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永远热恋[校园](45)

作者: 夜雨青柚 阅读记录

“姐,你帮我写一张啊,你别老玩啊。”

江漫瞅着江漾那试卷,瞬间撇撇嘴。“我又不用高考,我才懒得写。”

江漾扔过去一张试卷,递到了江漫前面,“快点,姐,不然我告诉爸妈你又买新口红了。”

江漫瞪了她一眼,“小气吧啦,不就是一张试卷么?看你姐我的。”

刚拿上试卷打算大展拳脚的江漫,看了一眼试卷,瞬间又有些泄气。

“这……这怎么全是数学物理啊?没有纯抄不费脑子的么?”

江漾露出笑容,“不费脑子的,我找你干嘛呀我亲爱的姐姐!”

江漫瞬间明白,这妹妹纯粹是来折腾她的。

她从旁边抽出一根笔来,放在了小桌板上。

“咦,这个几何的问题,我记得我学过来着,怎么解来着?”

很快,江漫掏出了手机,“你等等,我百度一下,马上出来答案。”

江漾震惊看着自家姐姐,有些无法理解。

“姐,你才上了两年大学,你不会把高中知识都忘光了吧?”

面对自家妹妹的质疑,江漫自然不肯承认,她果断解释。

“这不是忘不忘的问题,这是大脑短暂的休息,明不明白?再说了,大学一节课一个多小时,哪像你们这样啊,还能专门让老师给你讲解,那我们上课都靠自己理解,考试周也自己复习,哪来的试卷啊?”

江漾一脸憧憬看着自己姐姐,有些羡慕。

“姐,我也好想快点高考,然后考上心仪的大学,体验一下大学的生活。”

江漫打开了手机,翻开相册里面的分类一栏,找到了京大生活,将手机递给了江漾。

“给,你看看我们学校的生活,都是我拍的,有些是社团照片,有些是关于学校的乱七八糟的。”

江漾一张张翻动着相册,看见京大的校门口竟然如此气派,一时当真有些羡慕。

“姐,你们学校竟然有五个校门啊。”

“那当然了,在学校有时候还要坐车才方便去上课呢,就那种旅游车,一次一块,特方便。”

“咦,姐,你手机里还有跟长溪哥的合照呢?”

江漫嗯了一下,有些无奈。

“我不是参加了围棋社嘛,他听说了也要去参加,这是我们那次社团招新一块拍的照片。”

江漾手指将其中一张照片放大,有些羡慕。

“哇,姐,你们这个合照里面,有一个帅哥哎,好帅。”

提到帅哥,江漫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赶紧凑了过去。

“是吧是吧,我也觉得好帅,可惜不是我们系的,是历史系的,平常很难见到的,也就开学军训的时候见过一两次。”

“啊?这么少的次数?”

江漾不仅感慨,帅哥难遇啊。

“真是可惜了。”

江漫微微一笑,“可惜什么?你喜欢这种类型的帅哥?”

江漾:“那倒没有,可惜了帅哥不能让姐姐天天见,不然肯定被你的魅力折服。”

江漫听见这话,立刻拿起笔开始写作业。

“哈哈哈哈哈,就冲你这句话,今天这几张试卷,我都包了!”

江漾瞬间在角落里偷偷乐。

转了两趟高铁,江漾两姐妹终于在日落之前坐上了前往镇上的长途汽车。

乔木镇位于偏远的北方,这里不仅有连绵不绝的山,更有成群结队的飞鸟,比起狭窄拥挤的嘉禾城区,这里更多了一丝轻松和自由。

趁着回家的途中空隙,江漾对准了落日,将手机摆好定格下这一美好瞬间。

她将图片分享在动态里,配文。

【一切顺利,正在归家中……】

很快,祁可颜是第一个点赞的,并在下方评论。

「可以可以,玩的开心,旅途愉快!」

江漾看着自己大包小包的行李,有些不解。

“姐,你说爸叫了车给妈,为啥不给我们俩叫一辆呢?”

江漫冷哼一声,依旧玩着手机。

“在爸心里,除了妈最重要之外,咱们俩只是个赠品,懂不?”

江漾苦笑着:“那也不用把行李都扔给咱俩吧?”

江漫打开了绿泡泡,展示了朋友圈给江漾看。

“爸妈中午就到了,这中间楞是一个电话都不打,他们也是心大。”

江漾看着朋友圈那张显示地点的合照,有些笑不出来了。

“好家伙,飞机就是快。”

江漫拿着帽子遮住了自己的脸,无奈吐槽:“我感觉,老爸让我们俩一块来,纯粹是当苦力的,不然这么多行李都没人搬。”

江漾思考了一下,有些好奇。

“姐,那你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是怎么回爷爷奶奶家的吗?”

江漫静静说着:“记得啊,我把你背在背上,买个饼给你抓着,你饿了就吃,饿了就喝水,不吵不闹,比现在强。”

江漾瞥她一眼,切了一声。“你什么意思啊?说我现在不好喽?”

江漫摆摆手,否认着:“没,只是那个时候我差点把你弄丢了,后来差点急的去跳河。”

江漾怔住,震惊看着自己姐姐,“啊?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一点印象没有啊?”

江漫缓缓开口:“哎,好像我当时九岁,你四岁,你非要买糖葫芦,我领着你偷偷跑到镇上的商店去买,那个时候镇子上路不好走,人又多,我买个东西的功夫你就不见了,我找了一下午都找不到你,后来跟爸妈说了他们都快要报警了,结果你被镇上的一个退休教师爷爷给领了回来,手里还捏着一个徽章铃铛。”

“后来听那个爷爷说,你是因为在路边听见了这个徽章铃铛的声音,被吸引一路跟上去的,他回家了才发现你跟着他,后来他一路沿着来时的路询问,这才打听到咱们家丢了一个孩子,就给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