第23章
两人照旧,一床一塌,各自安睡。
翌日寅时,沈洲便要赶回北玄司,他起身要去更衣,不甚将床上的人也吵醒了。
宋南枝朦胧着眼瞧了一眼,随后也起身:“昨日来的时候衣箱都放在一起了,旁边那个才是世子的。”
沈洲从前在王府里便从未有婢女服侍过,想着东福此时进来也有些不合适,宋南枝便自己走上前,从里头将官服,护臂软甲腰带,一并拿了出来,全抱在了怀里。
她膝盖没好全,走起路来也不稳,一晃一晃的,整个人像是没睡醒。
也未曾簪发,一头瀑布似的长发与他的官服都卷在了一起,她就这么抱着举给他。
沈洲怔看她一会儿,将衣服都接过,小心拨弄开那几缕发丝:“不用你服侍,去歇着吧。”
他这神情,也让宋南枝懵了一会儿,然后屈膝送他出去。
.
太子去了固州,朝中注定会不安宁。
昨日宫宴之后固州便加急送来了消息,说是固州灾情都安抚好了,宣帝正高兴,又听见来报,太子带着人去锦阳。
当初宣帝的意思是让太子前去固州安抚灾民,另派了兵部一武将前去锦阳。如今太子不听圣旨敢冒然前去,不仅失了身为储君的稳妥,还有忤逆旨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