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138)+番外

作者: 南风音子 阅读记录

“秘不发丧,诛杀功臣。”虽然只是有这个想法,并未付诸行动,但是被朝臣们知道了吕雉有这个心思,是会被记恨的。

吕雉再想把持朝政将会困难重重。

汉文帝刘恒想到了已故的代王妃和死去的四个儿子,感叹朝臣对吕氏是深恨,包括有吕后血脉的刘盈的儿子们也恨上了,可以说代王妃不死,他也当不上皇帝。

诛吕的行动他没有参与,倒是白捡了皇位。

【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加了一把火,暗中催促大臣上书立栗姬为皇后。汉景帝恼怒之下,把太子刘荣给废了,改封临江王。

太子刘荣被废,是长公主刘嫖和王夫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论功劳,王夫人更胜一筹。】

汉景帝刘启补充一点,是栗姬太过分了,但凡栗姬能够大度一点,他都不会废太子刘荣。

刘荣是庶长子,他也是庶长子。

也幸好他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立了刘彻为太子,这才有了能和秦始皇齐名的“千古一帝”汉武帝,打败匈奴,一雪前耻。

说起嬴政,他是耻于与之齐名的。

嬴政的名声不好,没想到在后世能得到那么高的赞誉。

【长公主刘嫖想和栗姬结亲不成,心生怨怼,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发泄对栗姬的不满。

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是栗姬生的。

刘嫖想要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就是希望将来太子登基,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皇后。栗姬不愿意结亲,她也就不希望太子刘荣顺利地继承皇位。

刘嫖选中刘彻当女婿也是别无选择。

老大、老二、老三都是栗姬所出,别想了。老四、老五、老八是一母同胞,老四有口吃肯定不行,老五和老八就不能考虑了。

老六生母卑贱,不做考虑。

老七和老九是一母同胞,老七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妻妾,肯定不行。

刘嫖一路看下来,就刘彻合适。

关键王夫人也很有政治头脑,答应了和刘嫖做儿女亲家。不光答应了儿子娶刘嫖的女儿,还答应了女儿嫁给刘嫖的儿子。

刘嫖想让刘彻当太子,就天天在刘启面前说刘彻的好话,聪慧什么的。

不得不说,还是很有作用的。

太子刘荣被废之后,年仅七岁的刘彻被封为了太子。】

汉景帝刘启想着也是刘彻自己争气,不然刘嫖就是夸出花来也没有用。

老四可不止是口吃的问题。

刘荣是太子的时候,老四也有十八九岁了,品性已经能够看出来了,喜欢声色犬马,不是作为储君的合适人选。

老五是被老四给拖累了。

和老四一母同胞,如果立他们的母亲为后,老五就不是嫡长子。

老七也不行。

刘荣刚被立为太子的时候,老七才十三岁,已经有了宠爱的姬妾。

【刘彻能够当上太子,少不了对手母亲栗姬的蠢笨,刘嫖的帮助和王夫人的谋划,以及自己争气。

俗话说:“七八岁狗都嫌。”

刘彻小时候应该不是熊孩子,没有很明显的缺点。

王夫人也不全依赖长公主刘嫖的帮助,还有给力的娘家兄弟王信,帮着讨好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

窦太后是刘嫖的母亲。

王信知道窦太后十分宠爱幼子梁王,于是在梁王犯事时,巧妙地劝说汉景帝对梁王不予追究,帮助王夫人在窦太后那边赢得了好感。】

【《史记》中记载,卫子夫受宠怀孕时,长公主刘嫖十分生气,说刘彻没有她就当不了皇帝,而刘彻当上皇帝后就抛弃了她的女儿,骂刘彻忘记了本分。

刘嫖把刘彻能够当上皇帝归功于自己,其实她起到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

刘嫖做的只是在汉景帝面前嚼舌根,栗姬但凡聪明一点,能把汉景帝哄住,都不会让刘嫖得逞。

而王夫人对付栗姬用的是谋略。】

汉景帝刘启点头,姐姐确实是仗着有母亲的宠爱为所欲为。

汉武帝刘彻也赞同。

有其母必有其女,陈皇后把长公主的性子学了个十成十,还真以为自己嫁谁,谁才能当皇帝了,对他没有半点敬畏之心,娇纵跋扈。

第69章

魏王曹操有点同情汉武帝。

官渡之战时,许攸献计,烧掉了袁绍的粮草,这才得以大获全胜。于是许攸就飘了,口无遮拦,常常说没有他许攸,他曹阿瞒就得不到冀州。

如今想来,这许攸和长公主刘嫖是一丘之貉。

他能杀许攸,汉武帝却不能杀长公主刘嫖,更何况刘嫖相比许攸,功劳还没有许攸那么大,汉武帝要天天忍受刘嫖的念叨,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

哦,忘了还有陈皇后,汉武帝拥有双倍的“快乐”。

【前面我们讲解了汉武帝刘彻是如何当上太子的,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汉武帝顺利继承皇位之后的为政举措。

第一点,汉武帝唯才是举,不看重出身,提拔寒门子弟。

在当时,当官的途径主要还是沿袭的秦朝的模式,主要通过军功授予爵位,有了爵位才能当上大官。要么,就是有姐妹嫁入皇家,以外戚的身份当官。

汉武帝做出这个改变,是顺应需求。】

魏王曹操想到了自己,想要早一点统一全国,嫌弃手下的人才太少,前前后后发布了三次求贤令,强调“唯才是举”,在全国范围内寻求贤才,只可惜收效甚微。

新求得的人才没有一个能够超越老人的。

荀彧、荀攸、程昱、戏志才、郭嘉、乐进、于禁、李典、许褚、典韦、满宠、钟繇、陈群、司马懿、华歆、王朗、崔琰、刘放、文聘、王粲等等都是他在第一次发布求贤令之前就拥有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