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117)

作者: 鸦瞳 阅读记录

宁斐用毒出神入化,在这岭南氏族里果然有镇场子的效果。七娘对这种鸦雀无声很满意,决定以后多用此招。

再开口,便没有人敢小瞧她了:“除常山之外,还有一种草药,不知诸位可曾考虑过。此物叫做青蒿。”

医学博士摇头:“方才我等讨论的就是青蒿。伤寒论中提及的蒿芩清淡汤已经用过了,效果不是很好。”

七娘看向张九龄,得到小老头沉沉的点头。

“那就青蒿捣碎成汁,加水煎服。”这是后世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用于治疗顽固疟疾。即便不能治愈,也能帮他们多延续一段时日。

而这段时间,便为七娘提供了研究“中药提取”的机会。

在阿尔法的记载中,常山的主要成分是常山碱,其中确实有着无法消除的副作用;相比之下,青蒿无论从药性还是效果上,都是比常山更适合的药材首选。

这样推导下来,医师们的青蒿药方不见成效,便只能是一个原因——这场疟疾过于凶猛,人体吸收的药力根本不足以抗衡进入体内的疟原虫。

而杀死疟原虫最有效的,便是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

别看这二者只是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

青蒿喝下去只能游走于经络,而青蒿素却能穿过人体中的血脑屏障,杀死进入脑部的疟原虫。

疟原虫一死,疟疾自然也就解了。

一千多年以后,会有个名叫屠呦呦的研究者,在实验台前消磨岁月,反复失败了一百九十次后,终于首次提取出青蒿素。

是她以身试药,青蒿济世,将疟疾的致命打击降到最低,抢回无数生命。

而今,这份惊世骇俗的成果穿透纸背,一跃迈入大唐,七娘先前从文字间没有感受到的那份震撼,终于姗姗来迟。

她似乎穿过时空感受到一股来自女性的力量。

七娘不由攥紧了拳头,挥着袖子抹了把洇湿的眼睛,看向张九龄,也看向在场所有的医师。这一刻,他们破除了性别、年龄、势力的界限,终于站在没有墙的同一高度上。

于是,她目光坚定,似乎可以踏平世间所有的障碍。

“还有一法可大破疟疾。请众位相助,共取青蒿素。”

第50章 岭南打广告了。

青蒿素的提取七娘看过好几种。

刨除那些“天书”一样的提取方式, 只剩下乙/醚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而乙/醚这东西又是由高度数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制成,所以归根结底,还得用乙醇。

乙醇提取法也叫回流提取法。

这种提取工艺要达到最佳提取条件, 只需要以青蒿用量六倍的乙醇回流提取四次, 每次半个时辰, 便能达到九成左右的提取率。①

不过, 这个乙醇必须得拥有医用消毒液(80%)的浓度。

得知乙醇可以通过酿酒提纯出来时,七娘把这件事想的特别简单。

李白嗜酒如命,这整个大唐疆域内的酒不说喝遍, 至少也品尝过半数了。七娘一直跟着他长大,对美酒见识不短, 因而觉着弄出个乙醇不难。

然后,小女郎就傻眼了。

“无论是宫廷良酝署酿制的春暴、秋清、桑落,还是地方出产的土窟春、郎官清、鹅儿黄,大唐驰誉四海的近百种酒里, 竟然没有一个超过十二度的!”

所以师父一直喝了个寂寞?

被问住的张九龄疑惑:“什么十二度?”

小老头不明白,七娘先前激情澎湃地请求医师官署协助,说要弄出对抗时疫的什么青蒿素,怎么就扯到酒了?

七娘急得不行,却没有办法跟张九龄开诚布公地叙说此刻的心情和感受。

她忽然想起阿尔法先前的那句话。

【你这样的蝼蚁被卷入历史洪流, 即便得到一些帮助,又如何能撼动早已书写好的结局。】

无法撼动吗?

七娘想到了广州城郊, 那六名染上疟疾的家仆每日躺在榻上生不如死的样子, 难道要任由合浦县百姓也饱受折磨?

她垂下头遮住了表情:“张阿翁, 岭南时疫不是已经快马加鞭报给长安了吗?陛下怎么说?”

张九龄沉默许久, 才干巴巴道:“长安中枢变天了,陛下如今无暇顾及岭南道。”

长安这次动静着实闹得大。

先是宇文融做了九十九天宰相后, 遭弹劾罢相,贬官汝州刺史。朝臣们唯恐他东山再起,索性群起而攻之,于是这刺史的官帽也没了,改为流配崖州(三亚),再过段日子,人就该押解到岭南了。

张九龄只觉得凄凉好笑,不管是宇文融的吏治派,还是他们文学派,长安城中斗得再狠,出了京师,也不过都是暂且搁置的弃子。

他还比宇文融好上一些。

七娘蹙着眉头问:“只是一个宇文融?”

“前几日,杜相公(杜暹)与李相公(李元纮)又闹不和,这回彻底惹恼了圣人,被分别贬去做了荆州、曹州刺史。连源相公(源乾曜)也一同寻个由头罢了相。”张九龄起身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尘土,“朝中无人,如今只能以中书令萧嵩为大相公,黄门侍郎裴光庭作辅,勉强运作罢了。”②

岭南这档子事,除了他们自己,无人能救。

张九龄的语气比起以往要冷肃几分,将一个血淋淋的残酷真相呈现在七娘面前——

原来,陛下并非无条件、无限制地为举国之民负责。生民也不过是他施展帝王制衡之术的棋子。

这不是能让人认可的一国之君。

七娘攥紧了拳头,仍然不愿意承认阿尔法的话是有道理的。她似乎感觉到了那句话中的沉重分量,斗志却越发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