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雀钗(59)

作者: 橘子皮炒牛肉 阅读记录

待宋南枝走了,许嬷嬷回了房,瑞王妃坐在塌上拿着帕子掩泪。

许嬷嬷瞧着也跟着有些难过:“王妃您为何不见见世子妃呢?”

“并非是我不想见她。”瑞王妃近几日看着消瘦了很多,声音也是哽咽,“我哪里舍得,只是太后执意要他们和离,我又哪里说得出口......”

宋南枝回宋府的那天,瑞王妃也进了宫,太后大动肝火,训斥了她一番后,下懿旨要沈洲与宋南枝和离。

说留着宋南枝在王府,只会害死沈洲。

一边是自己儿子,一边是自己打心眼里喜欢的儿媳妇,瑞王妃也是百般无奈。

屋外廊下,宋南枝并没有走,她听见了瑞王妃方才那些话。

她一直都知道,她与沈洲的身份本就不相配,这场赐婚本就是意外,所以她很早之前就有想过会有这一日。

只是眼下这么听见,竟然还是有些苦涩。

宋南枝牵唇笑了笑,轻步离开了。

春杪却红了眼眶,替她打抱不平,“太后也未免太欺负人了!好端端的要拆散人,实在可恶!”

宋南枝制止她:“好了,不说这些了,回去收拾东西吧。”

既然不合适,走也体面一些。

宋南枝刚准备回西院,沈柯身边的丫鬟突然来回,说她坐在院子里哭了很久。

宋南枝去看她,沈柯抱着花盆已经哭成了泪人。

崔三郎死后,沈柯看似能从以前的阴影里走出来,可宋南枝知道她一分也没有放下。只是崔三郎要她过得像从前一样开心,她才一直装作无事。

“你能哭出来也好。”宋南枝没有制止她,反而与她并肩坐着。

沈柯抹着眼泪道:“今日是崔三郎的生辰,我之前答应陪他过生辰的,却一直没能兑现承诺。我有好多答应他的事情,都没有做到,你说三郎会不会怪我......”

宋南枝笑笑,肯定道:“他不会怪你。”

沈柯吸了吸鼻子:“你怎么知道?”

宋南枝看她:“他对自己的生死都不在乎,只在乎你,又怎么会舍得怪你呢?”

沈柯听完,泪珠掉不停,抱着宋南枝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

哭完,看着宋南枝肩膀的衣服都哭湿了,又有些不好意思。

见她要走了,极是难为情的喊了她一句:“嫂嫂。”

宋南枝把手帕留给她,“叫我南枝吧。”

.

宋昌宁一回来,三皇子与薛家彻底炸了锅。

薛长卫还未出发,余孽就已经绞杀干净了,而宋昌宁夺了这这么大的功劳,自然是不服气。遂在朝堂上鸡蛋里挑骨头,硬要给宋昌宁扯几桩罪出来。

先是说宋昌宁贪功冒进,护主不力,明明又能力救下太子,却眼睁睁看着太子受伤。又道,追击前朝余孽未曾上报朝廷,亦是欺君罔上......总之,嫉妒得整个人都扭曲了。

宣帝任他说着,等数完了罪,才看向太子:“你可知情?”

追击前朝余孽,一个月都未曾上报,宣帝可以不计较。但宋昌宁一行不过十余人,追了一个月,便将这些余孽杀尽了大半,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纵然宋昌宁再如何指导有方,也不可能在追击的同时,还能准确无误的查到他们的窝点位置。

唯一的可能就是身后有人帮了他,至于这个人是谁,宣帝首先怀疑的就是沈洲与太子。

太子也是立时就反应过来,沈洲当初为何那般淡定的,都不提起此事,原来就是他帮的人。

不过,宋昌宁是自己带去的,所以太子直言承认:“回父皇,固州遭遇劫粮,锦阳又几番遭行刺,儿臣疑虑是有人泄露行踪,故而不敢打草惊蛇,将此事隐瞒了下来。”

宣帝眯了眯眼,十分怀疑:“都是你安排的?”

太子肯定道:“儿臣绝无虚言。”

当初地方探报说有前朝余孽出现,是沈洲派人去追查的,所以到底是谁派人去的,宣帝心里跟明镜似的,愿意揭穿太子,只阴沉着脸道:“你瞒报至今,该当何罪!”

本该是给宋昌宁论功行赏的小朝议,最后竟是以问罪太子结束的。

太子觉察了宣帝今日有些不对劲,回去后立即唤来几个属臣商议,要想个办法让宣帝召见宋昌宁,以功抵过,将宋昌平也从诏狱里给放出来。

等商议完,他又准备亲自去见一趟沈洲。这几日他忙着手里的事,还没来得及问他暗中相助宋昌宁一事。

他迫不及待要去找人,可马车刚备好,太后突然跑来拦着他。

“你要去见沈洲?”

“是,皇祖母有什么吩咐吗?”

太后一脸肃然:“他如今在诏狱受刑,你若再去,你父皇必定绕不了他!”

太子以为听错了,有些不可置信:“皇祖母,你说谁在诏狱受刑?”

太后尽量沉着气,不想发作:“你父皇自来便讨厌你们擅自做主,不把他放在眼里,可你们偏偏固执,竟然为了一个宋家,不惜恼怒你父皇!”

太子听完当即反应过来:“此事与宋家无关!”

说完立即要出宫去。

太后在身后喊道:“今日你若敢出宫,你父皇绝不会饶恕他!”

太子握紧双拳愤然不已,到底顿住了脚。

算是明白了今日他父皇为何不提宋昌宁一事。

.

王府里,瑞王妃仍任将自己禁闭在房间,没有见宋南枝,她不敢开口说太后要和离之事,也没敢说沈洲为了她爹,如今在诏狱里受刑。

她心里头实在难安,顾不上天黑,命人备马车进宫面圣,要替自己儿子求情。

窗外不知何时浠沥沥落起了雨,宋南枝正在房中整理东西,外头江嬷嬷来说,瑞王妃进宫了。

上一篇: 诡道巅疯 下一篇: 高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