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58)+番外

作者: 南风音子 阅读记录

“头,抓不抓?”

“新官上任三把火,北部尉造五色棒打的就是权贵,就等着拿他开刀好立威,抓!”

这队衙役冲上前将老头给拿下了。

老头拒捕挣扎:“反了你们,敢抓我,知道我是谁吗?”

小衙役说道:“对不起了,我们新上任的北部尉后台比你的后台大。”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当朝太尉,上三司。

虽然这个官位是买来的,和袁绍四世三公的身份比不了,和皇帝身边的红人更加比不了,但底下的人不知道啊,只知道曹操是太尉之子。

这点为曹操行事提供了便利。

为首的衙役说道:“知道新上任的北部尉是谁吗?不打听清楚还敢违背禁令,找死,押走。”

老头:“……”

第二天,曹操知晓了此事,也不管这老头有多大的后台,下令用五色棒棒杀。

曹操:早就说了违背禁令者棒杀,可不是开玩笑的。

杀鸡儆猴,看以后还有谁敢。]

【曹操不畏强权,设五色棒立威。京城在他的治理下法度严明,但是得罪的权贵也是大把的,被排挤出了京城,成了一方县令。】

嬴政看到此处,对曹操的偏见没有了。

唐太宗李世民觉得曹操的家世并不比袁绍差多少,袁绍是四世三公,曹操的祖父曹腾是费亭侯,祖上是曹参。

【曹操这个县令没有当多久,很快就被免官了,两年后被朝廷征召,成为议郎。

议郎是可以参与朝政的。

曹操多次上书进谏,针砭时弊,为朝廷尽心尽力,但当时的皇帝是汉灵帝,那个为了钱认太监为父母,抱狗上朝首创“狗官”的皇帝。

曹操发现进谏无用,也就不再进谏了,对皇帝对朝廷彻底失望。】

两汉的皇帝们听到后世子孙认太监为父母,抱狗上朝,反应不一。

有的差点背过气去,急需速效救心丸。有的如海昏侯,对汉灵帝甘拜下风,竖了个大拇指,赞道:“牛啊。”

汉桓帝刘志直呼内行。

他依靠宦官剪除外戚梁冀,就是那个鸩死汉质帝的“跋扈将军”梁冀。结果造成宦官势大,又开始和宦官斗智斗勇,党锢之祸时差点玩脱。

这汉灵帝还真是个大聪明,一步到位,真是宦官的好大儿。

等着吧,必有宦官乱政。

【他也曾想要报效国家,多次上书,毫不藏拙,可惜皇帝昏庸,践踏他的心血,让他心死如灰,意识到朝廷腐朽不堪。

这一桥段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在各种权谋文里都能看见。很多的小说作者、影视编剧都曾化用曹操的故事,安在他们的主角身上。

当然,也养活了不少up主。】

罗贯中:“……”好像被点名了,好像又没有。这个桥段他可没有张冠李戴。

【咳,闲话不提。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大破颍川一带的黄巾军,因功担任济南国相,在职期间惩治贪官污吏,此时的曹操还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

但架不住汉灵帝的搞钱操作,再次归隐。

汉灵帝刘宏为了搞钱,卖官鬻爵,价格定得特别高,俸禄却不高,踏踏实实上班一百年都不一定能回本。官员们付费上班,这就导致贪官污吏特别的多。

曹操在这群人里是一股清流,不合群自然被排挤,要么同流合污,要么离开。】

明朝出了名的清官海瑞也不得不承认,早期的曹操是吾辈楷模。

他比曹操要幸运,遇到的皇帝都比汉灵帝英明一点,不然别说是辞官归隐了,命都会没了。

天幕下,内阁次辅张居正想到了海瑞。

有能力,品德好,为官清廉又能为百姓办实事,对“一条鞭法”理解透彻,能很好的贯彻实施,原本会是他的好帮手,只是……

昨日座师的话犹在耳畔。

“好个海瑞,当初他指责先帝不理朝政入狱,即将处死,是我费力救的他。现在他升官了却恩将仇报,损害我的家族利益。交给你一个任务,把这不知好歹没有眼力见的东西给我弄走。”

张居正:“……”只能和海瑞说再见了。

由他出手,海瑞只是降个级,换个地方继续为百姓发光发热。若是座师徐阶亲自出马,怕是海瑞要提前住进阴间的宅院了。

海瑞这种人,杀了可惜,却又招惹不起。

【东汉末年,局势动荡。曹操并没有赋闲多久,又被朝廷任命,这回是西园典军校尉。西园就是汉灵帝从百姓手里捞钱,从太监父母那里要钱,建的园子,属于皇帝的私人园林。

园子是私人的,那么园子里的校尉自然就是皇帝的亲信了?并不。

这就不得不提到曹操有一个好的家世。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宦官,汉桓帝时期的中常侍,有的是钱,是汉灵帝见了要叫金主爸爸的存在。有这层关系在,曹操不入选西园校尉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曹操:“……”

可以说,宫里的宦官,不管是谁,职位大小,都被汉灵帝索要过钱财。

汉灵帝刘宏:“……”他效仿汉武帝设羽林军,设置了西园军,任命了八个校尉,为的就是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将来交到幼子刘协手上,给刘协当皇帝铺路。

现在看来,效果不尽如人意啊,但也殊途同归。

最后即位的是他看中的刘协。

【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的第二年就驾崩了,在继承人上出了问题。宦官们听从汉灵帝的,要扶植汉灵帝的幼子登基,外戚不干,要扶植汉灵帝的嫡长子登基,两方火拼,同归于尽,士族得利,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