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冠天下(274)+番外

一个异姓之女能有这样的荣耀,也算是武朝从没有过的情形。

太后点了点头:“不过哀家觉得……这件事先缓一缓,等哀家问问李约的意思,皇上再做定夺,毕竟当年常宁的身后事都是李约一手办的,听说已经葬入了李家的祖坟。”

皇帝叹口气:“好吧,朕也不愿意分开他们两个,这次就由太后做主,让林家和李约商议,然后着礼部去办,李约年纪轻轻也可以重新入仕。”

仿佛是笑泯恩仇,一切都说的那么轻易。

皇帝说完看向旁边的季嫣然,她自始至终都立在太后一旁,不时地端茶送水,仔细地侍奉太后。

他总觉得这女子有些和寻常人不同。

若不是现在宫中大变,他心慌意乱,一定让人仔细盘问她。

“皇上,太子爷带兵到这边来了。”内侍上前禀告。

皇帝脸色微微一变:“这个逆子到了这种时候还不肯回头,他能有多少人手,让禁军和十二卫速战速决。”

内侍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皇上,城门上也出事了,李雍大人方才擒住了叛贼,听他们说……陈家的兵马不日就会大举入京。”

皇帝瞪圆了眼睛:“你说什么?”他还以为危险已经过去,没想到才是个开始,难道五姓望族全都谋反了。

太后也跟着惊讶起来:“这可非同小可,陈家养兵多年,真让他们占了先机,京城恐怕不保。”

皇帝皱起眉头,难道他要仓皇逃出宫去。

“朕待他们不薄。”

事到如今说这些已经无用,皇帝看向内侍:“去,传朕的话,对太子格杀勿论。”杀了太子五姓望族少了依仗就会士气大减。

“还有惠妃,”太后忽然道,“哀家记得惠妃怀有身孕,不管怀的是男是女,如果江家需要,就会有另一番说辞,皇帝不能不防。”

皇帝面色难看,终于下定决心:“告诉李雍不管是太子还是惠妃,只要见到他们,不用禀告给朕,都可以诛杀……”

内侍应下来。

“让陪都的周晟前来救驾,”说到这里,皇帝忽然改变了主意,“让护国公亲自去调兵,三日之内必须让兵马入京。”

现在已经不光是宫变,再这样闹下去恐怕要出大的内乱。

太后想要起身,却身体不适重新坐回软榻,季嫣然上前道:“太后娘娘不要着急,身子要紧。”

太后脸色苍白如纸,皇帝起身正要去查看。

“咣……”

低沉的钟声忽然响彻整个皇宫。

这是丧钟。

听到这样的钟声证明皇帝、皇后或是太后崩逝。

皇帝忍不住浑身发抖,在今日之前他还没想到儿子和惠妃能做出这种事,不但夺宫掌权,现在更是假称他已经“驾崩”混淆视听。

他们会这样做,就是定然要置他于死地。

“朕要亲手杀了他们。”皇帝一脸戾气。

“皇帝不能出去,”太后道,“他们就是想要借此逼出皇帝,若是皇帝有闪失,他们就真的赢了。”

皇帝重新坐在椅子上,当年林家就提醒过他,放任节度使和五姓望族这样下去将来必定会成为祸患。

他一直以为林家、勋贵是要借此得利,只要他恩威并济,自然能让那些人为他所用,如今一看他错了。

皇帝思量着,李雍走进门来:“如今西门和北门尚在我们手中,宫中禁军一半叛乱,虽说我们提前有所准备,却终究敌不过陈家上万精兵,陈家的兵马能够掩人耳目一路靠近京城,可见许多官员与他们早就串通,只怕平乱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皇上和太后娘娘可以先出宫暂避。”

皇帝攥起手,那他岂不是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李雍十分的冷静,他扫了一眼惊慌失措的宫人和内侍缓缓道:“微臣猜测,五姓望族和几个节度使已经纷纷起兵,控制了几处州府,崔家和卫家远在边疆一时半刻不能来救驾,眼下最要紧的是将京中能够动用的兵力都聚集起来,先将陈家的人马挡在城外,这样一来太子就少了助力,早晚都会伏诛。”

“就照你说的这样吩咐下去,”此时此刻皇帝也只能相信身边人,“这次若是能够平乱,朕封你忠勇公。”

“微臣只愿皇上安然无恙……”李雍说着抬起头目光落在季嫣然身上。

“你的家室就留在这里,”皇帝道,“只要朕和太后在,必然保她平安。”

李雍行礼谢恩:“微臣有几句话要吩咐拙荆。”

皇帝点点头算是应承。

季嫣然走到殿外,四处都是慌叫的声音,现在现在宫中的情形比之前更加紧迫。

“应该让人送你回家去,”李雍道,“至少身边有人护着。”

季嫣然笑道:“阿雍舍不得强迫我。”

李雍却不接她的话:“你留下来是因为常宁的案子还没有了结,你这个人做事一向不会半途而废。”

原来她的心思他全都明白,所以就顺着她的意思……

“别再受伤了,”季嫣然伸出手整理李雍的衣襟,“否则阿雍在我心里,就永远是那个太原府大牢里,被折磨成体无发肤的模样。”

眼看着他的目光微深,正等着他发作,他却露出笑容,嘴唇轻轻上扬,神采奕奕,在她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搂住了她的腰身,低下头轻轻吻在她额头上。

李雍道:“那你可要看仔细,若是不喜欢就告诉我。”

软软的唇和他的心跳声,似是比阳光更加灼热,又似一阵微风,从她耳边掠过,温煦而干净。

“还有,惹了祸要知道溜走,”李雍低声,“我会接应你。”

这些年的恩怨不用别人出手,她就会了结的干干净净,不用通过大理寺,不用等着朝廷判罚,就用她自己的方式,每个人都要付出他们早该承担的代价,下一个要轮到谁呢?

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来做

季嫣然和李雍在院子里说话,太后见到了李约。

李约一身长袍看起来干净、温煦,仿佛这些繁华都与他无关似的。

“这丫头什么时候能看清楚,”太后说着咳嗽几声,“哀家怕她选完了将来想起来会后悔。”

李约抬起头来:“太后娘娘觉得嫣然是常宁?”

“朝夕相处了那么多年,哀家怎么能看不出,”太后叹口气,“常宁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样脾气……倔强,她认定的事除非撞了南墙才肯回头,就像现在的嫣然,她觉得自己不是常宁,假以时日定然要后悔,你啊也不能任由她胡来。”

李约的目光微深,落在窗外两个人身上。

太后抿了一口水道:“出去和他们说句话吧!”

李约沉默片刻:“不用了,皇上召我进宫不过就是,一会儿还要出去。”

“多亏了你事先有所安排,”太后一脸的哀伤,“否则哀家还真的不知道九黎她……还有谁参与了此事?有没有……”

“您说的是敬王?”李约淡淡地道,“我听说他进了京,但是没有出现在西门。”

太后仿佛又遭受了打击:“如果没有他帮忙,冉家也不敢这样做,”说着一顿,“你准备要怎么处置敬王和参与此事的那些人。”

李约目光深远:“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既然敬王的人马已经撤走,我暂时不会追究,不过也要看他日后会如何做,包藏祸心的人就算是先皇委以重任,我也不会用他。”

太后怔愣了片刻,就缓缓点头:“你做得对,很多时候不能讲情面,哀家老了,总会顾念当年的旧情,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你已经动手,就要一举成事,不能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当年常宁在的时候你有顾虑,如今不能再有迟疑。”

“我知道了,”李约转身向太后行礼,“您多歇着。”

“李雍也是个人才,”太后思量片刻开口,“你们叔侄也一直关系不错,有得必有失,你只要看明白就好了。”

上一篇: 快穿之朱砂痣 下一篇: 皇商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