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128)

作者: 鸦瞳 阅读记录

退一步说,即便寿王不能立储,以惠妃在宫中的地位,这桩姻缘也是难求的香饽饽。

众世家各怀心思,簇拥着寿王维持好表面热闹,乘船往后湖去。

今日天晴,芙蓉苑湖水倒映着天光流云,分外澄净。泛舟至湖心处时,便能远远听到一众小娘子娇声娇气的嬉笑。

长安世家之间多是相识的,贵女们走动多了,便有自己的相熟姐妹。

寿王眯了眼看过去,只瞧见三三两两凑在一处的人群中,唯有一个穿着石榴色破裙的娘子落了单。她长得很美,有种这个年纪的小娘子难以驾驭的美感,蕴藏在眼角眉梢里。

她饮下一盏梅子酒,酒不醉人,面颊染上的三分绯色,却已经叫他的心醉了。

寿王挥了挥手,船便缓缓向后殿那侧靠拢过去。众世家的郎君有些慌神,想要劝阻,寿王却已经听不进去了。

他立在水上,隔着一段距离,问身边人:“那是谁家的娘子,本王从未听阿娘提起过。”

郎君们面面相觑。

被派来监视众人的裴稹不得不开口:“寿王殿下,那是弘农杨氏家的五娘子。”

“杨氏。”寿王喃喃,“本王这就去求阿娘,阿娘最疼我,一定能将她娶回来做王妃。”

船上的人离着后殿也不远,这句话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众贵女的视线有意无意落在杨玉娘身上,有惊叹,有怀疑,也有鲜少的几抹嫉妒。

杨玉娘微微蹙了眉心,心中叹气。

七娘说的没错,寿王这人张口阿娘,闭口阿娘,确实不堪为嫁。

第55章 李唐挖坑人。

秋收前后。

潮漳道修筑一事, 磕磕绊绊总算是进入收尾阶段。

李白身上的担子骤然卸去一大半,轻松许多,也能分出心神看顾着造船和农田两方面。

事实上, 这些似乎也并不需要他费心。

造船有梅舟总领, 进度飞快, 早在秋收之前已经越过他修路的进度, 成功下水试行了。

梅舟这人果真是个天才,又在这种“万金油”型的多桨船基础上,改良出了更适合内河运输的漕船商船。甚至还能针对运河槽口颠簸的情况, 加强改进了水密隔舱技术,保证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耗损达到最小。

新漕船一出, 岭南掌漕运又添了几分胜算。

就连宇文融都不得不承认:“张九龄所谋,有此助力,没准还真能成。”这就是变相地答应为岭南招揽天下散船户了。

不过,宇文融绝不会直接投在张九龄门下, 听说李白打算为七娘找个新的夫子,宇文老儿便捏着鼻子选了这条路。

七娘近日天天往林子里头钻,一心琢磨着把山林荒野的土地利用起来,发展桑茶苎麻。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小脸顿时垮下来。

“我不想学那些儒家的经书。”

阿寻在旁沉默半晌:“太白先生允了的, 定然于七娘子没有坏处。”

“可那不是我想要的道。”

七娘没头没尾回了一句,似乎自己也惊诧于为什么说出这话, 张了张口, 顿在原地。

阿寻垂落眸子。

这些年他先后学会了习字、射箭、骑马, 努力追上七娘的步伐, 都是为了更好地护卫。可若仔细论起七娘对王权是何态度,他也全然看不明白。

好在, 七娘很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绝不纠结和为难自己。

她半蹲着翻下林中最后一处斜坡,拍拍手道:“算啦,反正这事我说了也不算,全当多了解一点皮毛,总之也没坏处。”

没过几日,七娘就随着李白提了美酒好肉,登门拜访宇文融。

宇文融这老头儿嘴巴一张,十分“恶毒”:“既然做了七娘的讲经夫子,老夫也不会由着她再撒野。接下来两年,她要将余下的大中小经全部学完,可有疑虑?”

李白笑答:“宇文先生有此意,我自然欢喜。”

七娘瞪圆了眼,差点没炸毛:“我不同意!”

“你不同意没用。”李白和宇文融异口同声凉凉道。

硬的行不通,七娘索性爬在三人喝酒吃肉的石桌前,装模作样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李十二白,你个没良心的,这比我在弘文馆还要苦!我千里迢迢跟着你来岭南,你竟然要把我交到宇文老头这个魔鬼手里,你枉为人父!”

李白满头黑线:“……你这一天到晚都学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七娘眨眼:“于主簿的孙女爱看话本子,都是这么说话的!”

李白默了片刻,看向宇文融:“读书之事,就全权托付先生了。”

七娘:?

宇文融也确实不是一般的老头,他一边教着七娘这个十足难教导的学生,一边还能着手招纳船户之事。

他甚至会刻意带着七娘去临近的津渡口上,以实践教课,深入浅出。

消息从广州大都督府一出,散船户相继奔赴岭南,整个道内都沸腾了。

俚人船户们有了危机感,一下子都乖顺得像只猫儿。

原本还不愿遵守岭南行船规定呢,这会子卷起来,一个赛一个的矫揉造作,东津渡口上撑一杆蒿,慢慢悠悠日行十里,能急死没牙的老阿婆。

一直到十月末,道内道外的散船户齐聚于津渡口,才终于恍然大悟——

岭南此番,怕是真的要干成震惊全大唐的事儿。

*

每年十一月,各州津渡上就泊满了漕船与商船,清点粮草之后,便要溯河而上,去往东都洛阳。

这些漕粮被称为“供御”。

等船户们到了洛阳卸货之后,再转陆路运送至陕州,乃是供给皇室贵胄专用的。这些年,长安户数新添了不少,粮食需求涨得极快,因而逐渐越过“供军”,成了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