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女的快穿(206)

因为他平生之愿,就是千古留名!

留英名!

身有残疾又如何?不能练武又如何?不能被推举入朝又如何?

千年以后此时的满朝文武,宗师大宗师都不过只是历史书上的一页纸,他们会满当当的挤在一起,而他,谷中,却会被单独成册,独立成传!

他为什么不被六皇子的高官厚禄所动,为什么要拖着残疾的身体远赴边关?为什么要冒着被杀的危险以自己为诱饵去引诱蛮族的大宗师?

不是为了大珠朝,更不是为了玄武帝,甚至,也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虽然他的所作所为看起来是这样,但说到底,他是为了能千古留名!虽然那个时候他已经早不在人世,比起大宗师,他的寿命不值一提,可他,必将万古长青,永远的留在历史上!

而现在,这一点被铭妍说了出来,在那个剎那,谷中甚至觉得前面那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是他的知己。

而在之后,他是真的这么想了。

铭妍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镇压了整个朝廷。

六皇叔早先在朝中经营十多年,还有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对他的支持不仅是宫内,还有自己的整个娘家陇西李氏。玄武帝是个短命的,他爹龙武却登基六十年,太皇太后是他的青梅竹马!

是的,太皇太后本身,就是一代宗师。

而陇西李氏族内,更有三个宗师。

说起来是不是锦荣做皇帝,对陇西李氏来说并不重要,反正无论是玄武帝还是锦荣,都流了他们家族一半的血,但玄武死后就不一样了。

玄武死了,玄武原本的皇后成为皇太后,她天然的只能支持玄武的子嗣,而如果她成功,就必然会分薄李氏的荣耀,所以哪怕不是很愿意,陇西李氏也加入到了这场厮杀中。

在铭妍踩着锦荣,说下那番话后大家都知道锦荣是再不可能登基。太皇太后连夜找到铭妍,要求送锦荣回陇西,同时陇西一派的官员也连翻各种上书,甚至都有报陇西那边开始整顿军队了!

当时所有人都忧心忡忡,就连一直的死忠刘将军都愁苦困顿,谁都没想到铭妍铭召两人能解决了这场事情,包括当时的他,但他们解决了,或者说铭妍解决了……

这个皇女身上有一股神奇的魅力,好像不管什么人,她都能说到你的内心深处,总能让你觉得她是……最理解你的。

不不不,不是那种所谓的解语花,她不是那种小心的温柔,而是她好像就知道你最真实的想法,甚至比你自己……都更了解自己。

正统的先皇血脉,武功天才,最年轻的宗师,天然的皇家气度,没有人能不为之折服。

当朝中大臣再无不服,陇西李氏的家主亲到帝都来请罪,同时带来的,还有李氏核心功法,勿用功。

李氏家主来请罪的当天,铭妍微服到了他在帝都的侯府:“让将军受累了。”

“陛下客气。”

是的,陛下,那个时候铭妍已经登基,她的登基没有任何异议,包括她的亲兄弟铭召。登基那天他亲眼看到铭召看着一步步走上皇位的姐姐满心欢喜,完全没有任何芥蒂的拜服在地。

“不知将军可还愿助我更进一步?”

他看着铭妍,有些不解。

铭妍能那么快的扫清寰宇,除了本身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因素,就是他。自从他弩杀蛮族大宗师,三军上下无不对他信服,他旗帜鲜明的支持铭妍,军中的阻力起码少了大半。

而当陇西李氏臣服,其实已经没有反对的声音了,他不知道铭妍的这个更进是什么意思?

“将军虽保了我大珠起码二十年的平安,但二十年之后呢?或者三十年之后呢?”

他没有说话,只是神情越发不一样。

铭妍看着他,微微一笑:“不知将军可愿将蛮族终结在在孔雀山以北。”

她的声音不大,就仿佛在说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他却只觉得天边雷声滚滚,震的他的心窍都要裂开。

孔雀山!孔雀山!

孔雀山以北,那就是要把孔雀山南边的地域,全部收入囊中,这是一片……几乎相当于半个大珠朝的土地!

之所以这么含糊,是因为这片土地的面积实在无法估量。

当然,这一片土地大半是草地,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沙漠,对中原来说不算什么好地段——也就是因此,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原朝廷对蛮族都没什么征战行为,因为打下来也没有用,反而劳民伤财,闹个不好,甚至有可能动了朝本。

但,那是开疆扩土。

“陛下……”

“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臣,万死不辞!”

他在轮椅上,极尽全力的弯下了腰,彻底的拜服。早先他是觉得铭妍有人君之相,再加上叛乱臣子总是留不下英名的,这才支持她,而现在则是知道唯有她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再之后,铭妍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她开办学校,支持海运,发展贸易,引进良种。她并不抑武,但更重文。过去科举考的是经史子集,现在更加了一个民生,新历四年,第一所农历学院在皇都开门,这片土地上第一次有了专门为农业开办的学校!

整个学校学习的就是怎么种地种菜,一开始还有不少人对此有非议,但当他们寒冬腊月也能吃嫩油油的青菜时,这种声音也就小了。而当试验田比普通的上等田每亩能多收五十斤粮食的时候,陛下圣明的声音那真是从上到下。

而在新历八年,一艘商船带回来一个外面的新奇物种,说是玉华黄,那种植物长的黄嫩嫩,倒不是特别好看,但过去没有,最后就被进献给了铭妍,当时铭妍就说那东西应该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