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1730)

同样是县城,上县和下县还是有极大的区别。

朝廷任命县令的时候,也会综合考虑这些情况。

“江阳县虽然人口不算太多,只是个中县,但位置非常要紧。”

姜池还在侃侃而谈。

江阳位于江陵与建康之间,算是由北向南的一条必经之路。

另外,江阳也在大江的江段上。

水路畅通,陆路也发达。

“想要去建康,就必须拿下江阳。”

“据我所知,当日陈氏前往建康之时,曾经带兵打下了江阳,并安排心腹大将韩成驻守。”

“如今,陈氏被杀,江阳却依然由韩成控制。”

“池派人探查过了,韩成麾下,共有三千守兵。”

顾倾城点点头。

姜池所说的这些情况,她都知道。

尤其是韩成,她不但听说过,还曾经见过。

别忘了,顾倾城可是曾经的梁王未婚妻啊。

更是以未来梁王妃的身份,为梁王及其副将做了许多事。

顾倾城就曾经跟韩成打过交道。

这人,二十多岁的年纪,寒门出身,身高七尺、力大无穷,仿佛就是天生的战士。

陈端发掘了他,先是亲卫,接着就是领兵打仗。

一路提拔,不到十年,韩成就实现了阶级的跨越,成为手握重兵的将军。

韩成对陈端绝对忠诚。

连带着,对顾倾城这个未来女君也十分敬重。

当然,顾倾城输送的粮草、饷银等,也是韩成敬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韩成此人,表面鲁莽憨直,实则颇有城府。”

顾倾城回想了一下跟韩成打过的几次交道,精准的总结道。

姜池没有见过韩成,但他最擅长的就是根据自己探听到的细枝末节,猜测出大致的全貌。

没有打过交道,却能够从韩成做过的事情中,窥探其能力、性情等。

听了顾倾城的话,姜池点点头,“没错,此人面粗心细,绝非鲁莽武夫。”

不看别的,只看韩成在陈端被杀后,没有急吼吼的带兵去给主公报仇,就知道,这人还是非常冷静、克制的。

他甚至趁机招兵,稳固住自己对江阳县的控制。

他还分别给建康的王弃,江陵的顾卿写了信,表明自己忠于陈氏的想法。

这、就颇值得玩味了。

如果真的忠心,根本不用如此强调。

更不会两头下注。

韩成不过是在观望,看看到底是建康的王氏还是曾经的女君顾氏更值得选择罢了。

韩成很清楚,就他麾下的三千人马,根本就守不住江阳。

更无法以江阳为根据地,自立为王,参加逐鹿天下的竞争。

割据地方,成为一方枭雄,韩成肯定想过,可他更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实力。

至少,在顾倾城、姜池所收到的信息,所推测到的事实,两人都更倾向于韩成在待价而沽,另寻英主。

“可以和韩成谈一谈。”

“我虽然没有多少大军,麾下却也有六万人马。”

顾倾城高高的坐着马背上,立在山坡,正好可以将整个江阳城收入眼底。

城池不大,却位置要紧。

想要长驱直入杀回建康,这江阳县,她势在必得。

如果强攻,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如果能够通过和谈,不损一兵一卒就能拿下,顾倾城还是更倾向于这种和平的方式。

她有热气球,她有小瓷瓶,哪怕是最初级版本的热武器,对上冷兵器,也是降维打击。

顾倾城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凭借武力拿下江阳,可,没必要。

不管是她麾下的人马,还是江阳城的守兵,都是她的人马,她舍不得有任何损伤。

“主公英明,池也是这么想的。”

“若主公不弃,池愿往江阳与韩氏和谈。”

姜池将马鞭挂在手腕上,双手抱拳,向顾倾城行礼请命。

“好!那就辛苦先生了。”

顾倾城对于姜池的请命,非常轻易的就答应了。

想了想,她又补充了一句,“另外,先生可以给韩成带一份见面礼。”

和谈嘛,不能只用嘴皮子。

虽然顾倾城知道,似姜池这样的名士,口舌就是他最锋利的武器。

一张嘴,死人都能给说活了。

劝降、求和,威逼、利诱……后世老板们画大饼的功力,跟这些耍嘴皮子的谋士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顾倾城有绝对的实力。

有她的“钞能力”打辅助,姜池绝对能够事半功倍。

“穆师兄的船队,又送来一批粮食,我们的粮食是尽够的,可分一批给韩成。”

“另外,还有军械、铠甲若干。”

顾倾城真的什么都不缺。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都不用供应陈端,她的粮草、军械等物资,都快从仓库里溢出来了。

现在,不过是拿一部分去“送礼”,对顾倾城来说,真的只是小Case。

姜池:……

有这么多粮草,都不用他耍嘴皮子啊。

距离陈端出事,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建康被王弃所控制,朝廷自然不会向陈端的旧部调拨粮饷。

当然,韩成可以就地征集,但江阳就这么大,且这不是长久之计。

坐吃山空,早晚会出事儿。

现在的韩成,或许还不缺粮,但他绝对不会拒绝送上门的粮饷。

退一万步讲,就算韩成另有打算,他麾下的兵卒呢。

姜池走一步看三步,人还没去江阳,就已经有了一、二、三条策略。

顾倾城给的物资,让姜池无比有底气。

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