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79)

作者: 茗色 阅读记录

“下部为圆釜,略高于外层,下面灶火加热,内层里面的液体达到沸点蒸发,水蒸气经过箅子承托的物品,物品中沸点低的成分会先析出。然后遇到盖子,凝结在穹隆顶的器盖上,沿着流畅的弧线落入内外层之间的凝露室。是一个非常简易的液体汽化与冷凝的过程。”

“再看分解图,青铜器侧面带有注水口,方便蒸馏过程中随时补水,还有一个导出冷凝液体的管子,流程完备,细节到位。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啊,已经懂得利用物质沸点不同,通过温度差异从而分离提纯的化学原理。”

“因为在釜底取样到了类似芋头的材料,芋头是酿酒的粮食之一,许多人都在传,中国自古就有蒸馏白酒的技术,蒸馏白酒的起源是中国!”

“但也有人反驳,这个蒸馏器应当是刘贺用来炼丹的,因为朱砂和水银等材料可能需要提纯。而且有好事者模仿这种形状的器皿蒸馏酒,发现无法实现蒸馏目的。”

“双方各执一词,我暂时更倾向于史料有铁板钉钉记载的说法。”

“现在吉林大安还有酒厂辽金酿酒遗址,辽国有出土的铁质蒸馏酒器,而且有元朝《饮膳正要》、宋朝使臣的文字记录。”

“再者说了,酒,这个奇妙的饮品,自从出现就直击了人们的灵魂,连诗词歌赋还未成为定式之前,各地民谣也会有歌颂美酒的传唱,真有高度蒸馏白酒这东西,一旦被酒鬼沾上一点,曾经沧海难为水啊!有喜欢低度酒的,总有人会痴迷于高度烈酒,尤其是文人墨客,走在饮酒时尚的潮流前沿,难道都能忍住不写个诗发个朋友圈?”

“如果西汉就有制作技术,有需求有市场,怎么可能失传千年之久呢?”

“格局打开,假定海昏侯刘贺是为了炼丹提纯材料,想想汉家宗室这些迷信操作,嗯……不意外不意外。”

“但是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下,丹砂和水银是有毒的!蒸发后的蒸汽更有毒!一想到空气中充斥有毒气体就可怕,古人的化学实验真的很莽。水银气体会从呼吸道破坏鼻黏膜,甚至接触皮肤就能进入血液,导致肌肉萎缩痉挛,这一点,和刘贺最后生病的模样很像。”

“所以说,磕什么不好磕药丸,迟早要完。”

“什么都嗑只会害了你!”

——

知道了知道了,朕早就不磕了。

在仙人的耳提面命下,被点名批评过嗑药的皇帝们诡异地感受到了亲娘般的温暖……

你说这事儿闹得,仙人现在如同妈妈一样操心。

他们将目光放在了那个甗模样的蒸馏器皿之上。

已知,现在他们看懂了蒸馏器的造型——虽然它的功能是蒸馏水银,但操作步骤与制作原理一通百通嘛!

又已知,因为仙人详细描述,现已各款酿酒方法。

那两者一结合……

诞生吧,蒸馏白酒,我以帝王的身份命令你,封印解除!

隋唐五代传(十)

发明自古如此, 一旦知晓制作技巧,也不会觉得多难,但创造时偏偏差了那么一个关键点,想不到就是想不到。

催动产业革命或毫无意义的发明充满了无数的巧合, 而如今仙人开课亲自点播, 拨云见月。

“!!!”各朝各代的大佬们支楞起来了。

自从知道后世会记载发明者, 能够青史留名, 所有人心中的小九九算盘早已打得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

能青史留名的功绩啊!

比如,秦朝的两大机关书巨头又开始了没有硝烟的较劲。

研发进度怎么的也不能比他们更慢吧?

这样还造不出来, 我都鄙视我自己。

此生愧为墨家人/公输人。

今日我测出不同温度下酒味变淡, 即不同原料的酒有不同的沸点。

明日你造出不同款式的蒸馏器,先试验出多重过滤的层数材质, 比粗糙的一层篦子更能精细过滤杂质。

你出一招, 那我就再专攻急速冷凝,保留酒中复杂的特色口感, 令美酒品质更上一层楼, 蒙恬将军昨儿尝了一口差点儿给我偷偷把一瓶子顺走!

蒙恬:一天逛两次酒苑,每次都有新感觉!

研究进度唰唰推进。

并且秉持着打工人的智慧, 大佬的跑腿小弟们每日定时向金主爸爸汇报进度, 让金主爸爸的钱花得舒心, 花得放心。

嬴政每日工作间隙放松一下时,小宦者就悄悄上前表示墨家/公输家的弟子又来了。

嬴政:“……”

果然是专业的,你们可真有激情。

看看人家的孩子, 再看看自家孩子。

朝中少府:“……”

要不您看看我们将作少府?营造宫室、兴建陵寝普天之下无出其右!

您想上天, 咱宫室架桥相接,回廊就能上天, 您想入地,咱也能挖“黄泉路”下去。

就算您真想和仙人说的故事一样,两百里复道遮挡不见人影,咱也不是做不到!

术业有专攻啊陛下!

两派机关术大家,因墨子与公输班攻防之争,以攻城、守城器械闻名于世,成为诸侯座上宾。

但许多人忽略了他们不只是精于战争器械。

今日,在定时汇报中,嬴政察觉到了一些异样——当员工开始用布灵布灵的期待眼神看向自己,必定事有蹊跷!

“还有何难?”

“回陛下,少府和我等道硝石不够了,若无硝石,‘火箭’不成……”

两派人不忘初心。

他们追随秦始皇可不是为了做个蒸馏酒啊,是为了蹭硝石,啊不,为陛下做火药、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