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240)+番外

作者: 南风音子 阅读记录

【梁红玉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真实姓名不详,“红玉”是明朝的小说作者给取的,毕竟主角不能一直梁氏梁氏的称呼,得有个名字嘛。

至于她官妓的出身,似乎也是小说作者给安排的,出罗大经的《自鹤林玉露》。罗大经比韩世忠小了一百多岁,写的东西应该不怎么贴合史实,而是小说。

为什么作者这么安排呢?因为除了梁红玉之外,韩世忠的妻妾都是妓女。梁红玉也是妓女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就这么安排了。

也就是说,一百度梁红玉,出现的满屏的官妓,很可能只是小说中的设定。】

天幕下的众人疑惑不解,这韩世忠是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吗?

韩世忠有什么特殊癖好不得而知,后世之人的癖好是显而易见了,对官妓特别的上心。

祝枝山想起了他畸形的手指。

他的名,他的字不出名,出名的是他畸形的手指,果真正儿八经的事情记不住,专记这种,这种……

【《宋史》中记载,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苗傅和刘正彦叛乱,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赵构退位,立了宋高宗虚岁年仅三岁的儿子赵旉为傀儡皇帝,改元明受。

二人抓了梁氏母子,也就是韩世忠的妻儿。

宰相朱胜非智救梁氏母子,忽悠苗傅派梁氏和其子韩亮前去安抚韩世忠。

能出言安慰,这韩亮至少到了会说话的年龄。

梁氏骑马出城,一日一夜奔驰数百里和韩世忠汇合了,可见梁氏不说弓马娴熟,擅长骑马是真的。

倒是没有提及韩亮,想必也到了会骑马的年龄,毕竟其父韩世忠在当时已经三十九岁了,虚岁四十,到了不惑之年,生得出年龄大到会骑马的儿子。

不过也有可能韩亮当时还太小,是和阿斗领先赵云一个身位一样,领先梁氏一个身位,与梁氏同乘一匹马,所以才没有被提及。

梁氏的这个安国夫人,应当是苗傅借名给封的,之后,又被赵构给封了护国夫人。

韩世忠是忠于宋高宗赵构的,而非苗傅和刘正彦等叛臣立的傀儡皇帝赵旉,夫妻汇合后开始平叛。】

【苗傅和刘正彦的叛乱可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原本是不满宋高宗赵构南逃,结果却功亏一篑,一没有将赵构变成傀儡皇帝,二没有杀掉主和派的官员。

这次的叛乱,反倒让宋高宗赵构对武将更加的防备,别说什么还于旧都了,就连收复失地都规定只能收复哪些地方,不许武将再往北打。】

汉昭烈帝刘备:“???”阿斗领先赵云一个身位,和赵云同骑?什么时候的事?

赵云想了想,说的是他当年在乱军中怀抱还只是婴孩的阿斗,保护阿斗和甘夫人与陛下汇合的时候?

宋朝的君臣们颜面无光。

他们的预感成真了,再也不期待宋朝有将领上榜了,对别的朝代来说,有名将上榜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可就不一样了。

宋高宗赵构气得掀了桌子,看得出后世之人对他十分不满了,居然向着叛乱的逆贼。

而且盘点女将的视频都要再把他拎出来骂。

【韩世忠在平定叛乱之后,与金兵战事焦灼的时候,梁氏亲自擂鼓,鼓舞士气。

金兵最终未能渡过长江。

“上阵父子兵”,韩世忠与梁氏是夫妻齐上阵,与金兵作战,成为了首个领取俸禄的功臣妻子。】

天幕上出现了梁氏一身战袍,亲自擂鼓的场景,看得人们热血沸腾。

各朝各代的名将们对这样的女子也是十分的欣赏,能上阵杀敌,就与男儿无异。

【再之后,韩世忠与士兵一起劳作的时候,梁氏也亲自纺织,做女人衣服给胆怯的士兵们穿。

当然,让胆怯的士兵穿女人的衣服,是韩世忠鼓舞士气的一种方式。

和李陵下令杀掉偷藏在军中的女人一样,韩世忠让胆怯的士兵穿女装,增加羞辱感,达到勇往直前的目的。】

汉武帝刘彻在之前的天幕盘点中,已经知道了李陵投降了匈奴,但是心还是向着大汉的,暂时不打算诛杀李陵的家人。

李陵家人的命,就要看李陵在匈奴的表现了。

是选择当历史上归降曹魏的徐庶,还是文学作品中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

不知道李陵能否看到天幕盘点?

他如果能提前知道,因为他的投降,他的至亲家人因为有小人陷害他帮匈奴练兵,将会受到株连,还会选择投降苟活吗?

哦,李陵不会后悔,甚至彻底投降匈奴,不再回归汉朝。

已然投降匈奴的李陵:“……”

在他眼中,军中的女子是柔弱的代名词,只是解决士兵生理需要的作用从而让士兵偷偷藏进军营,使得士兵无心作战。

杀掉这些女人,确实能够提高战力。

但若是这些女子能像唐朝公主、将门之女、毛皇后、梁氏这样领兵作战,上阵杀敌,他欢喜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杀呢?

价值决定他是杀还是留用。

【后世的小说家以《宋史·韩世忠传》为蓝本,写出了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的故事。】

众人觉得,韩世忠如果不是非妓女不娶,但凡其他的妻妾能有一位出身稍微好点的,后世小说家给梁氏安排出身的时候,兴许能给安排的好一点,不会出现一搜梁红玉,出现满屏官妓的情况。

【有关梁红玉击鼓的事情,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产生了多个版本,说是梁红玉以“三通鼓”指挥作战,以战鼓为号,指挥丈夫韩世忠与金国将领金兀术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