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哭包在边关开饭馆后(160)

作者: 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丁仁怕再被打,赶紧说了他留校任教的事情。

丁老汉听着觉得像听天书一样,“老大啊,你不会是做梦的吧?”

这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活干啊?就算是有,那也轮不着他们这样的人家头上啊。

“都是真的爹,不然我哪里舍得买这些啊。”

丁老汉和丁母先是一愣,随后想也是啊,而且儿子没理由骗他们。两人笑了起来,嘴里止不住念着太好了。

丁仁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听到这样的好消息,脸上也挂着笑,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

“娘,我先去做饭了。”

三弟媳王花嘴角轻轻扯了一下,扭头就进灶屋。

众人的笑有所收敛,丁义半点没察觉不对劲,过来对他大哥说:“大哥你放心去教人,家里有我在呢。”

丁仁看到了三弟妹脸上的难受,听着三弟的话,他先是拍拍三弟的肩膀笑了一下。

随后从他娘手中的背篓里拿出糕点,先给丁义家的大宝和大宝一人一块,又给自家的三个孩子一人一块。

剩下的包好,重新放了回去。

孩子们没吃过糕点,香甜软糯的糕点入口后,他们眼睛都瞪大了。

没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比红糖水更好吃的东西。

丁仁见孩子们吃的高兴,他心里也高兴。

抹抹几个孩子的头,丁仁让他们去玩。孩子们跑走后,丁仁看一眼三弟,深吸一口气,转身对丁老汉道:“爹,等学院再招生的时候,叫三弟也去吧。”

听到大哥的话,丁义眼前一亮,他上次其实就想去。但他也知道,大哥是家里顶梁柱,哪有老大轮不到,轮着他的?

在听了大哥说他被留校任教后的待遇,丁义要说心里一点想法也没有,那才是假。

谁不想往上走,把日子越过越好呢。

丁义希冀的看去,丁老汉愁容满面。

他两子两女,儿子都成亲娶妻,女儿也都嫁了出去。

他家的人口在村子里,算是少的。

也就是因为这样,丁老汉才愁啊。

“你后面在学院里教人,肯定是不回来的。老三也去了,家里的地怎么办?”

是啊,地离不开人。

要是都走了,地里活谁干呢?

不种地,一家子又吃什么?

丁义失落垂下了眼帘,心里也清楚了他爹的意思。

对此,丁仁早有预料。

“没事的爹,三弟可以学做腌菜或是做酱。这些在家也能做,就是要的盐多些。做好了,也需要时间。农闲的时候可以周边村子卖一卖,或是拿去城里,卖给饭馆也不是不行。”

丁仁又想了一下,“学做其他的小吃也可以,农忙卖不了,农闲能卖啊。反正农闲的时候,也要出去找活干。”

丁老汉听着有道理,丁义眼睛又亮了起来,期待的看向他爹。

儿子心里想什么,做爹的哪里看不出来。丁老汉看向三儿子,说道:“成,等那学院招人的时候,你也去选一个学。”

丁母看着三儿子高兴的蹦起来,她也松口气,拿着背篓去灶屋。

进去后,她靠近了三儿媳,把背篓里装着红烧土豆炖牛肉的大海碗端出来,轻轻的放在灶台。

“行了,快抹抹眼泪。你大哥和你爹说了,叫老三后面也报名去学。”

王花吃惊的抬头,脸上眼泪还没干呢。

这事好事,是她梦寐以求的好事,但也有迈不过去的担忧。

“他走了,家里地咋办啊?”

丁母说:“学了手艺,农闲的时候出去摆摊。”

这样不耽误农活,又能有一门赚钱的营生,王花喜笑颜开,给灶膛里添柴火,“这样好。”

丁仁进屋后,从腰带内侧缝着的暗袋里掏出一串铜钱,他交给妻子刘芳,“这是买东西剩下的,你收着留用。遇到卖那麦芽糖的货郎,给孩子们买些甜甜嘴。”

刘芳把铜钱收下,“他们吃过了糕点,怕是要天天记着糕点的味道。哪还能想麦芽糖呢。”

“那下次回来我再买。”说着,丁仁又掏出一根紫色的发带,“给你的。”

刘芳看着漂亮的发带惊讶的捂嘴,“这色真好看。”

摸着发带,就知道料子也好。那上头还绣着花样呢。

刘芳想着这东西肯定不便宜,心里高兴丈夫记着自己,但就是忍不住心疼钱,“我有发带用,你说你花啥冤枉钱啊。”

丁仁笑着看妻子,“没花冤枉钱,我觉得你带着好看就买了。”

丁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晌饭,丁仁带回来的那碗炖牛肉,丁家人吃的满嘴留香。回味一下,都是软烂入味的牛肉咸香,还有绵软有味的土豆。

最后的汤汁,都匀了给孩子们泡饭吃。

孩子吃的那叫一个喷香,脸都埋碗里去了。

吃完晌饭后,村子里的人就登上了丁家的门。

不仅是丁家,孙家和赵家也是一样。

丁仁自然没有对村民说他留校任教的事情,更没说待遇。

而村民们问丁仁的那些,其实之前赵晓都讲过。只是他们那时候忧虑太多,即便是听了,也没有听进心里去,光想着各种不好的情况了。

村民们得知学院真教东西,最关心的便是还会不会再招人。

“会,具体的时间师父还没说,但肯定会招人的。”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村民们终于放心了。

还有机会就好。

……

学生们离开的时候,黎小鱼专门和在辞州的学生们说五天后再来。

黎九章那天会让人带着他们去互市看铺子。

要是愿意在那边支摊子,会给他们统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