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13)
李白冷笑:“那又为何不对自己的女儿好。”
周氏小声道:“她不乖啊。”
“她每日闹,哭着嚷着要她阿耶。她阿耶从未带她一日,也鲜少看望,怎么就被蛊了心智一般呢。这让我这个怀胎十月落下病根的阿娘多伤心。”
李白不可置信:“所以你就杀了她?那可是你的亲生女儿!”
周氏忽然惊恐,伸出食指比了一声“嘘”。
“不要这样说。玥儿不乖巧,吃了药便乖了。不然,你看七娘如今多乖。”
李白只觉得浑身上下被冰水浇过一般,他不敢想象,若是把七娘留给她,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他想起孟浩然说过,周氏家中门第颇高,对如今的安陆李氏来说,算得上是高攀了。
所以,李县令的升任根本不是什么年轻有为,而是背靠大山,有一位好岳父。因此就连失去爱女,他也愿意留着周氏,甚至纵容她祸害七娘。
李白憎恶地看着周氏,似乎也是透过她,在看向整个李氏门楣。
“你若不愿意,当初何必嫁入李家。”
周氏似乎觉得这件事很好笑,笑了好一会儿,忽然又落下泪来:“你当真以为我愿意入这火坑?”
“我嫁给李争七年,只有最初两年,他碍于子嗣延绵祖宗家法,会宿在我房中。有了玥儿之后,他都是在书房、前院、甚至是妾室屋中。即便我差点难产而死,产后五年来日日带病,他也不会关心一句话。”
“你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摇着尾巴凑上来吗?”周氏擦了擦泪,脸上平静中又带着嘲讽,“只有他想升官,有求于我父亲的时候!”
随着这一声厉呵,桌上的茶碗掉落在地,碎成许多瓣。
周氏站起身,踩着这些碎渣,来到李白面前,高高在上俯视着他。
“李白,我生在世家望族,即便只是不入流的庶女,也难逃名缰利锁编织的大网。”
“你带着七娘,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李白听着周氏一人独角戏,撕心裂肺的哭哭笑笑,情绪大起大落之后,便受不住咳喘起来。
她咳得很重。
还未入深秋,她却穿得十分厚实,暖炉本来握在手心,这会儿也不知掉到何处去了。
这也是一个陷入泥沼的苦命女人。
李白心中浮现出这句话,于是,那些方才还压不住的怒火便都烟消云散了。
他起身,想要离开这阴暗的厅内,于是开门往外走去:“七娘是我的剑童,也是我的家人,自有我会护她。往后,不劳众位再费心。”
门拉开,光很刺眼。
七娘小小一团站在烈阳下,正百无聊赖地踢着小石子。院中的桂花开了,一点黄蕊被风吹落,沾在小丫头发丝间,衬得人越发灵动。
李白迟疑一瞬,果断走向她,将人抱起来扛坐在肩头:“你怎么不听话又追来了?”
七娘声音蔫蔫的:“我怕阿郎打架输了,没人捞。”
“我何时输过!”李白嗤笑一声,又试探着悄悄问,“方才的话都听到了?”
七娘缩了缩脑袋,伸出右手比划:“就一点点。”
这话李白才不会信,但也一反常态,没去拆穿她。
等出了周氏的院子,走得更远一些,七娘忽然开口问:“师父,她是不是生病了?”
这个她,自然是说周氏。
李白心中一暖,使劲揉乱了七娘的发髻:“我们七娘最会关心人了。是啊,她病了,所以我们不必跟她计较。”
七娘重重点头。
李白又道:“明日孟兄要离开安陆前往江城,你还没见过黄鹤楼吧,我们与他同去如何?”
“还回安陆吗?”
“不回来了。”
七娘急了:“那许家阿姊呢?你们不是互相喜欢嘛。”
见小丫头对自己的亲事如此着急,李白好笑的拍了拍她脑门:“许家本就需要我能立起来。寻人引荐制举不成,贡举便一定要中。我已经留书给二娘了,你不用操心。”
七娘拍拍小胸脯,松了口气。随后又开心又忐忑地问:“那我以后……是不是就能一直一直跟着师父啦?”
李白无声点头。
天下之大,他李十二安身之处,便是七娘的家。
第06章 欺负小郎君喽!
七娘要走,这让李幼成与两个侄子有些伤感。
他不舍道:“还以为往后数十年,都能跟十二郎和七娘在一处呢。”
李白笑笑,立在李宅侧门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幼成、令月几位从弟,还有那些年纪更小的侄子侄女被瞒的很好,根本不知道内情,因而李白并不会迁怒于他们。
不过,心里终归是隔上了一层。
往江城(武汉)去,可走水路,也可走陆路,只是陆路要稍慢一些。七娘嚷嚷着“打死都不坐船了”,李白只得歉疚地看向孟浩然。
被看的人抚着胡须,慢悠悠提议:“不如,我们骑驴去。”
那得骑到猴年马月才能到啊!七娘疯狂把头摇摇摇,两只垂鬟更像兔耳朵一般抖得欢快。小家伙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吃黄鹤楼的名菜了。
两大一小蹲在地上,围成个圈圈,争论不休。最终,还是七娘用抓子儿完虐两人,才定下了出行方式与路线。
所谓抓子儿,乃是一种抛抓石子赌胜负的小儿游戏,属于民间博戏之一。七娘打小就在山上玩这些,因而比起李白和孟浩然的笨拙,手指灵巧的像是一尾鱼。
李白纳闷了:“你梳头的时候怎么那么笨,是不是犯懒,故意在我面前装的?”
七娘愤然:“才没有,是梳头真的太太太太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