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89)+番外

作者: 南风音子 阅读记录

【我们再来看民心所向。

在百姓们心中,始皇帝残暴不仁,胡亥比之更甚,而对于扶苏,百姓们对他的评价是贤明。

陈胜、吴广起义时,打着扶苏的旗号,很快就得到了百姓们的响应,攻城略地。

试想扶苏顺利即位,百姓们不用额外承担繁重的徭役,陈胜、吴广不会造反。君主贤明,百姓们没有理由造反。

百姓们在得知扶苏的死讯后,自发的给扶苏建庙。

对比一下,诸葛亮病故的时候,百姓们也是自发的祭拜,多次央求他们的皇帝刘禅给诸葛丞相建庙。想想汉昭烈帝的祠堂,被诸葛亮喧宾夺主了。

可见秦朝的百姓们对公子扶苏的爱戴,一点都不比蜀汉的百姓对诸葛丞相的爱戴少。

扶苏得了民心,即便六国贵族蠢蠢欲动,想要复辟,也会因为不得民心而胎死腹中。

可见扶苏能够顺位继位,不说传至万世,至少不会二世而亡,不会有对匈奴和亲、纳贡的耻辱。】

汉昭烈帝刘备:“……”要不先给诸葛亮盖个生祠?可以预见必然是香火鼎盛,百姓们都祈求他们的诸葛丞相能够长生。

待到诸葛亮百年之后,单独给诸葛亮建个庙,不,得建好几个庙才行。

可放过他的庙吧。

【好了,这期盘点就到这里。下一期视频将在明天同一时间准时发布,敬请期待。】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图标。

秦始皇嬴政十分开心地投了两个币。

汉朝的皇帝们也不小气,大方地投了币,虽然他们知道一旦扶苏顺利继位,就没有他们的大汉朝了。

他们可没有忘记,秦始皇和扶苏都关注了作者,历史走向必然会因为这天幕盘点而改变。

也不知道届时他们会不会凭空消失。

众人依然对明天的盘点充满期待,之前提到的系列就只剩下六大诗人系列和六大名医系列,都是他们想听的。

第44章

秦始皇位面

扶苏看完天幕上对自己的盘点不久,收到了手下的来报,张良已经被推举为孝廉,但是并没有接受朝廷的任职。

这在情理之中。

他本就是做好了亲自去请张良的打算,于是当天便向始皇帝辞行。

张良有帝师之才,应该亲自去请。

嬴政得知扶苏今日要去请张良为国效力,将太阿剑赠与扶苏,说道:“此去小心为上,这把剑赠与你防身。”

扶苏听了十分动容。

相传太阿剑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镇国之宝,是一把威道之剑,可以代表君权。

如今,陛下将太阿剑交给了他。

从小到大,他一直以为父亲不喜欢自己,在天幕异像出现之后,才终于明白父亲对他的良苦用心。

扶苏双手接过太阿剑,郑重其事地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嬴政微笑鼓励。

张良虽然体弱多病,但是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对大秦仇恨之深,不可小觑。

扶苏并没有微服前往,而是带着厚礼登门。

才刚出咸阳城门,沿途的百姓就都知道了太子礼贤下士,亲自去求访贤才,纷纷猜测要请的是何方高人。

洪武大帝位面

朱标得知皇位是从朱允炆手上弄丢的,替朱棣求情:“爹爹,是朱允炆没出息,坐不稳皇位,和四弟无关,将四弟放出来吧。”

四弟只比他小五岁。

等到他驾崩,四弟也已经两鬓斑白,或者和他一样入了土,是不可能造反的。

倒是四弟的儿孙要好好提防。

朱元璋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会为朱棣求情,这也正是他欣赏之处。只有废物点心才会担心驾驭不了人才,而杀之以绝后患。标儿不杀朱棣,可见其胸襟与能力。

不过,他对朱棣的气还没消呢,让其在牢里多待几天,吃点苦头。

朱标见朱元璋没有动怒,继续劝道:“四弟在军事方面有一定的才能,爹爹也颇为倚重。四弟目前也没有犯错,总关在牢里也不是个事。”

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朱允炆不争气,他这个当父亲的,以及他爹爹这个当爷爷的,就是把朱棣这一脉杀绝了,也会有别的藩王的子孙谋朝篡位。

给朱允炆铺路不是这样铺的。

天幕预言后事,不是让他用杀来解决问题的,这是懦夫的行为,不是男人。

四弟是有能耐的,就这样杀了太过于可惜,应该让其为国尽力。

朱元璋看在朱标的面子上,这才松口,暂时放过朱棣,赞许地道:“行吧,那就依你,将老四放出来。”

朱标面露喜色:“多谢爹爹,咳咳咳……”

朱元璋见状心都提起来了,连忙关心朱标的身体,叫来了在不远处守候的太医。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朱标的病情才稳定下来。

朱元璋对大儿子的身体满是担忧,心中想到:明天、最迟后天,天幕就要开始盘点名医系列了吧?

第二天清晨,天幕异像如期而至。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快到点时,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诗人系列》。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天幕盘点准时出现。

“诗人?”秦始皇嬴政将朝臣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没听说谁擅长写诗,擅长写赋论的李斯算一个,但李斯……

他对李斯的所作所为十分失望。

辅佐他统一六国,对大秦功不可没,名相盘点里应该有他。同时李斯文学方面也比较出众,诗人盘点也应该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