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64)+番外
北宋之后的人想到苏轼虽然官途不顺,一路被贬,但是贬到哪里就为哪里的百姓谋福祉,肃然起敬。
最迷茫的要数宋神宗赵顼了。
他立的太子明明是第六子赵煦,皇位怎么会落到小儿子赵佶的头上?
是谁扶植赵佶登基的?
他要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找出这个人解决掉,免得宋朝出这么一个败家子,成为千古笑谈。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赵顼的儿子,宋哲宗赵煦的弟弟,因为宋哲宗驾崩时无子,前面的哥哥们或早夭或残疾,这才轮到他继承皇位。
和前面盘点的几位败家皇帝一样,赵佶重用奸臣,任用奸臣当丞相,败坏朝纲。】
【赵佶任用蔡京为丞相,两人狼狈为奸,坑害百姓,大兴土木,生活极为奢侈。
想过奢侈的生活得有钱,钱怎么来呢?当然是搜刮民脂民膏了。】
天幕上出现了运输奇花异石的运输队。
这支队伍叫做“花石纲”,遇桥拆桥,遇墙拆墙,凡是影响运输队过路的全部拆除,不计后果。沿途搜刮百姓的钱粮也就罢了,还加重赋税,抓壮丁服劳役建道观,导致民怨沸腾,爆发起义。
画面一转,到了梁山泊。
宋江在梁山泊起义,许多的渔民纷纷上山响应起义。
【可惜的是,宋江做出了错误且天真的决定,所领导的这支所向披靡的起义军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掉转矛头以朝廷的名义和另一支起义队伍方腊起义火拼。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就是以宋江起义为原型。
赵佶对内血腥镇压起义军,对外却不敢与金人开战,一味求和,向金国进贡,搜刮国内百姓的钱粮养肥了金国。】
曾十分看好蔡京的王安石:“……”是他看走眼了。蔡京有能力,但这个能力没有用在正途。
同样也十分看好蔡京的司马光:“……”
第31章
【从地理位置上看,宋徽宗时期,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起初和北宋没有接壤的领土,中间隔着辽国。
北宋和金国联合起来灭掉了辽国。】
天幕上出现了北宋使节乘船经渤海抵达金国,和金国结盟的情景。双方约定,由金国攻打辽国的中京,北宋攻打辽国的燕京。
南宋之前的人们看到宋徽宗赵佶联金灭辽,有了一丝丝的安慰。
这赵佶也不是一无是处嘛。
北宋的皇帝们深感欣慰,终于不用再向辽国进贡了,心中夸奖赵佶真是好样的,除去了北宋的劲敌,世代的仇人。
尤其是赵光义,十分的开心。
不管赵佶被天幕说的有多败家,灭了辽国就是他北宋的战神。
然而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金国通过联宋灭辽之战,看出了北宋不堪一击,想要将北宋也一起灭了。
这样一场彰显国力的战争,赵佶选错了领兵的将领。
金国攻打辽国捷报不断,北宋攻打辽国频吃败仗。】
赵光义想到了高梁河一战。
赵佶打不赢辽国很正常,毕竟连他这个老祖宗都打不赢。
【赵佶用宦官童贯为将,攻打燕京,作战接连失利。金国都占领了中京,攻下了辽国的大片领土,北宋还在燕京和辽国的守军耗着。】
天幕上出现了两个表情包。
Q版的耶律延禧:“感谢金国让宋军攻打燕京,让我还有燕京可以退守。”
金国:“没想到让北宋攻取燕京的这一决定,导致燕京成了辽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天幕下看到这两个表情包的众人:“……”这也叫联金灭辽?快别丢人了。
【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童贯攻不下燕京,于是花重金请金国相助。在金国打下燕京后,北宋花钱租下了“燕云十六州”,咳,“燕云七州”,名其名曰收复了失地。】
宋太乄祖赵匡胤:“……”
虽然他也想过花钱解决“燕云十六州”的问题,但他是想永久的买下来,拿到这块兵家必争之地之后再伺机灭了辽国,而不是像赵佶这样花钱租。
宋太宗赵光义:“……”赵佶这个败家玩意还是掐死吧。
【赵佶的父兄,宋神宗赵顼和宋哲宗赵煦勉强算得上是明君,北宋的经济在他们的治理下发展的不错。
赵佶登基的时候,北宋的经济十分的繁荣。但是钱再多,也经不住赵佶这样败的。
国力鼎盛的北宋在赵佶的统治下,急速的衰败。】
宋神宗赵顼和宋哲宗赵煦:“……”天幕如果将勉强这两个字去掉就好了。
宋哲宗赵煦前不久才经历丧子之痛,原以为自己将来还会有儿子,没有想到他的身体不争气,活不到儿子出生的那天。
他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看来是时候要立皇太弟了,防范于未然,免得被赵佶捡漏。若是他有幸长寿,立皇太弟就当是给他冲喜了,皇位可以再传给自己的儿子。
力排众议扶持赵佶登基的向太后:“……”悔不该不听从宰相章惇之言。
她瞧着赵佶这孩子是个好的,有才气,会画画还会写字,所以让赵佶登基。没想到赵佶刚登基就折腾她这把老骨头。
人家都是幼主登基才让太后垂帘听政。
赵佶倒好,这么大个人了,还要让她上朝,自己完全不管事的。
朝堂政事她听着就烦。
倒是这天幕盘点有点意思,可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听几期呢,就看到赵佶这小子荣登“十大败家皇帝”榜。
向太后:“……”累了。
宋哲宗和宋徽宗都是她立的,二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要不,趁新帝刚登基还未立稳朝堂,废了重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