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哭包在边关开饭馆后(125)
一句话,将众人的思绪拉到了麻辣烫上。这才意识到,麻辣烫有多香。
还有五人的麻辣烫,小风要去跑第二趟。
没分到的五人闻着香味催促,“好小风,你快快去,将我们的那份端来。”
边上的都吃起来了,他们也等不急的想吃。
小风应一声后,麻利起身去端另外五碗。
不多时,小柳的房间里全是香辣诱人的味道。
十人围着张大桌子,吃的斯哈斯哈,额头都冒了汗。
等全都吃完了,还有些意犹未尽。
但是太撑了,他们就算是嘴巴没过瘾,也再吃不下一点。
因为黎小鱼之前的善意,小柳请了哥几个吃饭,多点了许多,早就超出他们平时的饭量。
寻思着就吃一点尝尝味,剩下的不吃就行。
谁知道这玩意一吃就停不下来啊。
几人陆续的打了个饱嗝,撑的坐在椅子上不能动。
小柳摸着肚子,突然道:“钱老大是不是不准咱们吃辣的。”
一旁的花哥破罐子破摔道:“他还不准咱们吃多呢。”
得,今天连着犯了两个大错。
意识到这个,几人一时间也不敢出去。
小柳缓了一会后,起来把窗户都打开通风。
麻辣烫铺子的串,黎小鱼找了孙草的娘和大姐,还有小五的大嫂和二姐。
暂时定的每天两个时辰,早上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过来铺子,在后院清洗食材,串串子。
她们不是全天干,就按时辰给钱。除此之外,每人串五十串,就多给一文钱。
两者相加,一天两个时辰,能近百文。
这放在辞州,根本就找不到这样好的活。
要是串的快一点,这钱还能更多。
不过串的不好的,食材洗不干净的,会倒扣钱。
四人小心小心再小心,就怕不过关,被扣了钱去。
黎小鱼按着上午售卖的量,让她们下午多串了五百串。
四人高兴的很,多串就能多拿钱,哪怕多一文钱,那也是好的。
天渐渐暗下来,清风楼的灯笼全部点上,灯火通明。
小柳在清风楼不算头牌,但也很受欢迎。
他伺候着常来的客人喝酒,神情自若的提到,“方郎,今日我吃了个极好吃的吃食,可惜我是瞒着楼里钱老大吃的,不然一准给方郎留些尝尝。”
那被称为方郎的人来了兴趣,“什么吃食?”
“就隔壁那家,麻辣烫。”
“隔壁?你不是说隔壁的食肆最难吃,有老鼠臭虫吗?那麻辣烫又是什么?”
小柳回道:“换了主子了,现在这个做的好吃不说,铺子也干净着呢。麻辣烫是新有的吃食,味道香辣,酱料醇香,是难得的美味。”
“既然小柳如此力荐,我叫小厮去买来尝尝。”
不仅小柳力荐,其他几个吃过也一样对人极力推荐。
就连小风都穿梭在大堂中,时不时的给黎小鱼的麻辣烫铺子打广告。
于是,黎小鱼晚上的生意比白天更好了。
那多串的五百串压根不够卖,最后是都没到关门时间,就因为食材没了而关了铺子。
第47章
麻辣烫铺子关的早,清风楼里后面想要买麻辣烫的人都没能买上。
尤其是没吃上,而吃上的人无一不说味道好的。
这倒是让他们对麻辣烫更加的好奇了,想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铺子里是要住人的,为了看店。
因为目前没有别的伙计,所以只有李山野暂时住在后院。
后面招了人,会换班。
黎小鱼将后院给伙计住的房间收拾的很干净,考虑到辞州的冬季很冷,还准备了棉被,铺的褥子也是软和的。
李山野第一次见到铺子安排住的地方时,还一直念叨着,这比家里睡的还好。
毕竟寻常百姓家铺的大部分都是干草,更用不上这么厚的棉花被子,最好的也是芦苇絮掺着棉花。
翌日,黎小鱼需要给贺辞送饭,他也只用单独做贺辞的。
书院饭堂的菜,现在是由卢大海在做。
基本上做的都是炒菜,学子们吃个新鲜。卢大海本就有厨艺,黎小鱼之前又一直带着他学,其实做出来的味道也很不错。
黎小鱼在小饭馆做好贺辞的那份,和方石头一起去送饭。
自从那次书院被封锁,只准进不准出。小饭馆给饭堂送饭菜,都是万多宝带着人在后门取。
后面饭馆给书院饭堂送菜,也一直是这样了。
对小饭馆来说,这样自然是更轻松一些的。
黎小鱼这次要跟着饭堂的人一起进去,伙计认识黎小鱼,看他手里拎着食盒,猜出是给贺辞送的。
之前黎小鱼给饭堂送饭的时候,就总是会拎着食盒,他们好奇问过。
两方人在岔路口分开,黎小鱼转去竹轩堂。
到了地方,黎小鱼以为还是和之前一样,是白竹在门口等着。
没想到看见的却是贺辞。
他倚靠着拱门石壁,手里拿着细小的竹枝,在射不远处飘落的竹叶。
“小侯爷怎么在这?”
“当然是在等你啊。”贺辞站直了身,转头看黎小鱼,期待的问他,“怎么样,我刚刚厉不厉害?”
黎小鱼小声的啊了一声,“没看见。”
“好不容易飘下来,还以为你能看见呢。”
贺辞有些失落,之前黎小鱼无意间看到他与卢校尉他们的射箭比赛,还夸他厉害。
结果这次想叫黎小鱼看见,偏偏没看见。
黎小鱼见贺辞那幽怨样,没忍住的笑了一声,“看见了,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