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262)+番外

“姐夫家是很好。”能不好吗,几个孩子才来住了几天,脸色都红润起来了。

刘娟娟抿了抿嘴,靠在她怀中说了句:“小姨,我觉得大姑父跟一般人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了?”刘木娘笑着问。

刘娟娟说不上来,犹豫许久才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很好。”

刘木娘微微叹了口气,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没说话。

刘家三孩子一走,家里顿时空旷不少。

赵椿站在院子里叉着腰,仰天道:“哎,又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赵茂用力拍他:“我不是人吗?”

“你又不会跟我到处跑,平时就我一个人喜欢往外跑,你们都爱待在家里。”赵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寂寞。

赵梦成倒是能理解,毕竟刘大壮兄弟俩啥事儿都愿意听赵椿的,很让他体会了一把当领头羊的感觉。

“都来帮忙打扫,今天把屋子清扫一遍贴上对联和窗花。”

赵梦成想了想,索性又在门口摆出桌子,打算开始写对联。

果然,他刚摆出来,陆陆续续就有村里人拿着红纸上门,每个人都挎着篮子。

王婶装了满满当当的一篮子炸果子,开口就说:“梦成,今年给我家写四对,三副我们自家留着用,还有一副送亲家。”

她家王德终于要成亲,只是婚事在镇上办,村里人没少说闲话,话里话外都觉得王德去当上门女婿了。

王婶心底不乐意又拗不过儿子,他们家在镇上开铺子还指望老丈人看顾,只能听儿子的。

赵梦成笑着点了点头,提笔落下一气呵成。

王婶看了就笑:“写的可真好,镇上卖的都不如你写的好。”

一天写下来,总算是把村里头的春联都写完了,临了家里堆满了东西,得,这个年是不用买菜了。

赵椿已经带着弟妹将东西收拾好,见他停下来就问:“爹,咱家的不写吗。”

“写。”

赵梦成摊开红纸却没动手,反倒是招呼:“阿椿,你来写。”

赵椿傻眼了,支支吾吾的不肯上前,又把弟弟推出来:“要不让阿茂写吧。”

“每个人都要写,一人写一副。”赵梦成笑道。

说着走过去将儿子拉过来,直接把笔塞进他手中。

赵椿深吸一口气,天知道自打他开始习武沉迷练功,文化课已经落下好久了。

每天练字都是算着时间来,要不是赵梦成盯着,他肯定早就荒废。

这会儿让他写对联,赵椿生怕写不好,越怕越紧张。

终于,赵椿鼓起勇气落下笔尖,等一幅字写完他脸就垮了,虽然字还是那个字,但歪歪扭扭的,收笔的地方还落下了一个墨团。

赵梦成笑着点了点头:“嗯,不错,喜庆。”

赵椿低下头:“爹取笑我。”

“你知道就好,练武固然重要,读书也不能完全放下,否则将来被骗了还帮人数钱。”赵梦成教训了一句。

赵椿不吭声了。

“阿茂,你来。”赵梦成又招呼老二。

赵茂倒是胸有成竹,虽然在亲爹眼皮子底下写春联也紧张,但他平时练得多,字虽然还未成风骨,却至少端正。

规规矩矩的一副对联写好,赵茂不是很满意:“比爹的差远了。”

“想赶上你爹我,你至少还得再练十年。”赵梦成笑道。

将赵茂写好的春联放到旁边晾着,赵梦成又喊赵馨过来。

赵馨有些惊讶:“我也能写吗?”

“为什么不能,说好每个人都要写一副。”赵梦成笑道,替女儿摊开红纸。

赵馨深吸一口气,一本正经的踩在凳子上,一鼓作气写完。

比起赵茂来,赵馨的字不算好,小姑娘写的过分小心,所以字中间还断了两次。

赵梦成却大声夸道:“不错,比你大哥强多了。”

赵馨自己也很满意,觉得比平时都写的好。

她骄傲的看了眼大哥,并且表示:“大哥,以后你好好练字,肯定能赶上我的。”

被亲妹妹踩在脸上,赵椿脸都黑了,两个脸颊都鼓了起来。

“小糖,轮到你了。”赵梦成招呼。

唐糖笑着走上前,他学着赵馨踩在凳子上写,但落笔却比赵馨熟练许多,很快就写好了一幅字。

赵馨低头一看,评价道:“比我好一点点,比我得差很多点。”

赵梦成对比了一下,唐糖的字比赵茂的还略好一些,这个好并非工整,而是他有自己的风格。

相比起来,赵茂临帖较为匠气。

赵梦成心底盘算着要给儿子找几本好一些的字帖,一边把春联都晾干了,谁写的就贴在谁屋门口。

至于大门口的,自然是赵梦成自己写的。

贴好了,赵梦成表示:“明年再看谁写的好,谁写的最好,大门口就贴谁写的。”

“那肯定还是爹的最好。”赵茂笑着说。

赵梦成拍了拍儿子:“阿茂要努力超越。”

贴上春联,剪好窗花,屋子一下子多了几分年味,击退了年前的糟心事。

征兵的事情果然没了下文,老百姓的恢复能力极强,很快就把这场惊心动魄给抛之脑后,热热闹闹的过起年来。

黄县令却没那么好运,一连串的事情让他分身乏术,夜不能寐。

尤其是前些时候刘炳坤带人求援,黄县令一听,吓得心脏差点从嗓子眼出来。

黄县令气得拍案:“这些流寇气焰实在嚣张,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对良民动手,可恨,实在是太可恨。”

“丰州营到底在做什么,这可是丰州府治下,如今贼寇一个没抓住反倒是到处流窜,若是再闹出人命来他们如何跟百姓交代。”

上一篇:逃出缅北 下一篇:刮金佛面