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161)+番外
虽然,吕后丢的只是个附属国。
严格来说,南越应该是秦朝末年,他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丢的。他如果能多活几年,必定要收复南越。
匈奴打不过,还打不过南越?
想到自己出行连同色的马匹都凑不齐,又偃旗息鼓了。农业大国,先把农业搞起来才是头等大事。
有了水车和先进农具可真好啊。
汉光武帝刘秀得意洋洋,西汉有汉武帝开疆拓土,他东汉也有邓太后开疆拓土。
【邓太后广纳贤才,重视教育。
她创办男女同校的学堂,鼓励女性读书,参与朝政。并不只是贵族子女,身份低下的宫女也能够进入学堂读书。
邓太后邀请班昭参与政事。
班昭能有机会加入《后汉书》的编纂,离不开邓太后的支持。结果班昭享受了福利之后自裹小脑,写下《女诫》,不顾念邓太后提拔她的恩情,认为女子应该回归家庭,也难怪会令邓太后失望。
邓太后却念着班昭曾经教导过她如何处理朝政的情分,没有对班昭怎么样。
可想而知建立女子学校,帮助贫困家庭的女生入学,给她们一个能够自立自强的美好未来的校长,在得知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最后还是成了家庭主妇,得有多么的心痛。
她的遭遇和邓太后何其相似?
难得出一个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全心全意帮助女性,解放女性的人,结果教出来的学生让她失望了,还舞到她面前,没有被打都是客气了。】
邓太后想到班昭,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
在她看来,班昭真的是老糊涂了,一部《女诫》,使得她为女子做出的努力都白费了。古代那么多典籍都遗失了,班昭的《女诫》却传承千年,真是令人叹息。
宋朝以前的君臣们认可天幕的说辞,觉得女性也是独立的人。
汉高祖刘邦回想自己一个泥腿子出身,在争夺天下时,得到了妻家的大力支持,吕雉更是杀了不少功臣,为他除去威胁,心道确实是不能小瞧了女人。
汉光武帝刘秀心里有点不安。
他为了得到妻家的大力支持,不得已取了自己不喜欢的女人,无法与真爱成为夫妻,在得到天下后扶持真爱上位,连太子也换成了真爱所生的儿子。
这样做会不会太不厚道了?
唐高宗李治有武则天帮助处理政务,那是十分的惬意,觉得女性掌权后如果是祸乱朝纲,大多是因为本就是靠脸上位,文化素养低,没有他的媚娘有才干。
看来对宫女的教育不能只是识字就行的。
万一就有后代子孙当皇帝后看中了宫女,又传位给宫女所生的皇子,还早逝,使得宫女成了太后掌权了呢?
他想了个应对的法子,太后想临朝称制必须通过时政考试,持证上岗。
不然还是乖乖听从顾命大臣的吧。
宋朝以后的君臣们都皱紧了眉头,觉得这一期的天幕盘点不听也罢。
在他们看来,女子难登大雅之堂。
【可以肯定的是,宋朝时平民百姓的女儿可以入学堂和男子一起读书,也能光明正大的参加科举,金榜题名。
即便是在古代,进入学堂读书也不是男人的专利,不需要女扮男装。
只是宋朝以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受教育的权力受到种种限制,连科举都不能参加了。明清时期更是盛行给女性缠足,把女性当成取悦男人的玩物,给女子套上贞洁的枷锁。】
天幕下的众人不敢想象明清时期的女子有多惨,他们也想象不出来。
明清时期的君臣:“……”
【《薛平贵和王宝钏》讲述的明明是唐朝的爱情故事,但表达的思想观念却是明清时期的。其中有一个情节:薛平贵自西凉回来时,责备王宝钏得知他的死讯后为何不自杀?
这是想让王宝钏给他殉葬。
商纣王穷兵黩武,为了留下有生力量去为他打仗,用动物代替活人殉葬。秦始皇虽然说是动不动就夷三族的暴君,但用等比例的手办代替了活人殉葬,可是架不住他儿子秦二世胡亥残暴,还是用了活人给他殉葬。
汉高祖刘邦反对殉葬制度,延续到了宋朝。
我们知道,武则天曾是唐太宗的才人,在唐太宗死后非但活得好好的,更是嫁给了唐高宗。可见唐朝是没有殉葬制度的,也不强求女子一生只能嫁一夫。
到了明朝,朱元璋又恢复了殉葬制度。
朱祁镇废除殉葬制度废了个寂寞,只是保住了人们的□□,但是没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很不幸,《薛平贵和王宝钏》的作者是明朝人,被这种思想毒害了。改编这一故事的人是明清之后的人,也深受其害,认为出生在唐朝的王宝钏给薛平贵殉葬是理所应当的,丝毫没有考虑到唐朝的实际情况,唐朝女子的真实处境。
在作者菌出生的一百年前,还处在清朝,和旧社会相隔并没有多远。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明清时期小说盛行,但是他们在小说中所表达的思想,都是当代人的思想,小说中的朝代是汉朝也好、唐朝也罢,都让女子把贞洁看的比命还重要,寡妇不能再嫁,失去贞洁就自杀,荼毒当代的女性。
可悲的是,现代人写小说,故事背景在古代,架空也好,真实朝代背景也好,套用的思想大多数依旧是明清时期的,荼毒当代的女性。
古代背景下,作者对女性宽容一点,在读者看来都是失真,过于现代。
再比如年代剧,女性未婚生育会被街坊邻居指指点点。但是这在汉朝多正常啊,卫青和霍去病的母亲生他们的时候可都是未婚,也没见平阳侯府拿她们怎么样,孩子也不以此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